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变“大田” 增收有信心
2023-03-21文明涛
闫 庆 文明涛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规模经营水平,促进农田增效、农业增产、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山东省平度市围绕土地规模化经营,以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三大抓手,扎实开展了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系列工作,有序稳妥推进了“小田”变“大田”。
一、主要做法
(一)抓好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搞活土地经营权。一是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建设。平度市陆续出台《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平度市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为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保障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指引和依据。二是“搭平台、建中心”,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等产权交易行为。2021 年末,以“市两办”名义印发了《平度市农村综合产权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平度市农村综合产权流转市场管理办法(试行)》,成立青岛富村综合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平度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运营方。上线了“一站式、全流程、电子化”农村综合产权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全面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有效促进并规范了土地流转,对原交通局办公楼进行了装修,搭建了线下的交易场所。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土地流转形成50 亩以上的主体经营面积达到68 万余亩。三是强化土地流转风险保障。建立承包耕地经营权流转风险保障金,对整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500 亩以上土地经营权流转等风险较高的项目探索实行保障金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四是大力发展农业园区。2021 年以来,平度市规划发展了六大农业园区,促进了区域土地流转进程,依托园区建设,部分镇街土地流转比例已突破60%。
(二)抓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近年来,平度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充分调动农户和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大力营造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实施。2018 年以来,平度市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分年度、分区域、分类别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五年来共统筹安排中央财政资金8713 万元用于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和社会化服务平台打造,有力提升了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能力。全市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800 余家,实现社会化服务面积130 万亩左右。三是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完成建立并更新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35 家服务主体纳入名录库管理,充分运用中国农服管理平台进行社会化服务资源的整合。2021 年平度市依托社会化服务项目,积极与一些农业服务专业公司合作,成功搭建并运营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数据采集平台,实现了对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2022 年项目资金首次采用向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服务对象三方按比例发放补助的方式,重点聚焦实现“服务主体+村集体+小农户”合作共赢,拓宽了农户和村集体增收的渠道。
(三)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激发规模经营活力。一是积极开展各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选。积极组织开展平度、青岛、省级和国家级示范主体“四级联创”活动。培育出了一大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扶持力度。实施了中央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项目。2019 年来,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570 万元,扶持了329 家示范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项目实施,发挥了示范效应,带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效的显著提升。实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项目。2019 年以来利用青岛市财政资金,支持了51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贴息资金526万余元,减轻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压力,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疫情后复工复产。三是积极推进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2020 年以来,全市积极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型、生产经营型、服务带动型等三种合作社模式,研究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服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登记注册并入库山东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名录信息平台合作社数量340 家,实现了全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全覆盖”,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社员增收。系统平台数据显示,全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平均入社户数比例31.9%,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184.4 万元,社员人均增收3000 余元。
二、主要成效
(一)推进了适度规模经营,破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依托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1.56万亩,约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2.8%,规模化经营有效促进了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二)搭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大田托管全程服务模式得到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旨在实现“服务主体+村集体+小农户”合作共赢,促进形成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联结机制。以2022 年项目为例,项目实现托管村庄182 个,涉及小农户22978 户,机械化、绿色化、专业化的项目实施有效促进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依托项目实施,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全程托管的意愿得到提高,农户对全程托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逐步提升。
(三)培育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加强业务指导、加大项目扶持等举措,全市累计培育平度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2 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0 家;青岛市级示范农场54 家、示范合作社90 家;省级示范农场35 家、示范合作社29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 家。通过示范带动,截至2021 年底,全市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4017 家、农民合作社5676 家。
(四)促进了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维护了粮食安全。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绿色化水平,提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土地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实现农业生产的省时、省工、省力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保障了粮食产量,稳定了农户的种粮意愿,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热情,为稳定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下步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资源整合,盘活土地资源、数据信息等要素,完善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职能,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双方依托产权交易中心进场交易,切实发挥产权交易中心的监管、服务职能。
(二)进一步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一是利用好中央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应用和生产经营能力提升项目资金,通过项目扶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效,通过示范带动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动带农,助力农民增收。二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力度,通过政策宣讲、外出考察等途径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抓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广工作。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强化项目过程监管,通过加强政策宣传等途径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有效对接,逐步引导小农户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农业全程托管服务的接受程度,加快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