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旴江名医龚廷贤《万病回春》痛风诊治思路初探

2023-03-22李润洲黄嘉莉谢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昌0004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江西赣州40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南昌0006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羌活苍术痛风

★ 李润洲 黄嘉莉 谢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0004;.赣南医学院护理学院 江西 赣州 4000;.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南昌 0006)

龚廷贤,字子才,号云林山人,江西金溪人,是明代旴江名医之一。龚氏享誉杏林,又著作等身,其代表作有《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古今医鉴》等,当中最负盛名者则是《万病回春》。

关于对痛风的认识,因古代医家对疾病的命名多以病机或临床表现为依据,故常把痛风归属于“痹病”“走注风”“历节病”等范畴。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在“历节风方论”记载:“盖由饮酒当风,汗出入水,或体虚肤空,掩护不谨,以致风寒湿之邪,遍历关节。”[1]而痛风作为独立病名,始见于元代朱丹溪的《格致余论》,其载:“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热血得寒……寒凉外转,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其认为痛风乃血虚生热,复感外邪,合而为病[2]。而龚廷贤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夫痛风者,皆因气体虚弱,调理失宜,受风、寒、暑、湿之毒,而四肢之内,肉色不变。”[3]指出痛风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引起,在肝肾失健、血气亏虚、痰瘀内结的基础上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属本虚标实证。本文就龚氏所著《万病回春》中痛风一病的诊疗及用药特点进行简要探析。

1 诊疗特点

1.1 诊脉象,辨证型

《万病回春》论述疾病大多先言此病脉象。《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则为肾,弱则为肝。”[4]以脉辨证,脉证相合,才可正确施治。龚氏沿袭仲景之言,认为其脉若为沉弦则可定为肝肾失健,湿邪侵袭。沉脉主肾脏,乃邪郁于内,加之弦脉乃肝胆病之主脉,主肝脏、疼痛;若脉为弱浮则可定为血气不足,风邪入体。《金匮要略》又曰:“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抟,即疼痛如掣。”[4]弱脉乃血气亏,主血虚,浮脉为风邪外袭,主表证;若为涩小脉乃酒后痰食生湿,再与外风相合致使痛风,涩脉乃痰食内停。《脉理求真》言:“小……主气虚,亦主内实。”故小脉与涩脉相兼亦可由湿邪内聚所致。龚氏认为痛风脉象,不离浮、涩、弦三脉。

1.2 分证型,明治法

对于治疗痛风,龚氏认为不能一概而治,临证当审辨,还需根据患者的证型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法。龚氏从风寒、痰湿考虑:如患者遍身疼痛,风寒者宜散寒解表、湿痰者宜除湿化痰。也从气血经络来进行分析:如患者遍身走痛如刺、日轻夜重者宜疏经活血行湿,如患者肢节肿痛、痹阻经络者宜清热除湿通络。还从疼痛部位进行论治:如患者双手疼痛麻痹者宜祛风化痰,如患者两足疼痛麻木者宜清热除湿。龚氏治疗痛风条理清晰,审证细致,以肝肾失健、血气不足为本,痰湿内蕴、瘀血阻络、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为标,属本虚标实证;治则明确,祛邪固本为特点;治法灵活,补虚以养肝补肾,益气补血为主,配以解表散寒、温散、除湿化痰、清热等攻邪治法。龚氏临证治则可概括为:(1)活血疏风、消痰祛湿。龚氏认为:“遍身骨节疼痛者,皆是血气、风湿、痰火也。”[5]175其治痛风基本方为羌活汤,散风行湿,补血行气,使全身血行气通,外邪祛除,祛湿止痛。龚氏常以此方治疗痛风,随寒热偏胜加减,疗效显著。(2)养肝补肾、益气补血。龚氏常用六味丸加山栀、柴胡治疗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湿热内蕴也,症见全身疼痛,瘙痒难耐,并伴有口干眼赤、头晕眼花、尿短赤等,龚氏以六味丸滋补肝肾,药到病除。

1.3 重饮食,知调摄

龚氏治疗痛风时,注重调摄患者饮食,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龚氏在《万病回春》中曰:“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不可食肉……内有痞块,虽油炒热物鱼面,切宜戒之。”[5]176龚氏同时指出不同体质的患者,也与饮食息息相关。如肥胖之人,多因过食肥甘导致脾失运化、痰湿内蕴;体瘦之人,常因脾胃积热导致饮食不佳、痰火炽盛,两者皆由饮食失调、脾胃受损所致。龚氏指出:“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爆、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毒、痈疽者最多。”[5]176故须调摄饮食,预防痛风发生。此外,龚氏认为饮食有助于药力的发挥,如风寒痛风者,方选解表升麻汤用姜葱水煎服,出微汗,增其散寒之功;湿热流注经络痛风者,方选清湿化痰汤入姜汁同服,增强除湿之效。龚氏一方面通过饮食忌口,去除痛风发生发展的诱因,另一方面通过饮食帮助发挥药力,增强疗效。

