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插图要有追求经典的意识

2023-03-22广东

师道(人文) 2023年1期
关键词:同窗中国美术馆出版物

(广东)曾 颖

艺术大师叶浅予画笔下的《子夜》、黄永玉插画中的经典《阿诗玛》和《边城》、漫画家丁聪的《四世同堂》……300余件中国美术馆藏名家经典文学插图作品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中大多数作品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12月3日中新网)

插图已经成为出版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丰富多彩的插图作品,从水墨、版画、水粉、素描等多种类别,到白描、工笔、拓印、布面拼贴、剪纸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让创作者通过造型语言完美表达出版物的文字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延伸原文的内涵。一些插图,作为美术作品,甚至多次在全国美展等展览评奖中荣获过奖项。由此看来,插图并不是应景之作,更不是小儿科,而是出版物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配插图,古已有之。鲁迅先生在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这样记述:“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了。”这至少表明,在鲁迅先生所读的这些古典作品中,绣像已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且这些绣像的水平很高,使人沉迷其中,还能提高画画的水平。鲁迅先生能把描画的绣像卖给同窗,同样可以说明绣像的水平之高。

随着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文学作品的插图不再只是绣像,有了更多类别和表现形式。这对于插图的发展,对于文学作品的发展,对于整个出版物的发展,还有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都是有促进意义的。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所说,一幅小小的插图,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道德美的追求,还有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精神美的弘扬,更有对红色文化内涵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能够引领观众从文学的角度进入绘画,从绘画的角度阐释文学,在比较观赏的过程中走进文艺的殿堂。

插图不仅可以和文学作品相得益彰,还可以在更多的出版物中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对于中小学教材来说,插图同样是如此。由于年龄和阅读习惯的原因,孩子们对于图文并茂的教材,显然更感兴趣。对于教材来说,这些插图,包括照片,所起到的促进学习和道德教益的作用,亦不可小觑。

插图理应追求经典,对于中小学教材来说,尤应如此。好的作品,总是希望能够被更多人赏识,走入教材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向往。因此,无论是从作品传播的角度来说,还是立德树人的角度考虑,教材中的插图都应追求经典,努力成为经典,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最美最善的种子。

用最优秀的人才,画出最适宜的插图,给艺术人才最广阔的空间,给孩子们最好的滋养,教材插图,最应该也必须树立经典追求意识。

猜你喜欢

同窗中国美术馆出版物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鹧鸪天·赴乡同窗忆春秋
与时俱进再同窗—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老年大学校歌
2017年出版物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
刘秀苦寻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