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展望

2023-03-22杨红娃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防火森林草原

杨红娃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变得日益重要。以关山林区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总结了全球范围内相关研究和成功案例,提出了几点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对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火挑战。

关键词 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综合防控;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2–00-0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aking the Guanshan Forest Area as An Example

Yang Hong-wa (Guanshan Forestry Management Bureau, Pingliang, Gansu 744100)

Abstract With the frequ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s,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work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aking Guanshan Forest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mmarized relevant studies and successful cases around the world,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prevention and extinguish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cope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fire prevention challenges.

Key words Forest and grassland; Fire prevention; Infrastructur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New situation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火灾频发已成为一项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对此,我国着重在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防火过程中做到“十防九空”。其中,“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的基础建设尤为关键。预防体系强调预警响应的规范化、火源管理的法治化,以及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扑救体系侧重于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装备建设的机械化,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扑救;保障体系则强调基础工作的信息化,确保整个防灭火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

然而,随着国家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森林草原资源总量的迅速增长,已有的基础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整体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新形势下,我国政府将继续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发展,以更好地应对前所未有的森林草原火灾挑战。以关山林区为例,分析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发展对森林草原火灾的积极影响。

1 关山林区基本情况

关山林区属六盘山南伸余脉,地处平凉华亭市西南部,与陕西、宁夏接壤,林区总面积3.6万hm2,其中林地约2.72万hm2,人工林约1万hm2,国家级公益林约2.87万hm2,森林覆盖率75.52%,为全省十大国有林区之一。关山林区是三北、天保和公益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区,是平凉地区最大的水源涵养林、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屏障,也是泾河、汭河、汗河三大水系的发源地,承担着华亭、庄浪两县10多个重点人饮工程和周边农田灌溉、工农业生产用水任务,生态区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被誉为陇东地区重要的“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

2 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1 资源管护和防火工作

近年来,关山地区采用林长制为引领,全方位依法保护森林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关山地区建立了局、场、站三级林长,并配置了专职护林员,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林长制度。通过建立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了护林员工作的效率。同时,创造性地引入“林长+警长+线路长”工作机制,强化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协同作战能力,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形成了一支强大的防灭火合作团队。

此外,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相关部门通过明确各级单位、林场、管护站和辖区社员的责任目标和执行要求,落实了责任到位制度;通过划片包段,对防灭火道路和机具进行人工日常维护,确保了防灭火道路的畅通无阻;通过对防灭火机具进行定期维护,保持良好状态,提高了防灭火的应对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包括刷新标语、更新宣传彩门和宣传牌、悬挂横幅、进村入户、开展护林防火课等,确保了宣传工作的全面覆盖,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防火素养;针对森林地区的红线,加强了进山进林的巡查力度;通过不定期对各站护林人员坚守岗位的履职情况进行突击式检查,确保了防火值班和巡林督查的实施;通过强化对进出山人员车辆的检查登记制度,采取查堵执法等手段,有效地控制了火源在山外林外的传播,从而降低了火险。

然而,近几年,森林防火和管护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较大,且由于长期在林区从事艰苦的工作和生活,部分职工身体状况较差,难以全面巡查辖区,一旦发生森林火灾,难以在第一时间迅速扑灭火灾。同时,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因此林区缺乏足够的扑火劳力,灭火难度较大[1]。

2.2 森林消防队伍基础设施及装备水平

近年来,为了彻底改变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关山地区林业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着力加大对资源管护和防灭火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一,林业局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关注场部的搬迁和改造,通过新修40套公租房,将2个边远乡村的场部成功搬迁至乡镇驻地,使得场部更加便捷地融入当地社区。同时,对3个林场的场部进行了改造提升,增加了12个標准化管护站,5处人饮工程,同时实现了互联网接通和电力供应,进一步提升了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二,通过实施防火一期、二期、三期和防火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关山地区国有林场建设了林区防火、野生动物救助视频监控系统。这一系统的建设不仅实现了对火源的实时监测,也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第三,关山地区还引入了不少新型设备。新增了6个防灭火物资储备库,修建了2个灭火消防蓄水池,采购了5架无人机,5辆防火巡逻山地四轮摩托车,以及300多台油锯、割灌机、风力灭火机、1、2号灭火工具及单兵灭火装备,大幅提升了防火和灭火的能力。