2 用药特点

2.1 谙熟药性,熟练配伍

龚氏在《万病回春》中言:“凡治痛风,用苍术、羌活、酒芩三味散风行湿之妙药耳。”[5]175苍术和羌活同是辛苦而温的药物,而酒黄芩,味苦性寒,三者皆味苦,古人有言“苦能燥湿”,这类药物能够祛除湿邪,且苦味药有寒温之别,如苍术、羌活苦温,可祛风散寒胜湿,酒芩苦寒,可泻热除湿,可针对风寒、湿热之别选择。龚氏治痛风基本方为羌活汤:羌活、苍术、黄芩、当归、芍药、茯苓、半夏、香附各一钱半,木香、陈皮各七分,甘草三分。方中羌活祛风胜湿,通利关节,能升太阳经和督脉的阳气,为治太阳风寒湿邪之要药,苍术可散寒除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二者共奏燥湿止痛之功;配伍性寒之黄芩清热燥湿,以防温燥伤阴;当归、芍药养血活血;茯苓利水渗湿;半夏燥湿化痰;香附、木香、陈皮行气止痛,纵观全方诸药,燥湿类居多。再如龚氏以灵仙除痛饮治骨节肿痛,湿热流注遍身痛风者,此方用羌活、独活、苍术、威灵仙、黄芩等药燥湿,配合防风、枳实、川芎等药行气,归尾、赤芍养血活血共行祛湿止痛之效。通过龚氏用药可知,其治疗痛风,在明辨病性的基础上,使燥湿药物和祛风清热、活血通经、养血滋阴等药相辅相成,增加临床疗效。

2.2 内外兼顾,剂型多变

龚氏治疗痛风,擅长根据病性、病位灵活运用不同的剂型,如内服丸剂乳香定痛丸(苍术、川乌、当归、川芎、乳香、没药、丁香),原文提到:“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黄酒送下。”[5]176方中乳香、没药活血祛瘀定痛,配以川芎、当归行气活血止痛,佐以苍术、川乌祛风除湿,再加丁香辛温散寒,全方合用共行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之功。而方中川乌有毒,且诸药偏辛燥,易伤脾胃,故龚氏用枣肉为丸,缓解毒性,顾护脾胃,再以黄酒引药入经。再如外用膏剂神应膏(乳香、没药),原文提到:“先将生姜汁以砂锅内煎数沸,入皮胶化开,将锅取下坐灰上,方入乳、没末,搅匀成膏……时时在膏药上运动熨之,神效。”[5]177方中两味活血止痛之药,看似简单,但龚氏将其搅匀成膏,再以熨法施于患处,使药性透皮毛、达腠理。龚氏灵活思变,匠心炮制的用药方式值得后世学习。

3 典型病案

原文:太仆睛岩张公,每患天阴则遍身痛如锥刺,已经数年。予诊左脉微数,右脉洪数,乃血虚有湿热也。以当归拈痛汤加生地黄、白芍、黄柏,去人参,数剂而痊[5]177。

按语:张公此症缘由阴晦时日风湿邪重,侵袭入体湿浊羁滞,郁久化热易伤津损血,而病症缠绵,致体虚血亏;再审其脉象,主脉为数,主热证、里虚证。龚氏脉证相参,认为是血虚津亏,湿热内蕴而作痛,方选当归拈痛汤加减,此方由张元素创制,载于《医学启源》[6],方中重用羌活、茵陈为君,以祛风清热、除湿止痛;猪苓、泽泻为臣,利水渗湿,除下焦之湿,加防风、升麻、葛根祛风升阳解表,散上焦之湿;苦参、白术、苍术清热健脾燥湿,利中焦之湿;佐以当归、知母补血养阴,龚氏再临证化裁,去人参,防止助阳太过,易白芍、生地滋阴生津,养血清热,再加黄柏清热燥湿,诸药合用,既祛散风祛湿解表,令流注遍身湿热之邪,透表而出,又养血滋阴清热,使祛邪不伤正,正邪兼顾。

4 小结

龚廷贤所撰《万病回春·痛风》对痛风的辨治作了详细论述,阐述了痛风的发生是以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血瘀为基础,由风、寒、湿、热之邪引起。其论治以脉诊为先、脉症相参,明辨证型,巧妙施治。相较于一般治疗,龚氏在治疗痛风时不仅提出了辨证当以本虚标实为总纲,治法以祛邪除湿、培补肝肾为主,还特别重视饮食调摄,配合食疗调理,增强临床疗效。在痛风治疗用药上,明晰痛风乃风湿之邪侵袭为主,是故用药多取燥湿之品,再辅以祛风清热、活血通经、养血滋阴之品,龚氏选药精当,兼顾整体,针对不同证型,巧妙运用多种剂型,内外合治,是故药到病除。本文对龚氏痛风的诊治思路进行简要的梳理提炼,望能为后世医家对痛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猜你喜欢

羌活苍术痛风
痛风的治疗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羌活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关苍术根茎中苍术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