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鲁苏浙3省的比较分析
2023-03-24李首涵卢德成
李首涵,杨 萍,卢德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济南 2501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题,如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学界、政界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早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也已经到了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时期[2]。补齐农业短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很多学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含义及内容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包含农产品质量高,还涉及生产经营体系质量和产业效益[3,4]。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含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经营者素质、国际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等“六高”[2,5]。有关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些学者建立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进行探索,并对全国或部分省市农业增长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6-12]。 从现有文献来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论尚不成熟,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口径一致的评价指标体系。农业高质量发展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需要有一套指标体系来科学评估和精准监测,以便引领和指导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早日实现。
文章尝试以鲁苏浙3个发达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含义及内容的界定”为基础,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比较分析鲁苏浙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结合评价过程及结果进一步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和应用建议。
1 农业高质量发展概念及主要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经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农业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不断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业高质量增长综合体现为农业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增强、收入增加、环境代价降低等多方面,农业高质量增长是一个动态演变系统。农业高质量发展既包括高标准的农产品,也包括高效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高生产效益的农业产业和高品质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3]。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增长动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能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9]。
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要支撑。在总结前人研究及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该研究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指农产品质量高、农业产业效益高、农业生产效率高、农业经营者素质高、农民收入高和农业国际竞争力强的“五高一强”的农业生态绿色化发展。
总之,农业竞争力强是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直观体现,绿色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内涵,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时,农业高质量发展还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
2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农业大省先后发起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发展行动,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怎么认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国内理论和实践界尚未形成一致的见解和统一的监测评估标准。结合当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农业强省建设的引领作用,课题组初步提出用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来衡量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构想,通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设计和测算,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1 方法选择
通过对现有文献及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竞争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评价,多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过程包括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结果计算等,学术界有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指标筛选及权重确定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评价法、客观赋权评价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法。主观赋权法主要包括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等,客观赋权法主要包括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由于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各有利弊,有些综合评价分析采用综合利用这两种方法,借助两种方法分别求出的权重进行简单平均,作为最终各项指标的权重。张春玲等、刘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谷洪波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张智等、辛岭等、黄修杰等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中的权重。尽管作为客观赋权法的一种,熵权法计算权重的结果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有较强的数学理论依据。但也存在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并且不能体现评判者对不同属性指标的重视程度,有时候确定的权重会与属性的实际重要程度相差较大等不足。通过比较分析上述各专家学者的研究,该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来设计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2.1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过程,结合我国国情和农情,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择遵从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各层级具体指标选择时,应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两者之间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甚至是完全正相关,这是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
(2)指标有效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能正确反映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程度,是决定农业产业质量水平高低的主要特征,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具有代表性,并且是有效的。
(3)具有可操作性原则:选择社会公认的、反映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突出权威性和透明性;指标数据符合国家统计制度特点,最好能够从现有统计数据获得。
(4)体现指导性原则:突出高质量发展与高效益的有机结合,既有度量农业产业经济效益水平的结果性指标,又有突出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生态建设方面过程性指标,能够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效、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指导借鉴。
2.2.2 评价指标的选择
围绕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程度,在综合分析主客观赋权方法及农业大省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选择主要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初步设计,研究团队在对农业产业大省强省发展情况及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及趋势等深入调研学习和研究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法筛选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具体指标的选择在遵循上文所列“四大原则”的基础上,主要是能够体现农业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绿色生态可持续性等体现农业产业发展强弱的某一侧面,能够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给出明确的计量和判断。
然后,借助德尔菲法向有关专家征求意见,通过专家咨询及进一步论证,建立了包含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绿色发展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具体含义及计算说明见表1。