第四,完成了关山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林区道路建设项目,通过建成25条硬化林区道路总长度达176.81 km,不仅形成了纵贯整个林区的交通路网体系,使得森林资源的管理和防灭火工作更为便捷,还实现了基本的办公居住条件大提升、交通和通信网络全覆盖的目标,有利于提升职工生产生活和出行的便捷度,改善林业局的应急处置资源管护能力。

然而,目前林区仍然面临专项经费缺乏、项目支撑严重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的更新速度。同时,现有的视频监控和卡口系统无法满足全面预览需求,仅能覆盖有限的林地面积和路口,无法满足对火情的实时监测。此外,受资金和控办的限制,林区内部缺乏足够的指挥车和运兵车辆,扑救人员在火灾爆发时无法快速到达扑火地点,容易错失扑救火灾的黄金时机[2]。

2.3 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林管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强队伍、抓关键、增设施、严责任等一系列措施,关山地区的资源管护和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通过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将专职护林员作为关键力量,形成了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队伍。第二,通过对关键区域、关键人员的精准管理,确保了资源管护和防火工作的全面实施。第三,通过增设相关设施,包括防火物资储备库、灭火消防蓄水池、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了应对森林火灾的能力。第四,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和管护要求,将责任层层压实,对各级单位、林场、管护站和社员进行了责任监督,使得每个环节的责任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第五,通过资源管护工作的不断深化,实现了无乱砍滥伐、无乱捕乱猎、无毁林开荒的目标,使得森林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平衡,植被得到有效保护。连续38年无森林火灾和林业刑事案件的发生,充分彰显了关山地区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的出色成绩。第六,通过加强预防、严格执法、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等手段,成功地维护了森林生态的稳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天保停采后,木材市场发生了剧烈变化。首先,木材价格上涨使得替代品崭露头角,导致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认为资源的停采使得林区不再面临威胁,降低了对资源管护和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林区工作人员大批外出务工,导致进山入林的工作人员减少,资源管护和防火的工作压力显著增加,且部分干部职工缺乏实际的扑灭经验和应对火灾的能力,工作流于形式,未能坚持巡山工作,无法全面掌握森林情况,导致林区工作效率低下。再次,林区防火宣传工作不足,导致大众对资源保护和防火工作的认识不深刻,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防火实战经验不足。最后,对一些关键区域,如张华、甘陕、甘宁边界,管控力度不够,使得潜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监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

3 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秉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为了进一步推动林长制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出了几点加强资源管护提高森林防灭火能力的策略。

3.1 明确工作职责,压实防控责任

建立健全党政同责的管理机制,确保党委和政府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形成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即各级领导干部既要负总责,又要在具体工作中亲力亲为,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强调齐抓共管,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氛围,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建立失职追责机制,对于因失职导致火灾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确保责任到人。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确保林长制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的深入人心,全员了解并积极执行。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任务需求。提高“五个一”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水平,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及时响应,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引入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服务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强化林长+警长+线路长有机融合,形成紧密的工作合力,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定期组织联合演练,提高三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协同作战能力。划定清晰的责任区域,确保责任人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负有明确的责任。签订明确的责任书,对责任人进行培训,提高其责任担当和履职尽责的自觉性。

3.2 夯实根基,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森林防火平台建设。在2025年前全局建成30座监测塔、60个卡口。购置10架无人机、30座消防水池、7套高压水泵、100台肩负式风力灭火机,30门灭火炮、100把灭火水枪、200套防火服,以提高灭火和防火的能力。购置6辆防火指挥车、12辆用兵车、2辆消防水车、2辆维修保障车,确保在火灾爆发时能够快速响应和展开抢险救援工作。修建50 km长的防火阻隔系统应急道路,同时打通150 km巡护塔道,为防火人员提供便捷的巡护通道,提高火灾扑救效率。

