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千佛洞二窟壁画《水月观音》的艺术特色

2023-03-22王建荣瓜州县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心甘肃酒泉7361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线描观音西夏

王建荣(瓜州县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心,甘肃 酒泉 736100)

一、东千佛洞二窟壁画概述

世界古丝绸之路上,东千佛洞和莫高窟具有重要且丰富的研究价值。东千佛洞作为典型的西夏洞窟,窟内壁画综合了汉藏、显教、密教等佛教内容,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南长山子东段山谷中。该洞窟历经世间沧桑,数量仅剩不多,位于地势西边山崖下的第二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相对完好的洞窟,且保有显著的佛教艺术风格。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分前室和后室两部分。前室壁画多以藏传佛教内容为主,如南北两壁观音变及洞窟窟顶密宗坛城等,多富有浓郁的藏密氛围;后室则多为汉传佛教内容,甬道南北壁绘有法图、水月观音、涅槃经变图(图1),汉系风格显著。

图1 东千佛洞二窟内景部分

二、《水月观音》内容及要义概述

随着西夏时期民族艺术的逐步成熟,其对洞窟壁画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且随着汉藏两族文化交流范围的扩大、审美修养的提高,壁画作品风格已自成一家。东千佛洞第二窟壁画中多见“观音图”,如洞窟后室甬道南北两壁、中柱南北两壁等壁面均有观音题材作品,其中,《水月观音》图是东千佛洞第二窟极具代表性的壁画作品,更是敦煌石窟群内为数不多的以“水月观音”为主题的经典之作。《水月观音》壁画画面仙骨气息十足:图中有葱郁翠竹、有翻滚水波、有观音倚坐蒲团、有帝释天腾云驾雾……《水月观音》以人物为主、山水作衬,且人物主次有别、相互呼应。画中人物在云彩环绕下、位于山水树石间,人与景疏密有致、情景相融、虚实分明。东千佛洞在西夏佛教美术中独树一格,汇聚了该时期神秘且浓烈的藏画特点,又保留了汉族文人画的精气神特色,因沿用了汉地山水画风格,使其摆脱了早期西夏洞窟壁画的单调感,再加上沿用了藏传佛教厚重、强烈且富丽的色彩对比的绘画风格,创造出了有文人山水意境、西夏民族审美的水月观音图式,亦代表着我国西夏时期佛教美术的顶峰成就。本文就该窟经典壁画作品《水月观音》展开艺术特色分析,亦能展现该时期西夏佛教美术绘画全貌及特色,意义重大。

三、《水月观音》的艺术特色分析

本文就《水月观音》的色彩、线描、构图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的艺术特色分析。

(一)色彩上强烈的视觉张力

《水月观音》采用以蓝绿为主基调、间以红黄等暖色,画中“优美珞珈山岩上水月观音悠然倚石而坐,座下碧水微澜,身后修竹数竿……”,整体赋色浓烈厚重,但又不失透明质感。该壁画保留了传统敦煌壁画的绘制方式,但风貌上保有汉地文人画、山水画风格,因此在色、线、形等方面都有增添新的元素。色彩仍然是《水月观音》壁画作为西夏时期洞窟壁画的突出特色,此作品同时还注重壁画布局造型中色彩与线条的共同功能,这一点打破了传统莫高窟汉风壁画中“以线定形、随形赋色”的习惯。受藏传绘画风格样式的影响,这种强调色彩功能的绘画方式给予壁画视觉上对比强烈的色彩张力,得以产生华美隽永的韵致。例如该壁画充分展现了西夏时期对绿色的绝对偏爱与充分利用。《水月观音》有近三分之一的面积采用的是绿色基调,例如画中景物竹叶、灌木、水波等以“绿”显色,而画中人物着装则以“红”赋色,红绿两色对比强烈;同时“西夏绿”又营造了壁画背景画面清冷静穆、安详温和的氛围感。又例如在描金点勾、沥粉堆金和浮塑贴金等色彩技法中着重使用了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金色,如将水月观音所关联的如冠饰、首饰、座椅等物件的突出镶嵌赋以金色,形成了金碧辉煌、华丽绚烂的画面效果。

这种浓烈的色彩对比源于藏画师对石绿、朱砂、金粉等高纯度矿物质颜料的偏爱,他们执着于用这些矿物质颜料作为绘画或装饰的主材料,以实现画面强烈的色彩视觉差。西夏时期的壁画虽在色调上稍作含蓄,但亦沿用了藏画的沥粉堆金、浮塑贴金等技法,为壁画增添神秘感及视觉张力,由此造就了东千佛洞壁画的神秘情节。在《水月观音》壁画中这一“线色并用、色不压线”的技法,形成了西夏洞窟壁画强烈对比色与静谧意境两者和谐统一的艺术特色。

(二)线描上突出的造型能力

“线描是敦煌壁画艺术形象构成之载体,也是艺术美的主要表现手段。”有学者考究证明,《水月观音》壁画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在于杰出的“用线造型”能力,其集结了众多的西夏线描艺术绘画技法,如兰叶描、折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等,实现了壁画人物与景色的形象艺术美。仔细观察《水月观音》画内细节,人物或景物所使用的线描方式不尽相同,用线或劲秀细密、或苍劲圆润,整体变化多端,如水波的起伏动荡、云气的弥漫蒸腾、人物裙褶的轻盈飘逸以及人物身姿的婀娜曼妙等,在微妙处被赋予了自然的生命感。画师将不同的线描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观音衣裙飘带运用了兰叶描法、折芦描法等,使得绢帛、丝绸等不同质地有所区别表现;观音手指运用了铁线描法,使得手指在线条的刚劲张力间显现了血肉的弹性与力量;云与水波运用了行云流水描法,云朵呈扁平状且有内卷团状形象,如云气蒸腾弥漫上升,水波扁平状且向外推卷,赋有节奏韵律且不断向天际漫去;背景中的猴行者与红枣马则运用了高古游丝描法来呈现轻柔蓬松的毛发,笔轻速度快,仿佛每根毛发都被晕染上淡淡的一层雾气,十分飘逸有意境……综合对比分析,《水月观音》壁画在线描艺术特色可划分出汉地文人画家、藏地传佛画家两大类风格。有学者称赞《水月观音》的线描能力,综合展现了吴道子的灵动、顾恺之的挺劲以及尉迟乙僧的圆润。

