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宿墨审美意趣—以吴山明作品为例

2023-03-22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收藏与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黄宾虹用笔笔墨

彭 晶(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宿墨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出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将研磨后的墨汁置放过夜或几天,至脱胶变质,尔后加水调和使用;其二是把墨块放置水中浸泡,泡至粉碎再投以使用。宿墨较之普通色墨覆盖力更甚,因其墨汁经长久放置后材质离析,色泽变暗,近乎松烟,呈现哑光质地,画在纸上有些许微妙的肌理效果[1]。

传统的水墨,呈现透亮明净的墨色变化与苍润兼有的材质特性。同时宿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作为传统艺术语言求新求变的突破口。

一、宿墨的古今发展

宿墨的发展可追溯至宋代郭熙(1023—1085年)《林泉高致》,现代画家黄宾虹(1865—1955年)也将宿墨笔法列入七墨法之一;宿墨在当代的发扬则在浙派人物画家吴山明(1941—2021年)的作品中体现。

(一)既往历史

运用宿墨古已有之,在北宋时期,郭熙就在理论与技法层面对各种形态的墨进行了详细分类,开创性地探讨了宿墨的运用:“……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或曰墨之用何如?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2](《林泉高致·画诀》郭熙)

宿墨缺少光泽且包含粗糙颗粒质感的特殊肌理效果正契合郭熙作画时“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烟色,就缣素本色萦拂”[2]的个性语言探索,为郭熙的作品营造出一种气韵流动、虚淡朦胧的“烟岚之色”。郭熙对宿墨的运用仍处在一个谨慎的实验阶段,直至现代黄宾虹伊始,才于艺术理论与探索实践中开始重视宿墨[3]。

(二)现代继承

据记载,黄宾虹先生曾把用墨归纳概括为七类:浓、淡、破、积、泼、焦、宿。“七墨法”是在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提出的“运墨而五色具”[4]的基础上梳理与发展而来的,展现了黄宾虹在墨法上的深入研究。

黄宾虹在晚年善用宿墨,重视宿墨的独特性,经常在浓黑处点染极浓的宿墨,亦称“亮墨”,以此使画面的黑白对比更为强烈,在墨色上拉开了明度层次。其在宿墨用笔方法上也有研究,讲求“落”笔—尤不能拖笔、涂抹。黄宾虹在探索笔法的同时,对宿墨与综合材料的结合也做出了种种实践,如宿墨与水的结合、宿墨与其他墨的结合等,于实验中开拓了笔墨语言。

黄宾虹对宿墨的运用进行了突破性探索,为宿墨的使用提供了翔实的画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三)当代发扬

随着与世界艺术之林的交流,传统笔墨形式中宿墨的运用也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浙派人物画代表之一吴山明的作品呈现了独具一格的笔墨意趣。

吴山明在继承与发扬传统宿墨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将黄宾虹沉郁雄浑的浓宿墨变为明晰透亮的淡宿墨,并结合西方素描造型进行意笔人物画创作。其笔墨特点既继承了中国画注重气韵生动传神写照的特征,又融入了西方写实透视技巧,进行了西学东渐艺术形式的本土化革新,展现出似古实新、似拙实巧、笔墨生发、锋芒毕露、起承转折、肆意洒脱、肌理生发、苍润天然的艺术特点。其在创作材料与审美观念上的变革,让宿墨的运用变得更具现代性与先进性,为宿墨创造了多种多样,不断突破的艺术特色。

综上所述,宿墨在历史中的发展相较于主流笔墨语言略显边缘,但辅以史料可以见得宿墨是具有丰富开拓空间与审美价值的形式语言。

二、宿墨的审美特征

(一)历史文化意蕴

宿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进程,在笔墨技法上一步步发展成熟,有着既往创新的形式变化和恒久不变的纯粹本质。笔墨语言表现的不仅是艺术形象本身,还承载着所有前代艺术家及理论家对其作出的美学阐释与技法探索。宿墨被挥洒于宣纸上晕染而成的通透墨晕与灵动肌理透露着自然和谐的审美意韵,表达出大道化境的道家哲学气息与禅宗美学意境,从中能探寻出更深层次的人类情感与内在精神。

(二)自然笔墨意趣

宿墨的笔墨形式于朴素简明中蕴含着超脱的禅意—呈现一种恬淡、内敛、天真、空灵的意境。概括凝练的宿墨语言于宣纸上流动聚集,构成明媚乐曲般的玄妙韵律,既生涩又透润。

其笔墨特性呈现模糊朦胧的美感,相较于其他墨色语言,宿墨的水痕更为清晰,打破了物象轮廓的坚实笔触,具有变化莫测、难以捉摸的特点,笔墨形态呈现氤氲的光感,描绘出虚实相生、苍茫恢宏、墨韵生动、深邃幽远、气韵生动的灵韵,具有朦胧的诗意。因其独特的技法特点,艺术家的运笔形态和挥洒速率能被详实地映照于意笔形态中,笔简意丰,凝聚了深刻情感,画面内容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笔墨组合,每一笔的虚实浓淡都能表现作者的灵心妙用。

