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出乡村振兴组合拳

2023-03-22■杨

铁军 2023年1期
关键词:淮阴区黄瓜乡土

■杨 健

作为革命老区和苏北传统农业大区,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分别位列江苏省和淮安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今天的淮阴,广袤田间里,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粮食产区沃野千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村庄焕然一新,蓬勃产业带动增收,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情注老区振兴,端牢中国饭碗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稳粮根基,是淮阴区委、区政府为粮食安全确定的首要目标。他们重点实施淮涟总干渠及夏码大沟闸站改造等工程,增强和改善灌排能力;以排灌水系为主线,全面治理田容田貌,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4.5万亩,其中渔沟、徐溜等镇近5万亩“望天收”旱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以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合作社+示范镇”创建模式,淮高镇玉尧村、渔沟镇包河村、三树镇蒋集村创成小麦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片,淮阴区荣获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强化特色产业,夯实增收根基

淮阴区是全国著名绿色食品基地、国家商品粮基地、商品猪基地,拥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62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淮阴黑猪、丁集黄瓜、凌桥大米、赵集粉丝、老侯野鸭、马头牛羊肉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名扬省内外。

淮阴区围绕特色产业,优化结构,提升档次,累计流转土地49.8万亩,采取“农业公司+产业园+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体化经营体系,盘活涉农资产超10亿元,与企业签订涉农合作项目106个;发展黄瓜、碧根果、藕虾等基地40万亩,种植业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6.95%;优质稻米37万亩,国标三级以上稻米占比超90%;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场16家、千头以上43家;已建成草莓、冬枣、葡萄等休闲采摘点40多个,休闲观光农业面积1万多亩,结合红色旅游等农文旅体验,年吸引游客30万人次以上。淮阴区先后荣获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县区、江苏省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等殊荣。近年来,淮阴区坚持把乡村振兴落实到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上,牢固树立“项目为王、产业优先”理念,深入开展农业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先后引进江苏中运粮智慧农业、淮安华章·大角牧风等一批产业引领项目落地生根,使农业重大项目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着力人才振兴,强化发展支撑

近年来,淮阴区健全乡土人才培育机制,做大乡村振兴人才蓄水池。他们聚焦农业产业特色,积极探索乡土人才选育和农业生产需求,精准匹配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出台《淮阴区乡土人才“选、育、励”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乡土人才”评比选拔工作,分类挖掘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的能工巧匠、生产能手,实行定期选拔、建库跟踪、周期培养、能进能出的人才培育机制,梯次选拔一批乡土人才“领头雁”,授予“淮乡人才”称号。目前入选“淮乡人才”55人。他们着力完善涉农人才政策体系,构建乡村振兴才智“聚集地”,为把本土能工巧匠用起来,把新型职业农民育出来,把各方乡贤精英引进来,淮阴区出台《关于加快乡土人才培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支能够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带领技艺传承的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寻访选拔,建立乡土人才库,目前已建档入库140人,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打造乡土人才村播“网红”,宣传推介乡土人才特色产品。同时还构建多维度人尽其才格局,激活乡村振兴创新“动力源”。为破解乡村要素制约,加速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全区围绕农业产业特点,走出了一条“人才+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他们采取“院校+”模式,合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江苏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共建丁集镇瓜类产业研究院,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成立“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华东试验基地”。目前,淮阴区以丁集镇为典型代表,基本形成从黄瓜、辣椒等农产品繁种、育苗、栽培、示范,到规模化种植、采摘、销售的“一条龙”产业模式,仅丁集镇就带动500余名村民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淮阴区黄瓜乡土
淮安淮阴区多举措开展冬春救助工作
淮安淮阴区推进“厂中厂”专项整治
淮安淮阴区开展“安全相伴 携手护航”一封信宣传工作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清新脆嫩的黄瓜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淮安淮阴区攻坚克难 保复工促发展
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