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心理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2023-03-23刘亨荣
刘亨荣,秦 平,韩 楠
(1.哈尔滨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2.齐齐哈尔大学 心理健康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伴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和民族教育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汉区高校承担了培养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对于进入汉区高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生活经历了从熟悉的本民族文化环境到主流汉文化环境的转变,两种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使他们不得不面临文化适应的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顺利与否,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发展,[1]更关系到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的团结稳定,因而逐渐成为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现状
文化适应作为当今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人提出,并将其界定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2]其后国内外研究者关于文化适应的理解虽因学术领域和研究关注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要求,即要求群体或个体去适应新的文化模式,要求他们在新的文化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因而我国学者吴儒练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界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本民族文化环境,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选择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新文化环境要求的过程。[3]
国内研究者大多采用调查法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基本状况。如,曾维希等人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习俗的不适应、学习活动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和生涯发展的不适应。[4]李怀宇等人以云南各类大学包括24个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和2个省外少数民族(土家族、黎族)的调查发现,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及水平总体不高,其文化适应能力呈现出女生比男生、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坝区和农村山区大学生、文科生比理科生更有优势的特点,而不同民族、年级、学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差异不明显。[5]何志华等人对成都某高校彝族学生的调查发现,81%的彝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关系适应问题,78%的学生缺乏文化归属感,69%的学生表示学习和就业压力很大。[6]陈西雁对以英语作为第三语言来学习的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藏族、蒙古族和回族大学生总体文化适应能力较弱,藏族学生适应能力明显优于蒙古族和回族学生,汉语使用率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的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本民族语言使用率高的学生。[7]李广才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主流汉文化的环境中对文化差异有着直接的感受,且不同程度地体验到了文化适应带来的影响。[8]邱致勇等人以黑龙江省两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发现,74.6%的学生表示学习压力较大,22.5%的学生明确表示大学教师汉语单语授课导致听课比较困难。[9]这些研究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问题在跨文化交往中是客观存在的,且总体适应水平不高,不仅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也应该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过程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学者大多采用阿德勒的五阶段模式假说进行解释。该假说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先后经历了接触、不统一、否定、自律、独立等五个阶段。[10]其中,“接触阶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刚进入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时,主流汉文化的各种新奇让他们充满了兴趣,且由于他们对主流汉文化的接触较为表浅,尚未感受到来自主流汉文化的冲击和压力;“不统一阶段”是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汉文化的接触逐渐深入,他们开始觉察到主流汉文化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并在主流汉文化的压力下感到困惑、无助、抑郁,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进入“否定阶段”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时不时会产生攻击倾向,对主流汉文化产生疑问和否定行为,做出不公正的评判;到了“自律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始承认文化差异、解除对主流汉文化的心理防御,此时他们已经能比较自如地应对主流汉文化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了;进入“独立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汉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有了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对主流汉文化的良好适应使得他们不仅能够在主流汉文化环境中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并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肩负社会责任。
虽然阿德勒的五阶段模式假说已得到许多实证研究支持,但也有国内研究者发现,该假说也并非完全适用于解释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过程。比如我国学者吴儒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研究发现,民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民汉学生接触与互动的初期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并非都是以“蜜月般的甜蜜”开启文化适应旅程的。[11]这可能是由于国外研究者建构理论时社会文化背景和研究对象的差异造成的,也正说明亟需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理论。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模式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模式,目前广泛采用加拿大学者Berry提出的二维模型,即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对本族文化的维持,以及对主流汉文化的接触和参与,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分为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等四种模式。[12]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如果他们在维持本族文化的同时,又寻求与主流汉文化的互动,则属于整合型;如果他们放弃本族文化,完全融入到主流汉文化中去,则属于同化型;如果他们保留本族文化,而限制自己与主流汉文化的互动,则属于分离型;如果他们既不愿意维持本族文化,也不寻求与主流汉文化的互动,则属于边缘化型。
我国学者张劲梅在二维模型的基础上,以西南地区17所高校中涉及40个民族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他们对民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的认同和行为参与的程度,来分析他们的文化适应模式。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的认同态度表现为整合、分离和边缘化三种模式;对本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的行为参与表现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种模式;综合考虑对本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认同态度和行为参与的整体文化适应模式共计12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双重整合型(认同整合,行为整合,占比25.9%)、双重边缘化型(认同边缘化,行为边缘化,占比20.9%)、双重分离型(认同分离,行为分离,占比11.7%)、工具整合型(认同边缘化、行为整合,占比8.7%)、工具整合型(认同态度边缘化、行为同化,占比8.1%)。[13]可见,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双重整合这种适应性最强、最为积极、最为理想的文化适应模式,他们对本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都持有积极的认同态度和行为参与,这将有利于各民族的健康融合。但由于受到民族类别、聚居类型、父母民族身份、民语能力、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必然存在其他模式。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国内研究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文化认同、文化智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文化成员态度、学校生活满意度的感知等方面。
我国学者就人口学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聚居类型、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汉语能力等方面。性别和年级对文化适应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性别无影响、[14]男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女大学生、[15]女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优于男大学生的研究结论并存;[16]各年级文化适应差异显著且大四年级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最好,[16]和文化适应并未随年级升高而提高的结论并存;民族院校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普遍低于其他高校大学生;[5]生活在本民族聚居区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更好,因为他们受传统民族文化的禁锢相对较少,能以开放宽容的态度理解和接受主流汉文化;[15]来自城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状况和文化适应能力总体优于来自农牧区的学生;[17]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族文化和主流汉文化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文化适应性较好;有着发展历史悠久、理论系统性强的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较高,对主流汉文化的适应难度较大;汉语能力越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文化适应困难就越少。也有学者认为,聚居类型、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汉语能力对文化适应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社会支持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该结论在社会支持显著预测少数民族个体心理适应的研究中得到验证。[18]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民族文化观念、文化认同和文化智力,也是影响其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原有的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是仍以隐性的方式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主流汉文化观念的接受,尤其是当本族文化观念与主流汉文化观念矛盾或相悖的时候,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过程。无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族文化的认同,还是对主流汉文化的认同,均对他们的文化适应过程产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主流汉文化认同度越高,就越能积极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因而文化适应的问题较少;而高本族文化认同、低主流文化认同的态度,就会产生较多的文化适应问题。[19]文化智力就是人们在新文化背景下收集处理信息、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以有效适应新文化的能力,[20]文化智力越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其文化适应越好,反之亦然。[21]
此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感受会影响其文化适应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感知到主流汉文化群体是接纳还是贬低或歧视,将影响他们在主流汉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进程及水平,感知到主流汉文化成员消极的态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较多的文化适应问题相关联,[19]感知到主流文化成员积极的态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的文化适应程度呈显著正相关。[22]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成绩、学校和整体校园生活等方面的感知越满意,其文化适应过程就越顺利。[5]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正逐步展开,但某些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相互矛盾的结果,且尚未形成关于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因素的系统归类和整体认识,还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