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造工匠精神:高职课程思政的重要实践目标维度

2023-03-23李井林李友节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育人

蒋 祎,李井林,李友节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分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培养什么类型与素质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明确其属性及功能的基本问题。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1]。由此可见,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使命。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上海市以此为指引,在前期思政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所谓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它回应了如何培养人才的基本问题,在高职教育中就表现为如何培育技术人才的特定问题。

全面理解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的内涵,深入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与工匠精神培育中的现状与困境,去发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上的耦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高职课程思政培养的实践目标,强化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平台,实现两者从实践分离到结合,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生成伴随着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源于手工劳动者精工细作的生产方式中凝练升华的精神理念。它外显为工匠对技艺、工作及产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内隐着支持工匠行为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归属于职业价值观研究范畴。

工匠精神产生于求技过程中,遵循“由技至道”的生成逻辑。“技”指具体的技术行为与实践,“道”是道德、信仰与伦理的融合。据此逻辑,工匠精神的主要特征可分解为逐层递进的行为—品德—信仰—伦理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精益求精的职业行为,敬业乐业的职业态度,追求卓越的职业信仰,道技合一的职业伦理。

第一,工匠精神的行为维度是工匠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形成并内化的习惯性行为倾向特征。这种精神在实践中概括为精益求精、尚巧求新的制造精神。它外显为工匠反复琢磨、改进产品的精湛技艺,追求细节的质量意识,以及制作过程中遵守程序、恪守规范的严谨态度。精益精神对完美品质的追求衍生出“尚巧求新”的改造精神,它是工匠在技艺完善中实现创造与突破,将基于品质的生产创新转化为行动。

第二,工匠精神的品德维度追求的是一种实践的道德精神,即工匠在技术活动中对产品与对象所表现出的态度与品质,概括为敬业乐业、专注坚守的职业态度,表现为工匠对技艺与职业认同,以及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的心理满足状态和道德意志发展的不懈追求。

第三,工匠精神的信仰维度是人生职业理想的升华,即将工匠外显行为与道德归因于其内在目标愿景与价值尺度,概括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职业信念。志存高远是指工匠有远大的职业理想与抱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与愿景。工匠对技艺和品质有着达到极致的严苛要求,把不断改进工艺看作对职业忠诚、对产品负责的体现。

第四,工匠精神的伦理维度是关注技术与人、社会、生态的整体和谐关系,追寻“技”之上的“道”,可概括为循美至善、道技合一的职业伦理。在个人层面表现为工匠在技术活动中不懈追求作品与自身的完美,实现心性修养及人格升华。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技能报国、造福他人,即工匠心系国家和人民,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实现工匠与工具、产品、自然的和谐通达,在劳动中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工匠精神诞生以来,其在个体身上的形成过程,就是在产品制作或生产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精”概括了工匠的“专注”,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某个行业、产品、技术、工艺或者领域的发展和改进。“益”代表了“传承”,指耐心执着于某个领域,以动态“传承”的方式将技艺和品质延续下去,体现的是历史的责任和坚守的品质。“求”描述的是“创新”,指工匠在积累和传承中追求技艺水平的不断提升,用创新推动产品质量的飞跃。第二个“精”指向了“卓越”,指工匠不懈的守正创新而赋予行业、产品质量品质和声誉,也是对自身技艺、品格的升华,是工匠精神的最高理想追求。工匠精神的个体形成过程回应了新时代产业转型对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提出的复合精深、高阶迁移的要求,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必然要求。

理解工匠精神的主要特征和个体形成过程,在高职教育尤其是课程思政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在理解其特征和形成过程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和有效地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

课程本质不是简单地提供知识,而是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指向技术型人才成长核心素养,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及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从课程本质的演进路径来看,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维度。课程思政就是在各类课程和各门课程教学活动中,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学科课程为载体,深挖所有课程中的思政基因和内隐价值,融于课堂知识讲授与技能培育中,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合,构建思想课程、非思政课程一体的课程体系和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实现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的使命[3]。

