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便秘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3-03-21安大伟史圣华吴佳红李晓丽陈佳莫日根
安大伟,史圣华,吴佳红,李晓丽,陈佳,莫日根,4
1.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3.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4.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即大便秘结排出困难,排便周期相比正常周期较长;或即使周期没有延长但粪质干硬;或排便周期正常但有排出不畅,同时需经临床检查排除肠器质性病变、排除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1]。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发病率达4.0%~6.0%,且发病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上升,60 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可达22.0%,且以女性多见[2]。便秘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难治病,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患者常出现心悸、食欲减退、心烦、失眠、焦躁等不适症状[3]。本文对FC 的发病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1 中医学对便秘机制的认识
中医学上,便秘又称“秘结”“脾约”“大便难”等。便秘病因复杂,主要与感受外邪、内伤杂病、饮食情志失调、各种原因导致的体虚等有关。病位在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是便秘发生的基本病机。《黄帝内经》中描述经脉是肺与大肠相互联系的纽带,是肺肠相表里的经络学理论基础。“六腑以降为和,以通为用”的理论强调便秘与六腑之间关系密切,正常排便依赖于肺气的下达、肾气的蒸腾气化、小肠的泌别清浊,故小肠、肾、肺、胃、三焦的功能失调皆是改变大肠传导力量的因素,与便秘的发生息息相关。脾胃位于中焦,共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如果脾胃功能失职,影响全身气机升降,大肠传导功能亦受到影响而引起便秘。心者,君主之官,统帅全身生理活动,心脏功能失常则脏腑功能无主,大肠传导糟粕无力,肠壁津液亏虚,其糟粕排出受到影响。肝主疏泄,若情志不调,肝气郁滞不疏,运行不畅,甚或气郁化火,糟粕停留于肠道引起肠道阻塞不通,大便秘结。肾者,封藏之本,主司二便。大肠排泄糟粕的过程受肾中阳气温煦气化和肾中阴精濡养,若肾阳虚,则肠道缺失温煦和推动;若肾阴亏虚则津亏肠燥而致大便秘结。
有学者认为便秘初期多以腑气不通、三焦郁塞不畅、邪滞胃肠等实证为主,日久以气血失和、推动无力、肠失润养等虚证为主[4-6]。有研究结合现代人当前生活状况提出“湿滞气机”和“久病血瘀,瘀毒损络,久病因虚致瘀”的学说,为当前社会环境下便秘的致病机制阐述了新的观点[7-9]。
2 蒙医学对便秘的认识
蒙医认为便秘是大肠内津液不足、津亏肠燥、大便积滞难以排出的病症[10]。发病机制为在齐素希日和赫依的作用下,气血循环受阻或齐素偏盛,糟粕和肠道失于濡润,肠道与肛门干燥,引起浊不能及时排除,下顺赫依的功能衰竭[11-12]。研究显示,通过改善胃肠蠕动、下清赫依通畅、清血热治疗,患者的大便性状积分、便秘症状积分均有明显好转,提示蒙医药调节下顺赫依对便秘的治疗作用[13]。
3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便秘机制的认识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FC 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的分布异常、肠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氧化应激指标平衡破坏、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表达异常、血清离子异常改变、肠道菌群紊乱、结直肠感觉、运动功能异常、精神心理状况影响等相关[14-17]。
3.1 ICC 的分布异常
ICC 主要分布在胃肠道的神经末梢和平滑肌细胞,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可介导结肠神经信号传导,调节神经递质及调控胃肠肌肉收缩,这对胃肠动力的调节至关重要[18-19]。ICC 可分为4 种类型:肌间ICC 控制胃和小肠的起搏;黏膜下层ICC 控制结肠的起搏;深肌层ICC 能够传递肠神经系统的胆碱能神经元和氮能神经元,与衰老密切相关,是老年人易出现FC 的重要机制;肌内ICC 受迷走神经刺激后可产生肌源性活动,成为主要的起搏者[20]。满如等[21]研究结果表明,服用通便汤剂促进大鼠结肠中ICC 数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长期滥用泻剂、促胃肠动力药的便秘患者,ICC的增殖受到显著影响,ICC形态结构、分布情况及数量变化均是诱发胃肠道疾病的原因,是FC 发生的重要机制[22]。
3.2 肠神经递质功能紊乱
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肠神经递质参与胃肠运动的调控,肠神经递质水平异常导致的结肠动力下降在FC 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23]。