3.3 加强管护力量建设,稳步提升实战能力

面对职工老龄化严重和管护力量不足的现状,积极采取综合性措施,以确保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火灾扑救能力的不断提升。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面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招募,特别是相关专业领域的高校毕业生。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如林业专业人员、防火工程师等,以提高整体管护水平。设立全面的培训机制,覆盖从新员工到管理层的不同层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加强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的管理培训,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领导技能。设计激励制度,包括薪资福利、职业晋升和优秀个体奖励,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制定详细的培训演练计划,确保半专业消防队和义务扑火队的成员能够定期参与实战演练。

3.4 加强科技应用,提升信息

利用大数据技术,综合分析历史火情、气象数据、植被状况等,提高火险评估准确性。通过挖掘数据,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火灾的隐患和薄弱环节。通过分析资源利用情况相关数据,实现资源的智能化配置,确保各项装备和人员能够高效地响应火灾和紧急情况。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火灾信息溯源体系,确保信息的透明性、可信度,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布设高清晰度摄像头,实时监控森林和草原的状况,并及时调度力量进行扑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异常事件,实现迅速反应。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全面了解地形、植被情况,及时掌握火源信息。通过应用配备红外线摄像头的无人机,识别潜在火源。建设高耸的塔台,扩大视野,监测大范围火源。利用二维码或其他标识技术,标记区域内火灾的细精度,便于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定位,提高扑救的精准性[4]。

3.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护林防火的意识

第一,在社区、农村和学校等地,定期组织防火宣传活动,包括防火知识讲座、实地演练、宣传展览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传递防火信息,让群众更深刻地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制作易懂、生动有趣的宣传材料,如宣传册、海报、视频等,注重图文并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群众传递防火知识,让他们在娱乐中接受教育。

第二,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上开展防火宣传,发布相关信息和案例,增强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方式,迅速传达防火知识,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护林防火观念。

第三,设立护林防火主题日或主题月,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关注森林防火问题。通过主题日的宣传,形成社会共同致力于防火工作的氛围。利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举办防火知识竞赛、组织文艺演出、开展摄影比赛等,激发群众参与的兴趣,使防火宣传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在社区建立防火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让志愿者能够成为防火宣传的骨干力量,传递专业的防火知识,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火意识。

3.6 严格火源管控,消除火灾隐患

第一,制定详细的火源管理规定,包括禁止在森林、草原等易燃区域使用明火、规定不同季节的禁火期限、规范火源的使用和管理等。同时,建立定期巡护体系,确保对易燃区域进行全面巡查。巡护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迅速识别潜在的火源,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第二,在易燃区域建立火警信号系统,包括火灾监测设备和报警系统。一旦监测到火源,能够迅速发出报警信号,提高火灾的响应速度。同时,严格监管重要场所,如旅游景区、采矿区域、农田等,确保这些区域不会引发火灾[5]。

第三,建立防火巡查点,对进出人员进行检查,杜绝携带易燃物品进入敏感区域。严格管控进入易燃区域的机动车辆,禁止进入林区的人员在易燃区域吸烟,规范车辆的停放和使用,以防止车辆引发火源。

第四,监管农田开垦、焚烧秸秆等农业活动,确保农业生产不会引发火灾,并引导农民采取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结束语

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全体关山地区居民的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管理、完善设施,加大管护力度,并加强各部门的合作,更好地保护关山森林资源,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从而实现关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彦彦,陈继宗.秦州区林火阻隔系统工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23,48(2):62-64.

[2] 贾虎瑞,刘涛,张卓斌.优化体制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山西省阳泉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小记[J].中国应急管理,2023(11):88-89.

[3] 林宏.森林防火网络阻隔线与混交林带树种配置[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2): 47-49,56.

[4] 邱明月.基于大数据的草原火险预报预警机制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8):88-89.

[5] 唐尧,王立娟,刘锦毓,等.基于高分遥感技术的森林草原火災应急处置研究:以四川稻城“1·7”森林草原火灾应急监测为例[J].自然资源信息化,2022(4):33-38.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防火森林草原
雷思维调研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提高森林草原火灾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获批准通过
吉林省启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创新系统
山西省启动“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路径
大型建筑设计的防火疏散设计方式及关键点分析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幕燕森林公园植物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