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

2023-03-22王银河张增孝

政工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强军国防军队

王银河 张增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继续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充分释放改革效能,全面提升打赢能力,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因此,回顾改革强军的实践历程,总结改革强军的辉煌成就,对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改革强军战略宏伟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作出了深远谋划。其中,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为强军兴军的关键一招,科学筹划改革强军战略,形成新时代改革强军的理论引领。改革实践进一步证明,改革强军的战略擘画是科学的、正确的,意义极其深远。

(一)2012 年11 月至2013 年11 月,提出改革强军战略的基本构想。2012 年11 月15 日,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在听取大单位汇报和视察部队时,多次强调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力量体系;2013 年3 月11 日,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同时首次提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一论述;2013年6月,习主席专门听取了军队改革情况汇报;在讨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框架时,专门提出把有关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内容单列一个部分;2013 年7 月,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提出要优化领导管理体制、理顺总部机关职能、构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以及调整作战力量结构、完善政策制度等改革重点问题。这些均表明习主席关于军队改革的战略思考在不断酝酿丰富发展,也为后续推进改革提供了思想准备。

(二)2013 年11 月至2015 年1 月,注重对改革工作的统筹部署调研。2013 年11 月9 日至12 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2014 年3 月15 日,习主席主持召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明确了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和机构设置,审议通过了有关工作细则、改革重要举措与分工方案。习主席特别注重运用科学方法论指导改革,要求改革领导小组坚持科学议事决策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2014 年3 月至10 月,各改革机构工作人员先后到690多家军地单位进行调研,先后组织座谈会、论证会800 余次,听取900 多名在职和退休军地领导、专家的意见,对2165 名军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和师旅级部队主官的问卷调查进行系统梳理、统计分析;在全军政工网开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家谈”栏目,收到官兵意见建议3400 余条。通过一系列举措,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军智慧,形成了最大公约数。

(三)2015 年1 月至2015 年11 月,加强对改革方案的拟制论证审议。2015 年1 月27 日,习主席主持召开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对拟制改革方案作出部署;在改革方案拟制过程中,先后吸纳意见建议257 条,进行150 多次调整、修改和完善;改革方案初步形成后,多轮次征求军委领导、原四总部领导、大单位主官意见;2015 年7 月14 日,习主席主持召开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建议》;7月22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总体方案;7 月29 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通过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11 月24 日至26 日,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全面部署。通过反复优化,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案圆满完成,改革进入实质性展开阶段。

二、新时代改革强军成就辉煌卓越

2015 年12 月开始,改革全面拉开帷幕。此次改革聚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坚持“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新时代十年,在习主席的掌舵领航下,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推进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建强中枢。从职能定位入手,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把军委机关由四个总部改为一厅、六部、三个委员会、五个直属机构共15 个职能部门;健全军种领导管理体制,成立陆军领导机构和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形成“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七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五大战区,形成“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四总部、大陆军、大军区体制,搭建起了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顶层组织架构。

通过“脖子以上”改革,一方面,从体制上强化了军委主席领导指挥全国武装力量,更好地实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总部体制,权力相对集中,代行了中央军委许多职能,客观上影响了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这次改革,调整军委机关机构设置,使原来权力高度集中的“总部领导机关”变成“军委办事机关”,各职能部门直接对中央军委、习主席负责,减少了领导层级,有利于更好地保证中央军委、习主席对军队的集中统一领导。按战略方向划设战区,构建军委、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中央军委作战指挥功能得到加强,从战略和战役层面实现了联合作战指挥高度集中统一,使最高指挥权牢牢掌握在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手中。另一方面,充分释放了备战打仗效能,激发了战斗活力。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划设战区与组建战区联合指挥机构,使作战指挥职能和建设管理职能适度分离,构建起了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链条,基于联合作战体系下的联合训练、联合保障体制机制得以真正运行并发挥作用,充分激发了战斗活力。健全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实现了军队建设模式由建用一体的大陆军主导体制向军种主导、专业建设转变,建为战的功能愈加彰显,有效解决了制约备战打仗、战斗力生成的体制障碍。

(二)推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强身健体。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裁减了军队现役员额30万,机关得到消肿,从军委机关到战区、军种机关,人员编配都从严从紧控制;陆军部队得到压减,陆军集团军由18 个减至13 个,由军师团制调整为军旅营制;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发展,通过大力压减老旧装备部队,为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官兵比例得到改善,军种内部通过“官改兵”“转文职”“精机关”等措施,大幅压减军官数量;武警部队、省军区系统、军队院校得到较大幅度调整,形成了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结构。

通过“脖子以下”改革,我军的总规模明显减少,非战斗人员大幅度压减,但作战部队员额不减反增,“体重”变轻,“拳头”转硬,“打人”更痛。结构决定功能,发挥好结构聚能释能作用至关重要。通过调整军兵种结构,优化官与兵、部队与机关、部队与院校、新老作战力量、新旧装备比例,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更好适应现代战争模式。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是基于功能融合的整体作战,通过科学编配人员、装备和编组建制单位,使力量编成更加合理、力量间配合更加高效,更好发挥模块化、积木式组合效益,更好融入联合作战体系,更有利于完成使命任务。