西夏时期的壁画就线描特色吸取了宋代文人画的诸多要素,特别是文人画中的骨法用笔,融合超脱自然的书法运笔,为画面增加了丰富的意境内涵。例如折芦描法,融合了宋徽宗的“瘦金体”—“落笔力透纸背,先以侧锋顿笔,使起笔形如钉盖,行笔则用中锋,收笔轻缓,线形头粗尾细,犹如鼠尾”。观摩《水月观音》壁画中观音服饰的线描细节之处,折芦描法被用于勾勒衣摆裙褶,尖细笔锋则负责处理“顿折”,展现了观音在云水间的身姿,也由此赋予了人物丰富的情感表达。同时,壁画中仍传承了传统藏传佛画沉稳、雄健的用线风格以及强烈的色彩对比,使得汉地线描具备了藏教精神内涵。两者融合与创新形成了西夏洞窟壁画《水月观音》独特的艺术特色与艺术精神魅力,也为后代的线描艺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构图上显著的意境营造

《水月观音》之所以能成为东千佛洞二窟具有代表性的壁画作品,其整体意境营造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学者评论《水月观音》的造境静谧空灵,“有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典雅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水月观音》回避了传统敦煌壁画统一且热衷的“富丽堂皇”的画面布局,着重追求“山水灵动”“虚无相映”的视觉感受,是对新的审美精神的尝试与接纳,这意味着西夏壁画艺术已走进新的审美时代。考究《水月观音》的整体结构布局,将虚无的神仙世界和真实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画中可见竹林树木间错落有致的袅袅云气;画中山石林立,与水相接,或波浪翻涌、或悠远广阔……错落间,景物之间是真实自然的,神仙游驾于云水间、山林间,仿佛腾云驾雾、法力超然且心神清幽宁静。不同于传统敦煌壁画中常见的歌舞伎乐、亭台楼阁等画面内容,《水月观音》实现了水月观音与自然山水的交相辉映,整体布局在简淡中透着神秘、在富丽中融着庄严、在静谧中孕着苍劲,使壁画呈现新的审美意境。例如玄奘所站立的岸石,运用折带皴法以淡墨晕染;水月观音背后的山石则以淡墨皴出又以石青晕染;云雾间,用浓墨皴擦造型崎岖的参天大树,用赭墨皴擦缥缈的云带等,呈现“泉流萦映,水波浩渺,树木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的意境。在壁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水墨山水画,透露着宋代文人的精神气质。

西夏壁画在构图方面的艺术特色,其皴法有宋代马远、夏奎等画派风格;到后期更出现了吴道子的豪迈风、王维的简淡风等。具体到东千佛洞二窟的《山水观音》壁画,其“山水式”构图艺术实现了人与景的错落有致,达到远近间的透视效果,更赋予了人物与画面节奏感、韵律感。在带有山水气韵的壁画中,观者与神仙都置身于幻境之中。

图2 东千佛洞二窟壁画《水月观音》

四、《水月观音》艺术风格影响因素

敦煌壁画至西夏时期已发展至晚期,但却在技法、风格、境界上呈现新的变化与生机,这与该时期佛教题材、中原文化、地方经济的发展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壁画风格的变化首先源于藏传佛教绘画因素的渗入。受西夏统治者在政治与宗教上的需要影响,大量前代石窟被改建或重新装修,由此在石窟壁画中出现大量精美的藏传佛教绘画作品,以此来保持宗教世界的神圣与威严。《水月观音》中人物呈现的细眼、薄嘴、卷曲的眉髯、圆阔的脸型等特征,表现的是少数民族的冷峻与静穆。这般形象的观音所展现的风姿与神韵气息虽不如以往传统西夏壁画观音所呈现的显著的“密教象征语汇”,但也与汉系“观音”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其次在于汉地佛画的技法因素的影响。东千佛洞前后两室壁画风格有显著区别,前室“波罗风格”显著,而后室则“汉系风格”突出。后室壁画色彩简淡、造型简约,同时具有汉地宗教氛围的人物排列形式等。如水月观音的着色以红绿为主基调,不同于传统敦煌壁画的蓝绿基调;水月观音为细眉柳眼、阔腮修鼻,更具有汉地审美趣味。由此可见,藏传佛画与汉地佛画两者间的融合与创新共同造就了《水月观音》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

五、结束语

莫高窟的西夏壁画遗存仿佛是无新意的模仿,以至于东千佛洞二窟《山水观音》的出现成为探究西夏莫高窟壁画崭新艺术成就的立足点。透过《山水观音》壁画,我们看到了西夏莫高窟壁画色彩上的视觉张力、线描上的突出能力、构图上的绝美意境,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气氛与山水人文画的精神气质,体会到了在多民族审美影响下西夏壁画独树一帜的艺术与时代魅力。

猜你喜欢

线描观音西夏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线描画
西夏“上服”考
试述西夏军抄
观音(七绝)
观音乘凤
再考西夏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