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报告 品金句 悟教育

2023-03-22孙友新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育人

孙友新

伟大变革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站在非凡的战略高度,深刻阐发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全民大课”。聆听这节“大课”,我们要牢牢把握过去5 年和新时代10 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感知“课堂”中的历史魅力;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领悟“课堂”中的理论内涵;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坚守“课堂”指明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落实“课堂”中的实践要旨;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不负“课堂”明确的时代使命。作为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位代表,如何把报告中频频出现的金句融入自身工作,我有三个深刻体会:

一、厚植为民情怀,细微之处彰显教育为民的温度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报告里“人民”一词一共出现了177 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党的百年历史和新时代十年征程证明,我们党正是因为守好“人民的心”,答好“为民的卷”,在前进道路上始终做人民群众信赖的“领路人”和“主心骨”,方能和人民一起焕发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向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报告中深厚的为民情怀激励着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力行“人民至上”,坚持人民立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有意思有意义的教育,办好“让党放心、让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学校。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我们要“刀刃向内”,倒逼自我观念更新和能力提升,要用教师的智慧和辛苦指数,去换取学生的进步和快乐指数,以及学生家庭的幸福和满意指数,用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去发展学校。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只有用好课堂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才能让普通娃也能品尝“幸福果”。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用贴切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来引导学生,以构建贴近生活的情境案例来感化学生,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矩阵来引领学生,从而让课堂寓情于理、活力满满。

二、凸显创新思维,变化之中加快教育改革的速度

“欲粟者务时,欲治者因势。”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报告更是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就是要锚定党的奋斗目标,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持续不断去“涉滩”“爬坡”“闯关”,在解决问题中求创新,在扎实推进中促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学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为要”。具体到基础教育改革,即要在守住教育本真、坚持德育为先的同时,探索多元育人的路径,不固化教育思维,不僵化育人模式,推进现代化学校的建设。一是要在准确识变中坚持守正创新。保持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细致、能力培育实在等优势,同时找准“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的风口,运用新科技的便捷性、共享性和智慧教育赋能教学改革。二是在科学应变中坚持问题导向。在学生思维日益开放和丰富的现状中把脉年轻人的痛点,在文化多元化中坚持求真为先,讲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真理灯塔指引未来航向。三是在主动求变中坚持系统观念。要克服“本领恐慌”,乐于潜心钻研新教材,用心精进新教法,系统谋划课堂教学改革,主动推动课堂由单向授受教学向多元共治新形态转变,不断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和思维含量,用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三、聚焦育人质量,多管齐下攒足人才培养的力度

“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单独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明晰国家对科学技术、卓越人才的强烈渴求。具体到教育教学一线,学校要在“学生”“课程”“融通”三个方面同时着力,方能担负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在学生层面,要注重提升创新素养,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我赋能、自主发展、自觉成长;要形成人才多元发展机制,丰富社团活动,注重强基培训,开展学科竞赛,拓展创新人才成长的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出彩的场所。在课程层面,要丰富课程供给,用多样化的课程保障学生的发展可能性;要革新课堂模式,打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课堂。在融通层面,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合力。一方面,深化与高校的合作,充分享用高校的优质师资、课程和实验资源,开设拔尖课程和大学先修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研学体验;另一方面,与初中加强合作,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和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苗子,努力探索形成“初中-高中-高校”跨学段融通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一线教育者,“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吃瓜群众”,而是成之惟艰历程中的“破局者”。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永葆赶考的清醒不动摇,把育人育心、守正创新、务实严谨深入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去,持之以恒地用自我革命的“痛”换得学生成长的“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