表1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给出明确的判断,同时尽量减少和避免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臆断性及某些客观局限,该文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来设计和计算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主观评价法采用德尔菲法、客观评价法采用熵值法,分别独立对各层级指标进行计算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简单平均法对权重进行整合,最终得到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
综合考虑计算方法及数据可得性等因素,课题组选择山东(鲁)、江苏(苏)和浙江(浙)3省为研究对象,借助2018年3省农业产业及相关经济数据来计算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计算和评估3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2.3.1 以德尔菲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问题,课题组在对山东、浙江、江苏3省农业产业发展及相关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进行专家打分,课题组组织农业及相关领域专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行多轮打分,对专家打分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最终得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具体结果见表2第四列。
表2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各级指标权重
2.3.2 以熵值法计算和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方案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该文采用熵值法计算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各层级具体指标权重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对某一省(市/县)农业产业及经济发展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原始数据矩阵A=其中,Xij为第i个省(市/县)第j个指标的数值。
第二步,数据的非负数化处理。由于熵值法计算采用的是各个方案某一指标占同一指标值总和的比值,因此不存在量纲的影响,不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数据中有负数,就需要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以避免求熵值时对数的无意义,需要进行数据平移。
第三步,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省(市/县)占该指标的比重为:
第四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为:
式(2)中,k>0,ln 为自然对数,ej≥0。式(2)中常数k与样本数m有关,一般令k=,则0≤e≤1。
第五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对于第j项指标,指标值Xij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作用越大,熵值就越小。差异系数gj=1-ej,gj越大指标越重要。
第六步,求权重为:
式(3)中,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j=1,2,…,n。
借助熵值法理论工具,利用2018年山东、江苏、浙江3省农业产业及经济发展数据,通过上述6步计算得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所需各级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山东省统计年鉴(2019)、江苏省统计年鉴(2019)、浙江省统计年鉴(2019)、3省的政府工作报告(2019)以及鲁苏浙3省农业农村厅、水利厅、商务厅、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数据及工作或研究报告。
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第四列。
2.3.3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
对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分别求出的权重进行简单平均,计算得出该文用于后续计算测评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各级指标权重系数,最终计算结果见表2第五列。
2.4 省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
利用2.3中计算得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4)中,AQIi为第i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i为省样本个数,j为指标个数,Pij为第i省第j个指标的标值。
3 鲁苏浙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3.1 鲁苏浙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计算
利用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计算式(4),对山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计算和评价。数据来源与熵值法计算指标体系权重时的数据来源相同。
将主客观组合赋权法计算出来的各级指标权重及熵值法计算得出的3省相关指标标值带入上式,计算得出3省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及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最终得分值,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计算
3.2 鲁苏浙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由山东、江苏和浙江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其一、二级指标计算分值的结果可知,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是江苏省,分值为0.381;其次,是山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值为0.364;第三是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分值为0.340。整体来看,分值都处于0.5以下,表明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从鲁苏浙3省总体比较来看,江苏省走在前面。从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一级指标得分情况来看,江苏省在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方面都强于山东和浙江,排在第一的位置;山东省在上述三个方面得分均高于浙江省,排在第二的位置。山东省农业产出效益得分最高,强于江苏,江苏强于浙江;在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方面,浙江省得分最高,浙江强于山东,山东强于江苏。
从对山东、江苏和浙江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来看,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浙江最早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农业绿色发展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山东是最早提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省份,目前,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都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18年,山东是首个农产品出口规模超千亿的省市,连续20年领跑全国,农业产出效益相对较高是符合现实的。但山东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一指标得分居于第二位,稍弱于江苏,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分析,以便查找现存问题及其落后的原因,加快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
综合上述“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设计、测算过程,及利用其对山东、浙江、江苏3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和结果分析,该研究设计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是科学合理的,用其对现实中省(市、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开展评价和深入分析是可行的。
4 建议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种系统、动态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新需求的不断涌现,尤其是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内容会有所变动,这就要求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适时做出调整,以便能够更好地体现和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此,课题组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如下建议。
(1)增加体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趋势的指标,增强其引领和指导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课题组设计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主要依据现阶段农业产业主流,并基于数据可获得性而设计的。对新出现的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有可能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内容(由于现实中没有统一口径的统计数据)没有吸纳进来。比如:智慧农业、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模式等。因此,今后需要继续开展跟踪研究,结合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进行持续修正和优化,形成与时俱进、科学实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测评指标体系。同时,对代表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新趋势的数据指标进行统筹设定,适时更新统计数据体系,以利于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方面数据的收集。
(2) 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测评助力全国各省(市、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测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量评价,发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助力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因此,建议各省(市、县)可以通过开展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评,助推农业产业强省(市、县)建设,促进全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