(三)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舒筋活血。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局中,军事政策制度改革十分关键。通过不懈努力,以《军事立法工作条例》发布施行开始,一系列政策制度密集推出。以《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等法规为主干,构建起了系统完备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对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不变味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作战纲要(试行)》等法规为主干,构建起了军事力量运用政策制度体系,对于完善战略指导、规范作战行动、调整战备制度,使打仗有章可循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以《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规为主干,构建起了军事力量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对于增强职业认同感、激发广大官兵干事创业热情、积极投身强军实践、自觉践行人民军队宗旨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以《共同条令》等法规为主干,构建起了军事管理政策制度体系,有力提高了部队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提升了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同时也有助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赓续发扬。

通过“软件”方面改革,构建起了“四位一体”的军事政策制度体系,涵盖了部队备战打仗建设管理各个方面,对于调节军事关系、规范军事实践、保障军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军事政策制度改革是对我军更内在、更深层、更持久的重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基础性意义。这既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应有之义。

(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富国强军。军民融合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从战略定位上,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设立军民融合最高机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负责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和议事协调,各地逐步成立军民融合管理机构,形成了军民融合领导管理体制;建立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委员会、国防动员委员会等协调机构,工作运行机制也逐步成熟;保障军民融合的相关政策法规逐渐完善,涉及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军民融合不断向法治化迈进;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等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持续用力,逐步打破行业封闭垄断现状,推动国防工业融入经济社会体系之中。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各领域的军民融合得到快速发展,效益彰显。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军民融合传统领域,国防科技工业、军队人才培养、社会化保障、国防动员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军民融合新兴领域,卫星应用、航空航天、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对于实现富国和强军战略相协调、进程相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三、奋力开创新时代改革强军崭新局面

系统梳理新时代改革强军的筹划历程,深刻理解改革强军战略擘画的深远意义,全面总结改革强军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可以积累经验得到启示,开创改革强军崭新局面,向着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奋进。

(一)必须始终聚焦一个目标。习主席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关键是要牵住强军目标这个“牛鼻子”。强军目标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灵魂和主线。要通过改革,更好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地坚持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更好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地坚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现政治纲纪重振、组织形态重塑、作风形象重树。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阶段性任务,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一步巩固拓展改革成果,必须始终聚焦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中心任务,牢牢扭住战斗力标准搞建设,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不松劲,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升人民军队打赢能力。

(二)必须始终胸怀两个大局。一是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历史反复证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强大的国防作后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战略全局上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强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全面提升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二是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可以确定的是发展自己。过去十年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在当前的大变局下,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歇脚的念头,而是要乘势而上,把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应万变,有效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

(三)必须始终坚持三种思维。一是法治思维。习主席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论是在决策、实施、调整优化还是在战建备一体推进的全过程,都要强化法治观念。要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和依法治军机制建设的战略规划,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这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保障。二是创新思维。习主席多次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改革更是离不开创新思维的推动,否则就摆脱不掉惯性做法,冲破不了现有模式的桎梏,始终在原地打转。过去十年的改革,坚持将创新思维贯穿改革全程,很多改革举措充分体现了原创性、革命性。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这就更加离不开创新思维作支撑。要把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持续融入改革强军战略中,大胆与一切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割裂,以适应战争形态、指挥模式、体制编制、作战样式等方面的新变化。三是底线思维。坚持底线思维是保持战略定力、应对复杂形势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中,改革、发展与稳定是相互依存的。妥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改革风险,是底线要求。过去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是这样做的,未来更应如此。无论怎样改,都要牢牢守住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条底线不动摇,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隐患和官兵承受能力,稳扎稳打实施改革,把底线思维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向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

(四)必须始终把握四种关系。一是把握好统一思想和解放思想的关系。习主席曾指出,推进改革,首先要抓住思想解放这个根本。过去十年,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伟大成就。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无法擘画出如此宏伟的改革蓝图;如果没有全军上下思想统一,也不可能把改革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现如今,改革继续深入推进,部分领域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依然需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凝聚共识意志,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打开思路,积极破解改革难题,充分激发改革蕴含的能量。二是把握好坚持特色和借鉴外来的关系。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我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遵循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规律,放眼全球,充分吸收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才能紧紧跟上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当然,吸收借鉴不是照搬照抄,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党情国情军情,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继承发扬好我军经过血与火检验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从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三是把握好全面实施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军队改革是一项巨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各个要素相互关联耦合,要注重统筹兼顾,善于用十个指头弹钢琴,从整体上协调推进改革。同时,又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在落一子而全盘活的改革上用力。过去十年,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是通过抓住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这个重中之重,达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现如今,改革正在向纵深局部推进,要以战斗力为标准,以联合作战体系为支撑,带动局部领域的重点突破。这既有利于全面磨合,提升整体作战效能,又有助于部分领域的改革推进,补强不足,最后达到有机统一。四是把握好积极稳妥和精准高效的关系。过去十年的改革,按照一张改革蓝图稳步实施、有力推进。改革前的反复研究论证,改革中的步步为营,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现在,改革主体部分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巩固拓展改革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积极稳慎实施的基础上,着力在精准高效上下功夫,从效能出发,靶向追击,精准施策,进一步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解决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改革效能。

猜你喜欢

强军国防军队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强军路上
军队的4月1日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