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和效率分析
——以青海省农牧业为例
2023-03-21陈巧丽姚红义通讯作者
陈巧丽 姚红义(通讯作者)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消除贫困和生态保护,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新时代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同时属于生态脆弱地区,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未形成稳定的群众增收和农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农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总体的发展态势。在乡村生态振兴的要求下,坚持农牧业循环发展是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难境地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对农牧业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挑战,学者开始对我国农牧业循环经济展开研究。高盛旺等(2007)从理论层面区分了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将发展循环农业的“3R”原则拓展到“4R”。尹昌斌等(2008)对循环农业理论进行说明,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农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构建反映了其内涵和目标,基于这一原则研究者展开对特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其中较为常用的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为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马丁丑等(2011)、刘章勇等(2018)、郭耀辉等(2018)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甘肃省、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评价;袁小英(2017)、黄和平等(2018)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广西和江西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除了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水平的评价外,学者们对发展的效率分析也予以关注。段发明等(2015)和万程成等(2018)运用熵值法和DEA法分别对全国各省市不同时期的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发展水平分析和效率分析;李扬等(2017)、于晓秋等(2017)、王淑君等(2017)对特定区域湖南省、黑龙江省和山西省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和效率评价。
现有研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针对西北地区,尤其是高原地区农牧业的研究较少。西北地区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滞后,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农牧业生态系统和生产水平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总体降水量少,生态脆弱。青海总面积72.23平方公里,其中,农牧用地面积4510.5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75%,农牧用地中耕地面积58.5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4081.21万公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青海省的农业以旱作为主,农牧业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1.2 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地反映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选取2011—2020年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均来源于2012—2021年《青海统计年鉴》。
1.3 评价过程
1.3.1 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和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生态经济学原理,考虑指标的可度量和可比较,本文选取4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1.3.2 熵权评价模型
本文采用熵值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1)熵权法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数据标准化—标准化数据转为比重—计算各指标熵值—计算各指标权重Wj。
(2)结合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数法分析:
其中,n为指标总数,Vi为农牧业循环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Wj为各指标的权重,为标准化的评价样本。
1.3.3 DEA评价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能够对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问题进行处理,客观评价决策单元之间相对有效性,主要包括B2C和C2R两种模型,其中C2R在评价技术效率的同时考虑投入产出规模是否有效,因此本文采用DEA—C2R进行计算分析,构建模型如下。根据C2R模型的输出结果,可以分析投入产出是否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由表2可知,2011—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根据其变动趋势,本文可将青海省2011—2020年的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分为3个阶段。
表2 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权重得分结果
第一阶段(2011—2014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权重得分为0.1833,与2011年相比上升10.58%,对于这一阶段指标权重得分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挥主要的推动作用,使得整体上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指标中,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单位面积农业GDP增长较为明显,涨幅分别为51.53%和36.67%,说明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下,青海省农牧业产业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有力推动了种植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促进了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阶段,资源减量化指标得分下降,农牧业资源负荷较大,具体指标上主要表现为化肥和农用柴油的使用增加,农牧业投入的减量增效仍是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第二阶段(2015—2016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这一阶段,青海省各年份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缓慢下降,在2016年减少至0.1735,但总体发展水平高于第一阶段。资源环境安全水平的下降是造成这一阶段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草场危害防治率下降最为明显,2016年的草场危害防治率仅为2015年的55%,加快草场危害治理、解决草畜矛盾成为青海省农牧业生态恢复工作的重点。资源减量化水平在这一阶段开始缓慢提升,2015年青海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案,积极鼓励农民开展资源减量增效行动,改善了农产品产地环境,推动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2017—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后综合评价指数得分超过0.3,增长幅度为127.29%,增长速度较快,而且处于较高水平。这一阶段,除了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在2018年出现下降外,其余指标均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化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得分超过0.1,青海省在发展循环农牧业的过程中,遵循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原则,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案,同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率。青海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补齐生态建设和质量安全短板,逐步实现构建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的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
2.2 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率分析
为了具体反映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率的高低,本文采用DEA法对过程中的投入产出要素进行相对效率分析。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s1+)、单位面积农业GDP(s2+)、人均粮食产量(s3+)和禽畜产品商品率(s4+)作为产出指标,化肥使用强度(s1—)、农膜使用强度(s2—)、农用柴油使用强度(s3—)和农药使用强度(s4—)作为投入指标,借助DEAP软件进行相对效率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效率分析
2011—2020年各年份的相对效率值θ仅在2011年、2012年、2020年这三年中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C2R模型下DEA有效,即技术和规模同时实现有效,说明这3年中青海省对于农牧业的投入、产出规模方面达到了最优水平;其余7年中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该模型下非DEA 有效,其中2019年相对效率最低。
在DEA无效的七年中,化肥使用强度和农药使用强度的松弛变量始终不为0,说明青海省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的现象。从总体趋势来看,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的现象先逐渐加重再慢慢减弱,其中2015年和2016年使用过量的现象最为严重,是造成这一期间相对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规模效率主要反映2011—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投入产出的综合能力。根据表3的分析结果可知,2011年、2012年和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规模投资回报较稳定,处于最优投入规模;在非DEA有效期间,2013—2015年及2019年纯技术效率较低,表明技术水平偏低是导致这四个年份农牧业生产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可通过改进技术及管理水平促进效率提升;其余非DEA有效的年份中,规模效率水平较低,从规模报酬来看,属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可适当通过调整循环农牧业投入产出规模来提高配置效率。
3 结语
本文对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对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结论:(1)2011—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出上升的趋势,经历了上升、下降再快速上升的3个阶段,第三阶段综合评级指数得分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二阶段,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逐步朝更高水平发展。(2)发展效率方面,2011—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在C2R模型下非DEA有效,说明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存在减量增效的优化潜力。同时,2011年、2012年和2020年青海省农牧业循环经济投入产出规模效益不变,处于有效的资源配置阶段,其余年份表现出规模递增。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海省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工作稳步推进,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升,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基于青海生态脆弱、开发受限的省情和“生态立省”的战略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一优两高”战略实施还需要适当调整农牧业投入,进一步推动提升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