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3-03-22祁珍兰
祁珍兰
“一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一场语文教学静悄悄的变革正在语文教育界酝酿、思考、实践,这就是群文阅读。”从2009年赵镜中提出“群文阅读”这一概念,到近年来高中语文新课标修订、统编教材推广、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开始尝试群文阅读教学。虽然在具体实践中高中群文阅读教学面临许多问题,但这种从本质上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及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所存在的巨大价值逐渐被一线教师认识到。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实践不仅会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身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受益者。
一、群文阅读教学及其特点
关于群文阅读概念的界定,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为:“群文阅读是一种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和方式。”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的探究性教学。
群文阅读的议题是选择文本的依据,议题具有开放性和聚焦性,可以是人文主题,也可以是作品体裁、作家、写作风格、阅读策略等;群文阅读的教学文本至少要两篇或两篇以上,在文本的选择上要紧紧围绕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精心选择,让学生可以通过多文本阅读提升阅读速度,训练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的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群文阅读的课堂应该是“阅读”的课堂,是充满问题与生成的课堂。其课堂容量大,意味着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改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阅读、自己探究、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群文阅读有利于统编教材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与任务群教学目标的落实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与之前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上有很大的不同,统编教材是按人文主题与学习任务群双线设计。以《劝学》一文为例,在旧版教材中,这篇课文在必修三第三单元,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选择的四篇文章分别是《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在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单篇教学,四篇课文从编排顺序上看不出内在的联系。而在新版统编教材中,《劝学》一文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学习”,所属任务群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所选文章有《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且《劝学》与《师说》在同一课,《读书:目的和前提》与《上图书馆》在同一课,这样编排的目的不言而喻,而且“单元学习任务”基本上都是指向多篇文章的,比如任务二第二题:“本单元的文章大都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往往先批判错误,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阅读这些文章,看看文中列举了哪些错误现象,作者又是如何层层辩驳剖析,并给出‘药方的。”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从单元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几篇课文联读,用群文阅读的形式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
(二)群文阅读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及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2003版的课程标准強调“三维目标”,而2017版的新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其实二者并不矛盾,核心素养实则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而要具备这些综合品质,学生的学习载体也应该是综合性的。以往的高中语文单篇教学更多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较少,很多也是流于形式。
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教学过程应该是从“教师教”走向“学生学”。群文阅读教学因其容量大、整体性强、思辨性强等特点,势必要让“教师的教”让位于“学生的学”。另外,按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落实核心素养就要从“高级认知”入手,也就是注重分析、评价、创造,而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着重训练学生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等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这对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群文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发展
1.群文阅读教学让教师逼着自己去阅读,从而加快教师自身成长。
据笔者了解,刚开始尝试群文阅读的老师,很多会陷入紧张和焦虑中,去哪找文本?怎么确定文本?一节课选择几篇文章?学生能读懂吗?我该提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教师们的同时,也让教师认清了一个现实:自己不读书,根本没有办法教学生读书。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育史。”学生如此,教师亦然。《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在提到阅读的教育学意义时指出:“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存在的阅读教学的技术化倾向使很多教师觉得让自己胜任这份工作的不是本体性知识、不是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是自己的阅读力,而是让“课”像“课”的技术。一线教师对读书欲望不大、动力不足,另外,由于各种事务繁忙,教师即使想读书也没有时间。
但是,自己不阅读,怎么可能找到文章,怎么可能总结梳理出阅读策略,怎么可能发现表达特点?提升学生阅读量的前提是教师要博览群书,这样才能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多文本选择提供正确科学的方向。在高中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阅读同作者的其他文章、阅读名著选段,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进行专题探究。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范例,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打破完全依附教材学语文的禁锢,要引导学生感受探究性阅读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这对教师个人的阅读量、阅读视野、阅读能力要求很高,但这也成了促使教师不断阅读、扩展阅读视野的动力。只有教师开始阅读,才能给学生一个真正的属于语文的“百草园”。
2.群文阅读教学会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基本都具备一些学科的本体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只是停留在学会、学懂,保证不讲错知识的层面。而作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应该在懂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到“通”,所谓“通”,就是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清楚知识建立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清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群文阅读教学正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语文素养,整合多篇文本,呈现清晰的知识脉络,让学生理解语文碎片化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将知识结构化,理解并运用知识。
