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2023-03-22邸晓峰
邸晓峰
(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0 引言
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规范化要求,在安装施工中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基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需要针对其安装技术要点、质量管理措施以及风险防范策略进行系统化研究,确保给排水工程安装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概述
1.1 建筑给排水工程功能作用
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由循环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系统3 个构成要素,而且给排水管道及相关设施布设于整个建筑结构当中。其中,循环系统的作用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排水系统负责针对楼内居民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供水系统是为千家万户提供日常生活用水。通过上述3 个系统的相互配合,同时满足建筑给水及排水需求。
1.2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
①适用性原则。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之前,需要针对施工区域内人们对水资源需求量进行精准预测,进而明确水资源的供应需求,并将其作为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②协调性原则。由于绝大多数给排水管道埋藏于地下,所以有必要做好与其他管网之间对接、避让等工作,确保所有地下管网之间具有较强的协调性,共同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③节能环保原则。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因此,建筑给排水设计师要本着较强的节能环保理念开展方案构思,赋予建筑物及给排水系统较强的节能环保价值。
1.3 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要求
只有建筑给排水施工工艺安排得科学合理,才能为整个安装施工过程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因此,要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及质量目标,强化施工工艺管理,制定科学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且在开工之前面向全体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交底,明确各项施工工艺操作要领,确保顺利完工[1]。
2 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2.1 水管安装施工要点分析
水管安装是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安装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给排水工程质量,还与给排水系统的后续使用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务必保证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支架符合设计图纸相关要求。在安装水管之前,需要针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勘测,消除一切可能对安装施工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确保作业任务的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图纸明确水管铺设线路走向及各项位置要求。尤其要针对隐蔽工程中的埋设管道要给予高度重视。除了确保安装位置的精准性以外,还有必要在水管外加加装一层保护套,并且在管道与套管之间填塞性能质量过关的阻燃材料,确保其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2 防范排水管道堵塞问题
排水水管管道堵塞是阻碍建筑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能够从源头上减少这一问题的发展,首先需要在安装排水管道的过程中,针对所有管道口连接部分加大检测力度,并且针对所有立管安装可靠性进行检查确认。另外,当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还要针对楼面与地漏之间的排水管道进行灌水实验,确保管道通畅无阻,不存在漏水部位。通过灌水实验之后,再进行放水实验。如果在放水过程中水流流速比较缓慢,则要查看管道当中是否存在垃圾、杂物,并将其彻底清除干净,避免管道在日后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需要注意的是,在排水管道前期施工过程中,地漏部位的存水弯头暂不封存,待做完通水实验之后,再进行的存水弯头的安装[2]。
2.3 管道渗透施工要点
在当前的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聚氯乙烯管是使用率最高的管道材料。这种材料最大的特点是表面光滑,这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水流的阻力,但也存在与混凝土之间结合性较差的劣势。一旦排水管道与混凝土之间结合质量不达标,必然会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漏水问题。要想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需要事先在排水管道表面涂抹些许黏结剂,以此来增加其粗糙度,之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塑料管道与混凝土之间的紧密结合,确保给排水施工质量过关。
2.4 电器排水口预留施工要点
在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中,难免会与电气安装、卫浴设备安装之间形成交叉一些作业环节。因此,为了确保最终的安装效果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一方面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把控,另一方面要根据厂家所提供的产品样本确定排水管道安装位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才暴露出安装距离不合理,位置不正确等问题[3]。
3 加强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正式开工之前,需要做好多项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完成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任务能否顺利实施,并且取得理想的施工质量。鉴于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对其进行以下分析:①施工现场考察。包括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线路规划、组织施工等所有参建单位都有必要针对实际施工环境进行现场考察,再依据考察结果针对后续工作实施路径加以严密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使最终的施工质量获得可靠保障。②线路合理规划。建筑给排水管道管线路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以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系统运行效率等多个重要方面[4]。因此,在进行管道安装之前,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结合土木工程设计图纸、实际施工环境以及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要求等因素,对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安装走向、布局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针对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提前预判,制定相应的防范预案呈解决策略,在保证施工任务顺利的同时,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后续使用和节能环保效益提供前提保障。