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乡村振兴实践与思考
2023-03-22肖静
□肖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通川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通川区聚焦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坚持城乡一体谋划,坚定不移走巩固传统、培育特色、突出融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产业提质。紧抓粮猪关键,以粮猪产业带百业,全区粮食总产常年保持18.6 万吨以上,新认定国省级生猪保供基地21 个,出栏生猪达33.3 万头,集聚发展“一李两莓”等富民产业,实现村村有主导、家家有主业。蒲家蓝莓园获评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与四川大学共建全省最大的川菜产业园,改造扩能10 万吨级“川汉子”肉制品精深加工,培育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9 家,加快打造达州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集群核心增长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深挖绿色和红色资源富矿,建成一大批休闲体验农庄、农业主题公园、3A 级以上农旅景区。
——和谐宜居。推行“两不三原”“四旧四新”美丽庭院建设模式,建成美丽庭院128 个,大美乡村格局加快形成。全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新“3341”改厕模式,农村卫生厕所达标率97.2%;开展“厕污共治”,场镇污水处理厂、村组污水处理站全覆盖,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推进“二次四分法”,“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构建。全面推广“乡贤议事厅”“党员金点子”“六老六长责任制”等乡村治理做法,法律顾问村级配备率100%,创建全国民主法治村1 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 个,基层治理广度大幅提升。
——人才聚集。深入开展“柔性引才”和“引凤还巢”行动,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200 余人、新乡贤近8000 人、优秀大学生500 余人、反哺就业知识青年23人。充分发挥通川区品质农业发展协会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投资1000 余万元,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2000 人,探索实施“土地集中型、服务集成型”两种模式,扶持培育家庭农场195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6 家,成功争创国省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问题和对策
当前,通川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然面临着乡村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薄弱,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链价值链较短,乡村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保障不全等问题。对此,应着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加强乡村要素保障。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一要紧盯中央、省、市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支持政策,抢抓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增专项债、开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机遇,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及争取工作,增加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有效投资。二要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深化“村庄清洁、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行动,重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行全域规划、全域提升、全域建设、全域管理,推进美丽庭院、示范村(社区)、先进乡镇三级联创,计划每年新建美丽庭院10 个以上,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乡一品牌”的大美格局。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和城郊农业,促进农旅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二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协同四川大学共同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川菜高新技术产业园10 万吨级生猪精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年生猪出栏将达32 万头以上。三是加大国家、省、市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依托全省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四是积极探索“园区+农户”“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发展机制,实现助农增收。
——强化乡村要素保障。一是注重选派熟悉“三农”、热爱“三农”的优秀干部进乡镇党政班子,充实到乡镇农业、畜牧干部队伍。积极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技术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逐步提升乡村振兴财政投入在区级财政公共支出中的比重,每年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000 万元、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 万元。三是综合考量“发展”与“留白”的关系,用好用活撂荒地治理机制,探索经营主体扩面、群众自主发展、高标准农田连片建设三种模式,新复耕撂荒土地1.1 万余亩,粮食播面扩增至48.1 万亩。四是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促进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