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流言失了定力
2023-03-21张亮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2期
文/张亮
最近,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各地感染人群大幅增加,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随之而来的是以“据说”为名的不实消息或别有用心的流言蜚语粉墨登场,常常让人真假难辨。流言带偏了生活轨迹,搞乱了人们生活的定力,吞噬着对未来的信心,对此种现象不可小觑。
流言是一种“病毒”,防流言也是“防疫”。对抗流言的最好“疫苗”就是理性和信心,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善者。对于一些非权威信息,首先应多想一想、看一看、等一等,在转发之前想三秒,别让微信群成为“危信群”,成为流言“帮凶”。其次,我们应当树立信心,疫情终将被战胜。战胜疫情,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沉着应战。当“存疑”时,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静待官宣。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流言的“密接者”,倘若自身“免疫力”不强,就可能被流言“致病”,甚至成为“扩散者”。然而,那些或是道听途说、或是恶意歪曲的流言,迎合人们忧心疫情、关心同胞的心理,有时候比真相跑得更快,也更容易混淆视听,从而扰乱大家的心神,动摇战“疫”的信心。但只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就不难识别和戳穿。相关部门在及时搞好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进行辟谣治谣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多一些求证,少一点轻信;多一些理性,少一点冲动。莫因流言迷了眼睛、乱了心神,管好自己的指尖,切实做到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
流言虽然“阴险”,但也不是“无迹可寻”,只要找准流言产生和传播的“病根”,对症下“方子”,流言自然会失去“营养”被终结。面对流言,我们更需通过理性思考进行过滤筛选,使其最终归于真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