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立德树人育人方式的革新,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内涵应在满足国家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统一要求的同时,考虑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立”德和“树”人会有更明确的价值聚焦和人才标准,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确立培育目标与育人方式。职业教育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深入审视专业课程蕴含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目标与途径,全面提升德育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二、课程思政实践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课程思政的实践目标模糊

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立德树人”,目的是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思政要做什么、怎么做不了解,在实施过程中方法简单生硬,究其原因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目标模糊。高等职业教育有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特征,而高职课程思政却未能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不能将“立德”与“树人”中的“德”与“人”类型化。

课程思政实践层面目标模糊有三个层次的问题表现: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育方案中对思想价值引领的要求不具体、不明确,被所谓“高素质”等抽象的词语代替,没有细化为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第二,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思政目标,立德被错误理解为单向的道德灌输和刻板的价值传递,立德被认为是思政课程教育独自承担的任务;第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强化“客观”,寻求专业知识绝对的“中立”,课程知识所蕴含的精神方面的内在价值被掩藏。课堂思政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导致思政要求无法落实到位,教学的育人效果也就失去了评价的准绳[4]。

课程思政目标模糊在现实中造成职业教育整体目标中技术与人文割裂的培育困境。职业教育过分强调“技术性”,过度追求技术理性,其本身应具备的人文性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育方法等人才培育过程中被削弱,导致职业教育的“整体性”缺失,从而造成技术型人才人文素质、职业精神缺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5]。

(二)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不凸显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要内化为“德技兼修”的观念和品质,需要将观念转化为德育思政目标,具体化为符合目标的行为模式,然后再通过技术实践进而形成品质。工匠精神的生成与内化需要能提供技术实践机会的强有力的培育路径与平台,需要具体的技术情境。高等职业教育各类专业理论、实践课程中,都有自身的培养目标、内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都可以提供具体化的技术情境,成为生动化的价值观教育即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与载体[6]。

经调查发现,现实情况是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不凸显,育人平台缺失,表现为:第一,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第二,工匠精神在高职课程内容中的渗透不足。无论是思政课还是专业课,对工匠精神内容的渗透都不足,课程内容没有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准则,塑造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态度。第三,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缺位。工匠精神培育中,思政课程教学因未能联系学生职业实际、创设专业情境而缺乏针对性;专业课程教学中,因重技术传授、轻思想引领,未建立起职业认同[7]。课程还未成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支撑和平台。

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不凸显的原因是课程中知识与价值的割裂。受“课程即知识”传统课程观的影响,职业教育出现把课程简单等同于理性知识,课程教学目的仅仅是掌握知识。这种课程观人为地把知识和现实的生活世界割裂,造成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只专注于自己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隐藏在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教育,则认为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课程中知识与价值的割裂造成教育的“教书”与“育人”功能分离,教师沦为知识搬运的“教书匠”,而未实现价值塑造的育人的应然使命。

(三)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养在实践上分离

高职课程思政改革,不是为了思政而思政,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解决“德技分离”的困境,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手段。高职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目标模糊,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不凸显,最终导致两者在实践上分离,导致工匠精神培育“德技分离”。

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实践分离,其结果是:第一,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目标的缺失,导致高职课程思政实施的盲目性,即专业课应该融入哪些内容的思政元素,采用何种方式融入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都存在疑虑。思政元素无法无痕地融入到专业课知识讲授、实习实训教学中,就难免会出现生拉硬扯、两张皮的现象[8],影响高职课程思政育人总体目标的达成。第二,高职工匠精神培育的泛化与低效。工匠精神一旦离开了高职具体的技术教学情境,脱离了职业活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从政策口号转化为学生的职业信念与专业情感,无法在实践基础上得到不断继承与发扬。课程融入工匠精神的尝试,由于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的课程设置与划分,使得不同课程各自为政,工匠精神的价值认知、心理认同及行为实践过程也被人为地分散于不同的课程类型中,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同向同行的合力,难以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效性。