3.2.1 兴奋性神经递质 ①乙酰胆碱:肠道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胃肠肌肉收缩张力,促进胃肠动力,促使胃肠排空速度加快,降低便秘的发生概率,同时乙酰胆碱能增加胃肠的分泌功能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马雪巍[24]研究结果显示,FC 大鼠血清中乙酰胆碱水平下降,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及用药剂量的增加,乙酰胆碱水平逐渐增加,提示乙酰胆碱水平与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紧密相关,乙酰胆碱的分泌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排空,减少便秘的发生;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FC 的发生。②P 物质:P 物质通过钙离子通道使细胞内钙浓度升高而兴奋胃肠道,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环行肌及纵行肌的双重收缩效应,促进括约肌、平滑肌和胆囊收缩。研究显示,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约80%结肠平滑肌中P 物质缺乏[25]。P物质通过刺激消化道黏膜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在马雪巍[24]的研究中,FC 大鼠造模成功后血清中P 物质含量明显减少,而经过通便药物治疗后,大鼠便秘症状有所改善,血清中P 物质含量逐渐增加,提示P 物质的减少是导致FC 的重要原因。③5-羟色胺:5-羟色胺对水、电解质和黏液的分泌、肠管蠕动、平滑肌收缩、血管收缩均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肠壁局部血液循环。Crowell 等[26]研究发现,5-羟色胺和肠嗜铬细胞的信号变化可造成胃肠动力障碍,且腹泻、慢传输型便秘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均与5-羟色胺息息相关。慢性便秘患者肠蠕动能力及排空能力下降皆与5-羟色胺表达受损有关[27]。④胃动素:胃动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空肠、十二指肠,少量分布在胃窦及小肠下段,肠神经系统中亦有分布。胃动素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有效提高胃的收缩力,促进小肠分节运动,加快胃肠排空,从而促进排便。Adachi 等[28]研究表明,血清胃动素水平与肠道平滑肌收缩频率呈正相关。⑤胃泌素:胃泌素又称促胃液素,属于脑肠肽,由胃窦和十二指肠G 细胞分泌,可调节消化道功能,促进酶在胃酸及胰液中的分泌,使胃窦和幽门括约肌紧张性降低;也可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受体,强化结肠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胃排空[29]。王郁金等[30]发现FC 大鼠模型中胃肠激素分泌紊乱,该激素的分泌异常可导致大鼠胃肠动力障碍,是引起FC 的重要因素。
3.2.2 抑制性神经递质 ①血管活性肠肽:血管活性肠肽在消化系统中具有舒张肠道平滑肌的作用,是一种抑制性的肠神经递质,能够减少胃肠黏膜组织中的组胺水平,降低胃肠收缩频率。从理论上来说,随着肠道内血管活性肠肽的升高,结肠运动减弱而导致便秘的发生,朱飞叶等[31]通过对FC 小鼠治疗前后的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检测结果对比印证这一观点。何宝佳等[14]使用黄秋葵粗多糖下调小鼠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的表达水平,明显改善便秘症状,证明血管活性肠肽抑制胃肠蠕动、诱发FC 这一机制。②一氧化氮: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常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释放,可抑制结肠推进性收缩功能及乙酰胆碱、胃动素释放,导致平滑肌松弛,减弱胃肠运动引起便秘。便秘患者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谭丽等[32]研究发现,NOS 在FC 大鼠结肠的表达显著上调,经治疗后大鼠便秘症状改善,血清NO 下降,表明NOS 或NO 对FC 的发病有重要影响。③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是一种脑肠肽,在消化系统、中枢系统及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胆囊收缩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黏膜,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同时刺激血管活性肠肽、NO 释放,降低胃肠平滑肌收缩频率。胆囊收缩素的作用部位较多,对其他递质也有一定影响,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胃肠排空而导致FC 发生。一方面可刺激迷走神经,促进钙离子内流,舒张胃近端平滑肌减缓胃排空,另一方面可通过肌丛神经元直接作用于结肠平滑肌,抑制结肠转运。
3.3 氧化应激指标平衡的破坏
在内、外源因素作用下,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导致机体细胞组织损伤,从而引发便秘。丙二醛是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主要分解产物之一,张晋蔚等[33]研究表明,FC 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避免氧自由基蓄积对肠道黏膜造成损害,改善便秘症状。8-羟基脱氧鸟苷可反映氧化应激水平。李磊[34]研究发现,与健康受试者相比,FC 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更低,丙二醛、8-羟基脱氧鸟苷表达水平增高。因此,推测氧化应激指标失衡是FC 诱发的重要机制,平衡氧化应激指标是FC 得以治愈的重要路径。
