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3-03-21庞昌锋

建筑与装饰 2023年3期
关键词:施工进度精细化工程施工

庞昌锋

中新联合南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31

引言

精细化管理作为提升管理水平,创造管理价值的一大举措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推广运用,建筑工程领域同样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的环节重大、工艺工序复杂,任何一个环节或工序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施工系统的重大失误。精细化管理追求管理的精细化、细节化,将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细分拆解至施工管理的各个细微环节当中,通过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方式,将相对复杂烦琐的施工工艺工序进行规范,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和科学性,进而实现施工成本的降低和整体效率的提升。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是建筑行业顺应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对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施工水平的提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利润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深入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不仅是建筑管理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之一。

1 精细化管理概述

1.1 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较为丰富,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从自己的行业或理论研究视角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作出了自己的理解,从一般意义上理解,所谓精细化管理,是指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即是一种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理念或文化,它不仅明确了管理者的具体岗位职责和分工,而且规定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使得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责的过程中,通过标准规范逐步树立起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进而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其他相关的管理工作,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构建起精细化管理的机制与文化融合。

1.2 精细化管理特征

建筑工程施工作为庞大而系统的工程,精细化管理表现出其特有的品质和特性,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精准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的精准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管理工作单纯地依靠人工参与难以保障管理的精准性,因此,精准管理必须依托系统完备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和科学性。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设备、材料、进度等信息需要进行大量的统计和运算工作,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帮助下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二是系统性。虽然精细化管理将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细分和分割,以此提高管理的精准度和规范性,但建筑工程施工是系统工程,精细化管理不仅关注于某个具体施工环节的精准规范,而且也从整体和系统出发,充分关注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宏观把握和统筹。精细化管理要关注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协调,例如,在施工进度的安排上,要从整体的施工工期出发,科学制定施工工期计划,并做好不同分部分项或单项工程之间的工期衔接,避免因工期安排不合理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的开展。三是更新性。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系统,而是一个开放且不断自我更新的管理模式,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对于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进行总结提炼,并将其升华至管理方式方法或手段层面,进而为后期的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建议。自我更新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精细化管理不断取得建筑行业认可的重要来源。通过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不对自身的管理模式、流程、方法、理念进行实时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不断变化的行业形势[1]。

1.3 精细化管理意义

精细化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意义重大,首先,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每个施工环节和内容的严格把控,确保项目整体质量达标。尤其是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加持下,精细化管理对于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大,通过精细化管理使得施工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其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引导建筑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长期以来建筑市场存在管理不规范、市场不统一的问题,尽管国家在技术和行政管理等不同的层面上对建筑行业进行规范统一,但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程较为迟缓。精细化管理着眼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性,通过施工管理标准和规范体系的搭建,将施工管理工作纳入可控可量化的轨道中,为建筑行业的行稳致远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精细化管理将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提升,减少了不必要的施工程序,提升了施工效率,实现了施工现场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精细化管理能够深入挖掘人力资源,通过各种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管理和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充分发挥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各项工作的开展效率必将大幅提升,进而推动整个施工效率的提升。

2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路径

2.1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首先还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体现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否贯彻施工过程的关键。建筑企业在正式开工之前要综合各方意见和观点,统筹考虑施工的环境、周期、难度、政策等各种因素,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首先明确总体施工目标,围绕施工总目标细化具体目标,在施工目标的指引下,开展相关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造价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计划。尤其是在工期与工期、子项目与子项目、人员与设备等不同施工要素衔接方面,要做到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切实做好不同施工要素之间的衔接工作,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避免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出现相互冲突甚至矛盾的施工计划安排。另外,从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出发,施工组织设计在正式定稿之前,要对业主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各个参建方征求意见,并对意见进行细化,在综合考量各方关切的情况下落实到施工组织方案中[2]。

2.2 精确控制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的控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内在要求,通过优化施工流程,科学设定施工节点,避免出现窝工、停工的情况,确保施工进度按照计划顺利实施,一方面能够避免出现工期延误造成的违约责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施工企业成本,提高施工利润。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贯彻到施工进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首先在制定阶段,要确定整个项目的整体施工进度计划,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做好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的提前量。其次要制定分级进度计划,将具体工作安排进行分级分量,精细化管理施工进度。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为保障施工进度采取各项保障措施,例如,资金保障、人员保障、机械保障、材料保障、合同保障等等,通过细化管理各种保障措施,确保施工进度如期推进。又如,对于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安排上,要根据施工需求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设备进场的先后顺序和机械设备种类,编织机械设备进场清单,以及进场方案,具体到各个时间节点,实现精细化管理。

2.3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下,质量管理贯穿至工程建设施工的全过程,在明确工程施工总体质量目标、过程质量目标和质量追求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将质量管理的责任自上而下落实到各个责任主体,形成质量责任管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体系架构。同时,要建立质量预控措施,深入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开展具体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积极采取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障措施,在防水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预埋预留工程等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中采取一定的质量保障措施,确保施工的每处细节都做到万无一失。同时,要将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理念转换到各项具体施工环节中,例如,对于施工材料的严格把关,目前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带来较大风险的便是材料质量风险,为此,要建立全流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体系,从建筑材料的采购,到进场检验,再到存储使用,每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查标准和规范,确保将不合格建筑材料拒之门外[3]。

2.4 细化安全文明管理

安全文明施工逐步成为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指标,精细化管理不仅关注施工质量、进度等问题,而且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同样应着重关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需要对该项工作进行细化,整体而言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成立安全文明管理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编制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文明环境责任制;第二,编制项目安全文明管理与环境管理策划,以及安全文明管理与环境管理制度与台账;第三,办理工程意外伤害保险;第四,进行安全文明与环境管理策划交底、教育;第五,编制专项安全与环境技术措施,其中包括各分项工程技术措施、专项方案及交底;第六,施工过程的安全与环境检查,发现安全与环境隐患,督促整改,检查落实。通过细化安全文化管理环节和步骤,提升安全文明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建立班组制度,构建起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模板等在内的科学合理的安全文明管理体系。

2.5 规范施工资料管理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成果,是工程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的重要资料,同时施工资料管理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更是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规范施工资料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工程技术资料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总承包及各专业分包单位均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组长,技术、质量、材料设备、商务等各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施工资料管理小组。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设专人负责,并按规定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细化施工资料管理责任主体的具体职责任务,明确施工资料提交、保存、调取、使用的时间节点和触发条件,建立流程规范、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例如, 主分包单位定期、其他分包单位在承担的一个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完工后,技术负责人对本单位形成的施工资料进行审查,在规定时间内组卷装订,经验收合格后,交总承包单位技术部一份保存。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施工资料的内容形式,综合运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元化的施工资料反映客观事实。例如,对于重要的现场会、调度会等不仅要有相应的会议纪要等文字记录,还需要通过摄影摄像的形式,将会议过程全程记录,以备后期调取使用[4]。

3 结束语

精细化管理在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对于改变当前建筑工程领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在深入探讨精细化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全面剖析了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环节,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猜你喜欢

施工进度精细化工程施工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研究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