三、吴山明作品中宿墨的审美意蕴

(一)笔触变化

宿墨意蕴的笔触变化可以《全国美展图》(图1)为例:其画面构图聚散有秩,疏密呼应,丰富而有节奏。运用了灵动变幻、有张有弛的长线条组织人物形象,其笔痕流畅,劲力洒脱,运笔圆转,古拙沧桑,呈现富有突破性的新锐笔意。线条语言的随意性与多样性使画面富有表现力与张力,将文人学者的刚毅豁达和凛然正气塑造得淋漓尽致,呈现幽淡苍茫、率真豁达的宏伟气势。面对主题鲜明、组合复杂的群像场面,没有丝毫凌乱和压抑之感,而是凝重与轻盈各得其所,笔笔清疏、韵味无穷,展现了艺术家对经营布局与笔墨运筹的深度思考。

图1 吴山明 《全国美展图》 98 cm×196 cm 纸本水墨 2014 年 中国美术馆藏

(二)墨色丰富

在吴山明《造化为师》(图2)的画面中,前景为人物黄宾虹,远景是苍润山川等元素。这幅画采用了远山烟岚时隐时现,人物突出,互为映衬的构图形式,这些元素组合成了一幅玄妙的诗意场景。景象中线条的墨色变化丰富、刚柔交织,行笔犹如水流般蜿蜒与湍急。既蕴含传统国画的委婉墨韵,又兼具金石碑帖的刚劲凌厉。设色淡雅沉静,可见其力求展现一种朦胧的意境。

图2 吴山明 《造化为师》 188 cm×94.5 cm 纸本水墨 1996 年

《饱经风霜的藏族老汉》(图3)中,满腹经纶的学者静谧阅读的形象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生动异常,引人入胜,充满了表现张力,仿佛可以从画面场景中感知草长莺鸣的余音袅袅。平和温厚的尊师两眼露出坚定刚毅的炯炯目光,令观者体会到其荣辱不惊的深厚修养。选取黄宾虹抬头平视画外的凝神瞬间,给人以一种空间中的亲近感和时间上的停滞感。淡雅、沉静的氛围创设出细腻、柔美的意境,展现宿墨法的机趣天然。

图3 吴山明 《饱经风霜的藏族老汉》纸本水墨 66 cm×70 cm 1982 年

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非常重要的题材,吴山明将其在色调、构图、材料的选择上赋予了当代的意义。使用宿墨这种与画中人黄宾虹具有特殊传承意义的符号元素,表达了对师者的尊敬与谢忱,使人领会到文化精神薪火相传,同时展现由宿墨发展而成的新水墨的现代意味。

吴山明依据自身的本能感知,利用宿墨创作出充满情感内涵、灵动生气的艺术形象,流露出笔境兼夺的水墨意趣。作品中精湛素雅的艺术意象相互映衬,体现幽雅玄奥、奇异空灵的审美意境。

(三)骨法用笔

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的美学原则。六法论中第二法“骨法用笔”:指运用水墨技巧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恰当地绘制出来,展现艺术意象气韵生动的画面效果。“骨法用笔”是中国画艺术形式中强有力地表现线条的笔墨技法。张彦远(815—907年)在《历代名画记》中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此画者多善书”[4],强调“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4]。

吴山明在作品《饱经风霜的藏族老汉》(图3)中就体现了“以骨写形”的笔墨观点。其笔墨的形式特点契合了谢赫六法中“骨法用笔”的行笔纲要,运笔技巧概括了“书法用笔”的传统准则,起伏转折,灵活精练,披离点画,响亮明朗,意气风发,自然洒脱,枯淡浓湿,皆现笔力。其将书法的用笔用墨技巧巧妙融入了意笔创作中,对笔墨抽象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表现,在意笔形态上展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意蕴。

画面中的宿墨挥洒点染,缥缈湿笔笔痕延展,点画覆盖明快墨色,墨色透亮过渡自然。墨法与人物形象紧密结合,形神兼备,具有具象和抽象双重属性,描绘出一幅虚实结合、天趣盎然的意境。简淡的画面里蕴含着极为深厚的精神内涵与浓郁的诗情画意,似虚还实,笔精墨妙,意蕴无限。

(四)继往开来

由上见得,吴山明对宿墨技法的探索与运用体现了独特的审美倾向与意境追求:其创作具有简淡抒情的散文意境,一改黄宾虹浑厚华滋的宿墨用法,变为苍润轻盈的明净墨韵,使笔下物象充满灵动的生命力。他聚焦芸芸众生,艺术创作贴近人民,强调对生活的深入,热情表现平淡生活中令人触动的瞬间,善于从平凡的日常里发现并提炼出打动人心的艺术意象。这种审美意念正契合了宿墨淡然中显艰涩、苍润中露粗犷的笔痕特点。

吴山明对中国传统笔墨语言不懈地求新开拓,同时兼具对西方造型语言的吸纳转化,对中国画笔墨形式的传承规范、革新求变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四、结语

宿墨具有独特多变的笔墨特性,其笔墨性征具有丰富的美感值得艺术家去采撷。因此应鼓励青年艺术家学习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经典,与时俱进,从传统技法中汲取营养,对古典进行严格的认识训练与创新运用,以此推动艺术的发展,达到艺术文化的繁荣昌盛。

猜你喜欢

黄宾虹用笔笔墨
黄宾虹《致昂青信札》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笔墨童年
灿然一灯——再读黄宾虹笔记一则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浅析黄宾虹入蜀画作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