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2023-03-22黄珍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黄珍

摘要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核心课题。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大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建设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化经济效益不高、工程维护落后等。探讨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的相关内容,列举了相应的措施,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2–0-03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Standard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Huang Zhen (Water Conservancy Station in Shuanggan Irrigation District of Minqin County, Minqin, Gansu 7333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s the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lso a core issu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However,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economies of scale and outdated engineering maintenanc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f high-standard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liste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in China.

Key words High standard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相较于普通农田,高标准农田有着平整度高、配套设施完善等优势,契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是一种产量高且稳定的永久农田农用地。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制定了包括“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尤以“水”,即浇灌与排水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应强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将水利工程的优势落到实处。

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使农业生产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高标准农田”应运而生。高标准农田是一种产量高且稳定的永久农田农用地,通过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提高农田的抗旱、排涝、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能力,同时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的质量[1]。

在具体实践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涵盖了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建设者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还需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劳动力资源以及政策环境等。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有效的策略,可达到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目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非易事。在实际操作中,建设者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土地权属不清、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因此,为了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应共同努力,协同创新,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浇灌规模化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土地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和地域气候差异等原因,部分地区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浇灌面积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此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充分发挥效益,导致大量資源被浪费,工程的运行性能、使用寿命也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还会经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2]。此外,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常常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经济效益低下。上述问题不仅会影响农民的收益,还会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2.2 工程维护落后,质量不高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水利工程存在维护落后、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维护人员,导致工程设备维护不及时、老化严重,甚至在实际应用中引发安全事故。此外,部分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会影响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上述问题不仅会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长期效益。

2.3 技术水平较低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导致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无法达到预期水平。同时,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智能化水平较低,无法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导致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大,效率不高。

2.4 资金投入不足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而政府的资金又有限,导致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缓慢,质量不稳定[3]。同时,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建成后,由于缺乏用于维护的资金,导致设施老化严重,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2.5 缺乏科学规划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然而,目前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明显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同时,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缺乏长远眼光,导致工程建设完成后无法与当地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出现诸多问题。例如,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

3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3.1 土地流转,发挥规模效应

針对浇灌规模化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可采取土地流转、集中管理的模式解决问题,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补贴支持等措施,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或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中管理和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土地流转、发挥规模效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第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通过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机制,为供需双方提供流转平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3.2 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针对工程维护落后、质量不高等问题,政府应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强化项目管理和施工控制。为了更好地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4]。同时,建立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第二,加强项目管理和施工控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还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第三,建立质量信息平台。相关部门应通过建立质量信息平台,实现工程质量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第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要求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等各方主体对其所建设的工程终身负责。同时,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工程,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如建立举报制度、邀请社会第三方进行质量评估等,从而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体系,解决工程维护落后、质量不高等问题,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

3.3 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

制定科学的建设规划,也是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之举。在规划阶段,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情况等因素,科学评估建设条件和需求。同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和目标,形成完善的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盲目跟风和“一刀切”,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方案。具体应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深入调研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气候条件,了解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和特点。在调研过程中,要对全面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气候降水等,以及当地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情况。根据这些信息,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

第二,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和目标。在制定建设标准时,要考虑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对于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一些土地较为贫瘠的地区,要注重水土保持和土地改良等方面的工作。在制定建设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农田水利工程的短期效益,还要注重其长期效益。

第三,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制定规划时,要尽可能地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同时,还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确保规划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方案,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4 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可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建设标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3点。

第一,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配合的投入机制。政府要加大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进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增加投入力度[5]。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项目规划和实施,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最大化。

第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可以采取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外资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同时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方式来降低建设成本。此外,还可以探索“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鼓励农民自愿出资参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第三,建立完善的建設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建设标准,以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达到要求。在制定建设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民需求等因素,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对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5 提升建设人员综合素质,保障农田质量

提升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之举。具体措施包括以下4点。

第一,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建设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水平和素质。

第二,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和动态管理,确保其具备承担工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定期考核、评估施工队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第三,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机构开展农田水利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引进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益,还可以促进建设人员的技术更新和自我提升,提高行业综合素质。

第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始终。在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要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职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迅速追责和处理。

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可提升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生产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农民的持续增收。

3.6 重视管理,完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

第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并制定相关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明确设备管理维护的范围和职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还要针对各种设备的特点和运行要求,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

第二,定期开展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要定期对农田水利工程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定期清理设备表面和内部的灰尘、污垢和其他杂物,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或磨损严重的部件等。此外,在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出现意外事故或设备损坏等情况。

第三,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设备管理维护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还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水平,以适应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因此,单位要加强对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管理维护的质量。

第四,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相关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和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情况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或隐患。同时,信息化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设备管理维护的效率和水平,确保项目的长期效益。

4 结束语

强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并加强项目管理,完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的参与,确保项目建设的长期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强.论农业水利分析在新一轮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2(4):62-63.

[2] 赵俊杰,陈明.加强曲阜市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探讨[J].南方农业,2022,16(14):232-234.

[3] 刘川大.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法与成效探究[J].新农业,2022(10):65-66.

[4] 闫娜.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2,51(4): 26-27.

[5] 王鸿龙.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其灌溉管理策略[J].甘肃农业,2022(2):114-117.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