三、工匠精神的塑造与高职课程思政实践的内在关联

(一)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的使命是塑造工匠精神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职业教育有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使命,应契合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目标,在教育共性基础上,找到立德树人的类型特征。工匠精神的实践性鼓励人们在修炼技艺中实现个人价值,磨炼身心素质、锤炼道德品质,进而获得人在德智体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复合创新型技术人才”的育人目标,决定课程思政“立德”使命指向的是价值与技术相耦合的内容,与之高度契合的就是作为职业价值取向与态度的工匠精神[9]。

(二)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的内容是培育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手段,应然包含思政教育中价值观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的精神纽带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我国当前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职业教育中具体表现为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敬业乐群的职业态度,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这种职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中蕴含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高职教育中的一种特殊表现。

(三)课程思政在高职教育中的职责是弘扬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贯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传承中国精神是课程思政的应尽职责。课程思政传承的这股中国精神在高职教育中概括为勤劳勇敢、敬业乐群、尊师重道、爱国为民的精神传统,凝练为强力而行、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追求。课程思政传承中国精神的职责在高职教育环境中特定展现为弘扬工匠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格、中国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在新时代产业发展中的表达与诠释。

因此,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环境中的最重要的实践目标维度就是塑造工匠精神,通过一定的培育内容与途径使劳动者“立”工匠精神之德,“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来实现高职院校育人的总体目标。

四、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课程思政创新措施与策略

(一)确立“德技并修”融合目标,实现技术与人文融通

高职课程思政的实践目标定位为塑造工匠精神,表现为“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对职业教育而言,提倡德技并修,德育融于技能教育,技能教育则蕴含德育元素,其实质在于鼓励学生养成高素质劳动者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实践来看,应以“德技并修”为理念,将工匠精神内容要求置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体系之中,使得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高度契合。具体做法:首先,高职院校应分析产业群、岗位群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高素质”和“复合型”方面的具体需求,挖掘对专业群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的思政素养和精神特质。其次,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要将工匠精神育人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接,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隐性精神元素,从工匠精神的制造精神、道德精神、职业信仰、人文素养等层面进行价值引领,编制各门课程教学标准,统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将德育情怀融入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工匠精神的贯通融合,形成完整的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课程思政的实践目标清晰定位为塑造工匠精神,正视了高职课程完整的教育功能,挖掘了课程人文教育的价值元素,在探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职业的内涵与关系中,实现了技术与人文的融合,实践着“德技并修”育人理念。它完善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性”,满足了新时代技术人才的复合型标准,最终指向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它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强化其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情感,将工匠精神蕴含的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0]。

(二)构建显隐结合培育平台,实现知识与价值的融通

在高职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应以价值为导向,以课程为路径融入精神元素,搭建思政课程显性育人与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平台,发挥显性与隐性教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夯实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平台

利用课程思政共育工匠精神契机,在“大思政”格局下塑造体现高职类型特点的思政课程平台。平台以工匠精神为线索,其内涵元素贯穿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与实践中。首先,工匠精神作为思政课标的核心素养,贯穿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融入思政教育课程目标,与传递核心价值、发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的思政教学内容相融合。其次,思政课程从专业实践中汲取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搭建技术情境。运用专题讲授、价值思辨等方法,开展议题讨论,使学生体验工匠文化,激发学生专业认同,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最后,思政课程拓展课外实践,把握精神生成规律。在产教融合基础上建立德育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在走访参观实践中直观感受文化,使得工匠道德认知与意识转化为情感意志和行为。