以一节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设计《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相生”》为例,授课人围绕古诗词表现手法中的“虚实相生”,选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雨霖铃》、苏轼《江城子》、辛弃疾《破阵子》、杜甫《月夜》、贺铸《青玉案》六首课内外诗词,让学生以群文阅读的方式,通过类比鉴赏,了解“虚实相生”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及表达效果。这堂课的设计从确定议题到选择文本到活动设计,都对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出了很大挑战。所以,要尝试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苦练基本功,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拥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才能快、准、狠地把握住同议题文章中的特点。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升起到了一种鞭策作用,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驾驭群文阅读的课堂。
(二)教学能力的修炼与提升
1.群文阅读教学促使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积极践行者,基于《课程标准》思考教学,从整体把握语文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在考场上备战“新高考”。
对教学来说,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作用,是展开教学活动的方向。在新的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以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就指导教师走出单篇课文的教学,从整体和任务出发,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需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这就需要用大一些的主题或项目、相对复杂和具有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承担,所以,需要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学习,从单篇教学走向群文阅读。
可见,实践新课标的要求,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相应地,在高中阶段尝试群文阅读教学,也是促使教师思考新课标,整合新教材,应对新高考的一大途径。目前,群文阅读思维已经是中高考命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以现代文阅读为例,2022年新高考I卷现代文阅读由两则材料构成,材料一摘自《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摘自《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2022年全国甲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由两个文本构成,文本一节选自王愿坚的《支队政委》,文本二节选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而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提升阅读速度,训练出的求同、比异、整合、判断的阅读能力对此类题目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也能提炼高考备考方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为高考做好准备。
2.群文阅读教学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课堂结构、转变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虽然课程改革一直在强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不能转变观念和身份,很多教师喜欢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去覆盖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而群文阅读短时间、多文本这一客观矛盾会促使教师改变一些自己意识到不好但很难更改的教学行为。
傳统的高中语文单篇教学关注点主要在学生对文本的识记、理解、运用层面,教学多用讲授法,教师掌握了课堂的主要话语权。而群文阅读教学更多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学多是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阅读以及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群文阅读教学一节课要组织多文本阅读,要注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就意味着教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讲析文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太苛求、不能过于精致细腻;意味着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课堂结构,调整课堂教学行为。
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思考如何确定议题、选定文本,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如何训练学生练习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如何训练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思考力,如何设计阅读单,如何保存课堂生成的智慧等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3.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学教研习惯。
在传统的单篇教学中,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在多轮教学中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和固定教案。时代在变、教材在变、学生在变,但是教师的授课方式一成不变。而群文阅读又让传统篇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促使教师跳出以往的舒适圈,不断思考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
比如《沁园春·长沙》一文,其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已有二十余年,以前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一般会从文体入手,介绍古代诗词的一些常识,再从意象意境开始赏析诗歌画面,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诗歌背景,解读诗歌情感,后面几篇课文为《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几篇文章没有紧密联系;而现在部编版语文教材《沁园春·长沙》一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青春的价值”,本单元所选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都是围绕“青春”这一人文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单元学习要求,不能无视教材编排时的内在联系,教师可设计《沁园春·长沙》一词与其他几篇诗文联读,通过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从“青春激扬”的角度思考作品意蕴。群文阅读教学这一课题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这也为语文教师提升自身教研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在日常教研过程中,研究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师可以自发地组建教师团队,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改编,形成学校独有的群文阅读校本课程资源,甚至可以通过组建教师研讨团队自主开发出一套符合学校办学思想的群文阅读课程资源。
四、结语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行,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将迎来属于它的春天。而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实现课程标准阅读量的目标、提升学生阅读的思辨力,还在于倒逼着教师不断阅读、不断提升语文素养、不断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更在于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成为一个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者。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群文阅读专项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评价研究——以甘肃省临夏中学为例”(项目编号:GS[2021]GHBZX080)的研究成果。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