3.4 AQP 表达异常
AQP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细胞生物膜上,是体液代谢的快速通道,维持机体水分子平衡和内环境稳定。目前,AQP 在哺乳动物组织已鉴定出13 个亚型,即AQP0~AQP12,在人类细胞中发现11 种。研究表明,介导肠道内水分子跨膜运输的AQP1、AQP3、AQP4、AQP8、AQP11 在结肠中尤为活跃[35-36]。Ikarashi等[35]研究发现AQP3 在便秘患者结肠中高表达,过高的AQP3 表达可造成肠道水分子通过AQP 蛋白进入肠壁细胞,使肠道处于相对缺水状态,造成大便干燥,引起便秘。
3.5 离子水平异常改变
FC 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是大肠动力障碍。钾、钠离子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提高作用,钙、镁离子则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抑制效应。钠的摄入使肠道形成高渗环境,足量的水分进入肠腔,大便得以软化。研究发现血清中钾离子不足可导致便秘发生,补充钾可有效减少甚至防止便秘的发生[37-38]。血清钙离子水平过高也会引起一系列的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高镁血症可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受抑制,Murakami 等[39]研究发现饮食中镁离子摄入不足更容易导致FC 发生,镁的摄入量与FC 发病率呈负相关。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改善离子浓度对便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6 肠道菌群紊乱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脑-肠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形式,脑-肠-菌轴对肠道运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罗马Ⅳ标准中对该轴进行了描述,大脑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调节属于双向调控,胃肠动力及肠道通透性受大脑的调控从而影响肠道菌群[40]。陈启仪等[41]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影响色氨酸羟化酶2 在肠道中的表达,导致肠道中5-羟色胺含量改变,干扰局部肠神经反射,肠道分泌功能和推进运动被延缓。动物实验证明,慢性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改变可影响肠道组织肠神经递质的表达,进而影响小鼠的排便功能[42]。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肠道系统自身的代谢产物参与FC 的发生。
3.7 结直肠感觉、运动异常及精神心理因素
脑-肠轴神经调节功能失调,直肠感觉异常,导致肠黏膜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表达上调,患者直肠顺应性明显下降,以致肠动力障碍。此时患者肛门直肠测压表现为直肠最大感觉阈值明显增高,模拟排便时直肠压力、肛残余压、直肠初始感觉及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正常者[43]。胃肠道生理病理的改变不仅受遗传和环境影响,也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脑-肠轴在内脏感觉、运动和分泌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若消极或紧张的精神刺激长期存在,大脑皮层受抑制,排便反射下传受阻,结肠运动减弱,排便肌肉不协调可导致FC。当前通过调控大脑内的线粒体调节肠道神经的机制研究已初见成效,为“肠病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4 小结与展望
FC 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方面,便秘的病机不外乎外感内伤、脏腑失和、气血失衡所导致的肠腑气机不畅,大肠传导失司。一方面肠道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受抑制,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抑制肠道蠕动;另一方面粪便的性状及成分改变,造成排便困难。FC 的发生受多种病理机制的影响,明确起始因素及各指标之间的协同或制约作用,有利于精准恢复肠道功能。随着当前生态环境、生活节奏、社会压力的变化,FC 的致病因素逐渐增多,发病机制也逐渐复杂化,加之患者正确调养意识不足,常规使用的促胃肠动力药等有效,但病情容易反复,易形成药物依赖。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身体心理相关疾病与便秘之间的关系受到重视,脑-肠-菌轴神经调节为肠脑同治、菌群平衡提供思路与方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便秘的发病机制被逐步阐明,为其精准预防和调理提供途径或靶标,对研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减轻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