2.革新专业课程隐性育人平台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隐着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可以作为具体化、生动化的工匠精神的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的搭建、实施过程的关键是工匠精神这种特殊隐性教育资源的挖掘、渗透、植入和转化。课程思政通过挖掘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资源,突破非此即彼的知识与价值的分割,追求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功能合一。在尊重课程差异性前提下致力于以工匠精神作为价值引领的同质因素,渗透于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同向合力实现专业与思政融合的化学效应。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思政,并不是指课程知识强行植入精神元素,而是以具有愉悦感的隐性教育传递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与思想,让学生在具有职业浸润的学习环境中内化精神与素养,最终实现知识生成与价值生成的统一。同时,注重课程思政中精神元素的提炼、职业情境的创设、技术语言的转化,将鲜活的职业生活和行业发展的实践成果用生动的话语表达出来,让高职课程思政富有魅力、抓住人心、富有实效。课程平台设计上,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单一结构,建立“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联动的,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体系的“课程、实践、创新”教学模块。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要以教学案例、教学专题、实践项目等不同的灵活方式进行呈现,彰显课程思政的“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浸润式”等教学模式优势[11]。

两个平台在保持各自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功能有所侧重,实现功能互补、内容互补和方式互补。既要有思政平台惊涛拍岸的声势,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又要有专业课程平台润物无声的效果,贴近生活,自然融入。

(三)推进“同向同行”实践融合,促成教书与育人融通

1.融合机制:构筑思政“共同体”,实现协同培育

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培育在实践上分离,造成课程思政实施的盲目以及工匠精神培育的低效。高职课程思政以塑造工匠精神作为终极追求,实现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还原协同育人的效应,构筑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是解决问题实现两者融合的方法。

高职课程思政创新应以工匠精神为目标,教书育人为内在逻辑,打破部门束缚,重构组织形态,实现跨学科的人员交流互鉴,成为理念相同、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育人共同体”。它横向畅通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等各类课程的交流协作渠道,形成课程育人价值同向同行[12]。“共同体”依托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变革教学组织结构,实现跨院系、跨专业的联通,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构建基于工匠精神的教学评价体系。团队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以工匠精神培育为共同愿景,选取核心课程,进行协同育人的实验。育人共同体应发挥产教融合特点,实现多元化参与主体,把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企业专家整合在一起,集聚各种育人主体的优势和资源。通过制订活动方案,常态化开展共同教研,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团队探讨在课程的总体设计与实施中,如何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元素融入培育目标、元素、方法、手段,形成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等策略。

2.融合主体:提升育人能力,实现跨界融合

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实施主体是教师。教师需具备育人育才的双重能力,而教师育人能力决定工匠精神协同共育成效。课程教师的育人能力,要从课程思政意识、跨学科理论素养和能力方面来提升。思政意识是指教师能主动担当起课程思政的“教书育人”的责任,以工匠精神为目标自觉地参与课程思政建设。跨学科理论素养与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来说,就是在压实学科理论功底的同时,开阔知识的视野,根据学生主体专业特点,关注学生未来职业要求,加强对跨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基于工匠精神的知识改造、实践运用与热点转化能力,增强在共同体中的示范能力。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提升政治底蕴,提升专业学科与思政融通的能力,即提高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能力,表现为通过跨界学习,能结合专业教学特点,熟练运用思政话语体系,在技能教学中自觉融入精神元素,做到德技兼修,成为真正的工匠之师。通过整体提升团队跨学科的育人能力,形成教师成长的共同体,以此推进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共同体的形成。

3.融合方法:挖掘课程资源,实现素养融合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实践融合,应立足职业性的类型教育特征,在技术文化与专业文化的研究中深化课程思政,加强工匠精神,做到资源融合。专业课程培育工匠精神要落到实处,关键是找到具有制造专业特点的精神内涵,围绕制造精神、工作态度、职业信仰、人文情怀等精神元素开发专业资源,转化为可操作、可测量的思政元素要点。专业课程中培育工匠精神,除了理论课程外,还要与顶岗实习、企业锻炼、技能培训等实践教学寻找契合点,在工作场景中渗透思政要素,岗位角色中培育工匠精神。融合体现在教学方法手段中,可采用双线并进、素养融合、元素植入的方法。知识传授的课程主线与价值引领的思政元素线齐头并进,整体设计把工匠精神与其他思政元素同时融入课程章节,将元素内容融入课程主线实现输出,实现技能提升与工匠精神培育双重效果。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90后大工匠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