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大学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实践路径

2023-03-22段世飞钱跳跳

神州学人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地特色大学

段世飞 钱跳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双一流”建设中,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将以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目标导向,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意义

各国世界一流大学在推动人才培养与人才集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培养人才方面,世界一流大学通过面向全球招收优秀的高中生,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本科教育,再通过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进而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才日后成为学术界、政治界和商业界的领袖。例如,哈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5位总统、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0位普利策奖获得者。耶鲁大学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和其他政治界、商业界领袖。此外,耶鲁大学还培养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创始人或首任校长,是真正的“美国学院之母”[1]。在吸引集聚人才方面,世界一流大学利用其广泛的知名度、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越的校园设施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等因素吸引高水平人才。以加拿大的世界一流大学为例,其联邦政府于2000年起斥资9亿加元设立了加拿大首席科学家项目,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在加拿大大学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该项目对于加拿大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优秀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促成人才从美国的“回流”起到了显著作用[2]。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家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第五部分内容单列,强调新时代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3]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创新愈发重要,这使得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和核心命题[4]。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转型升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实现“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5]。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助于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获得拔尖创新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国际视野

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实行导师制和住宿制,并且非常注重本科生科研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探究式学习[6]。德国的“卓越倡议计划”特别注重评价德国顶尖大学的教学现状,要求德国世界一流大学的长期发展规划须关注研究生院和卓越集群的发展战略对教学的影响,并要求大学出台多种措施推进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培养[7]。为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科学家,法国于2010年启动“卓越实验室计划”,旨在增强国家科学潜力,促进高精尖研究成果产出,该计划与法国另一项“卓越大学计划”相互交织,建设卓越大学和高水平实验室,获得多个卓越实验室项目的大学可以申请“卓越大学计划”。韩国实施“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世界级研究型大学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该项目通过建立绩效管理系统、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硕博人才的培养[8]。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已取得不俗的成绩。以人才培养为例,“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早在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就兴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拉开了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序幕。之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才班”[9]等都是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在科技创新方面,2022年世界一流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中,有2个及以上学科进入ESI排行的大学有1826所,其中美国有298所,中国大陆有284所,排名全球第二,中国大陆高校的整体实力在稳步提升,而美国仅比中国多14所,差距正在缩小[10]。

然而,不可否认,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进程中,人才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政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不畅通,以及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等问题[11],亟需着力解决。

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路径

通过借鉴其他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立足本土,扎根中国大地,我国政府与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第一,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形成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都从国家政策层面推出了一流大学培养人才的具体措施。针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国政府应明确当代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整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注重人才培养政策的完整性、延续性和全面性,完善人才培养配套政策的制定,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科学评估政策的可行性[12]。

第二,保持对科研经费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的持续性。各国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均投以大量经费支持,教育事业本身的长效性决定了教育投入效果显现非一日之功。因此,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除了保证科研经费和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足外,还应保持经费资助的连续性[13],这对于稳定高校科研产出、吸引留住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从学生角度出发,注重人才培养的过程体验。美国和英国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大多采取导师与指导委员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教授之间的学术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术研究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批判反思,敢于向权威挑战;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考核时重点关注学生综合交流、解决问题以及科研创新的能力,建立以论文学术质量为核心的研究生毕业评价机制[14]。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实现全过程育人,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第四,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奠基性工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培养过程中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加大重大原始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

第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15]。

第六,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大社会参与力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在人才评价方面仍存在“四唯”问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针对此问题,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应在人才评价过程中加大对第三方评价的倚重,鼓励社会参与,将评价标准与国际接轨,尽快融入国际高等教育话语体系,最终达到引导国际“潮流”的目标[16]。

猜你喜欢

高地特色大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燕晗高地
高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