在初步完成线路规划之后,可以利用BIM 技术生成一个三维施工模式,针对施工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线路规划方案中的设计缺陷,并对其进行改正。或者采用多方会审的方式,针对线路规划方案进行研讨,找到其中的漏洞问题,最大限度提高线路规划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后续施工质量提供必要保障。③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不给排水管水管道施工方案最终敲定之后,方案设计者要面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这个过程当中,要逐一明确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要领、操作规范以及质量验收标准,还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防范措施进行系统化讲解,确保施工人员针对即将开始的施工作业任务做到心中有数,为取得理想的施工质量做好前期铺垫。④明确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项目负责人针对各项施工过程中管理责任进行细化分解,落实给各班组。再由班组负责人逐一落实给具体负责人,使施工人员明确自身肩负哪些责任,才能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应用,施工现场井然有序以及各道工序之间的高效配合,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所有安装施工任务[5]。
3.2 强化采购质量管理
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而言,管道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将直接关系到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果与使用寿命。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工程建设质量,必须针对材料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材料质量、规格、使用性能均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确保工程预算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除了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和价格以外,在采购环节中,还要建立起节能环保理想。比如,采购具有节水功能的卫生器具,消除老式卫生器具耗水量大、漏水等问题,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还要优先选购具有环保价值的新型管材,新型管材与传统管材相比,不仅更加坚固耐用,而且成本更低,可以为降低工程造价做出积极贡献[6]。
3.3 严格管控施工质量
在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本身就要遵守大量技术规范、质量要求,外加近几年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大了给排水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导致施工质量面临着较大的管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理想的安装施工质量,首先,要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主动加强地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推动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并且组织施工人员对问题进行改正,避免留下永久性质量缺陷[7]。其次,运用先进管理策略。鉴于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存在众多质量管理要素,例如技术、人员、材料等等。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质量管理成效,必须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总结这样一套全过程和精细化管理模式。其中,事前预防的作用是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前置化,这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带领施工团队针对那些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缺陷、质量病害进行提前防范,从源头上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事中监督是指在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针对作业现场进行巡视监督。一旦发现某个环境存在私自更改工艺流程,违背技术规范等问题,立即责令相关人员暂停施工,并监督其尽快消除现有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事后总结则是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根朔源,结合问题的成因制订后续改进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同类问题。通过这种全过程质量管理方式,为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最大限度提高完工质量[8]。
3.4 开展施工技术培训
在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不仅要监督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作业,还要提炼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将各项技术要领、操作方法以及相关技巧传授给每一位现场作业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是理论讲解,还要通过现场演示、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应亲临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指导,确保施工质量万无一失。比如,在给排水管道敷设环节,需要在全体施工人员当中明确一个标准化间距,施工人员统一按照这一间距进行管道敷设施工。再比如在安装室内管道时,由于室内管道较其他区域更为繁杂,而且出现管道堵塞问题的概率也有所增加,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整体给排水效果,需要针对各类管道安装顺序时行合理安排。在这个过程当中,工程技术人员要在作业现场进行指挥,确保管道敷设顺序的科学合理性。如果在多条管道之间发生冲突,则需要按照先重点再次要的原则完成管道安装任务,确保所有管道安装完毕后,能够呈现出最佳给排水效果[9]。
3.5 发挥监理职能作用
从施工现场查勘、设计图纸会审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开始,监理工程师就要全程融入施工质量体系当中,发挥出技术管控与质量监管职能。比如,在开工之前的技术交底环节中,监理工程不仅要亲临会议现场,还要形成会议记要,目的是在技术交底结束之后,提炼出监理工作要点,编制监理工作计划,确保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中,监理工程师要参与要材料综合比选环节当中,并且提出专业化、合理化建议,确保最终选定的材料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并且具有最高的性价比。当完成每一项安装任务之后,监理工程师都要针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10]。
4 结语
建筑排水系统是为楼内居民提供水资源以及排放生活污水的重要装置。然而,其安装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建筑物排水功能能否顺利实现,一旦存在安装质量缺陷,还会对建筑物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并且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牢牢把握住每一个施工技术要点,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干扰,确保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