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与优化建议
2023-03-21吴瑞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社区教育中心
吴瑞华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社区教育中心)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核心价值取向之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也将“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一主题在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到实质性提高。
步入“十四五”,在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之下,办好教育事业,改变传统的、封闭的、缺乏活力的办学模式,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家庭尽责、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已成为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一、当前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设计与实践探索
(一)国家、省域、地市层制度设计
从协同教育机制实施的顶层设计角度来看,我国正构建由国家、省域、地市三个层级联动的制度推进结构。
在国家层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近几年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工作要求中均有体现。2020 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明确了三方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协同育人,并从制度上要求三方协作从松散、偶然走向紧密化、常态化。2021 年7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2]并将其作为推进“双减”的重要举措。同年10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也指出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从制度层面理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责任与分工。由此可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正逐步从重要的“政策话语”演变为“行动研究”,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抓手。
省域层面,在多项国家政策出台以后,各省份积极响应落实,开展结合各地实际的家校社共育探索,使得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实效纷纷显现。一是建标准。例如,《湖北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十四五”规划》,把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家庭教育的根本目标。《江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以“打造家校社合作升级版”为载体,试图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配合、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五位一体”育人大格局等。二是育模式。例如,山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整省推进,形成了青岛“市域联席会议制度模式”,济南“上下联动互助的三级共育模式”,东营“四联”协同模式,威海“亲子读书模式”,泰安“三区协同、多元共生”模式,潍坊“以评促建”模式等。三是建平台。例如,湖南省打造“湖南省网上家长学校”,为全省家庭提供一站式家校共育服务,同时按照年龄段分级研发家庭教育课程和配套教材,联合专家答疑、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网上家长学校管理等形成一整套家庭教育指导产品与服务体系。
地市县层面,在各级法律、政策的引领下,各地市县区纷纷从建制度、建机构、建项目、建队伍等方面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样态。例如,从制度建设来看,山东省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家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到2024 年建立起“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3]从队伍建设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联盟”,凝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开拓家校社教育资源集成共享的新机制。山东省潍坊市成立家校社共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部门、社会组织、社区、企业、公共服务场馆院所等各方资源,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工作格局,以多元保护体系形成良好共育社会氛围。
(二)理论指导下的协同育人的实践探索
从协同学视角来看,“协同”是指多个结构元素之间,为了达成共同目标,通过协调和协作,形成拉动效应,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推动事物共同前进。具体到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尽管相对独立,但是培育人才的目标一致。在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协同从理论角度指导三方协同育人,科学解决了协同育人过程中如何形成合力、保持动力、及时反馈、保障到位等问题。
基于以上理论,各地针对协同教育开展了实践路径探索。一是探索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在当地试行“星级家长执照工程”,由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及学校共同构建一站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家长通过持续性的课程学习获得“星级家长执照”,增强其家庭教育的专业角色意识,以“政府主导、教育部门推进、相关单位配合、专业机构引领、社会力量支持”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教育效益最大化。二是多部门联手强化社会护学力量。例如,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教育、公安、交通等部门协同成立“正义联盟”护蕾行动队,有效融合“警、校、队”三方护校力量,全天候排查校园周边环境风险,确保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稳定;同时通过“净网、清书”行动,指导家长加强电子设备及账号管理,合理规范学生网络娱乐时间等。三是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合理配置专业资源,营造良好教育协作氛围。例如,福建省开展“百千万家教公益大讲堂”和家教名师巡讲等活动,回应家长育儿的困惑和问题。同时各级妇联推出家庭亲子阅读公开课、家庭亲子共读红色经典活动,培育亲子阅读体验基地,拓展家庭亲子阅读“有声书屋”等。
二、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社会观念存在“落差”
在传统社会观念中,教师是社会意志的代表,对学生有着绝对的奖惩和评价权利,青少年教育更是由学校全权负责完成。家长受“重智轻德”“唯分数论”等观念影响,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和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附属和延伸,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是以学生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这是家长和学校、社会三方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定义偏差。实际上,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家庭要积极作为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学校也要依靠家庭协助来完善育人质量,社会要塑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支撑。
(二)教育价值追求走向“偏离”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教育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教育实践逐渐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小学教育呈现出追求学生考分、偏离个人发展的现状。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4]卢梭把学校存在的本义、价值、目的归结为“教育即自然生长”。[5]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里所说的“人”是在综合行为、观念、习惯、技能等方面素质得到充分培养、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教育工作整体效能的体现,其发展和成长需要与之对应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下对理论知识的过度追求、能力本位下对技能水平的过分依赖,都无法适应新时代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三)家校社三方角色“错位”
在家校社合作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各责任主体之间的权责边界不明,导致各方缺位、越位、错位和退位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家长按照学校教育的要求、内容和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家庭变成学校的附庸,变成单纯学习的场所,或是教师将部分本应自己完成的教学任务交给家长,加重家庭教育的压力,造成学校和家庭双向错位。此外,社区是家庭和孩子的主要生活场域,本应为家庭提供志愿助学、社会实践、公共学习空间等方面的教育服务,但由于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相对缓慢,很多地方没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导致家庭与社会的协同育人方式相对单一。
三、优化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建议
(一)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合力机制,服务于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发挥社区教育人群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时段全覆盖等优势,令其充分承担提高居民素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的责任,是发展社会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命题。
具体来看,对于社区青少年而言,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依托,不仅需要单向提供教学资源,更要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合力机制。一是建议在社区中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结合中小学教育的计划需求,结合社区的物质、精神资源情况,开设目标明确系统完备的社区教育课程,遴选具有资质水平的社区教育教师,与学校双向互动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二是建议社区与学校、家庭做好对接工作,实现社区与学校的教学场所、活动场地、课程资源、人才队伍双向开放与互动。通过社区教育和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得各类教育优势互享互补。三是建议学校和社区通力合作,发挥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补足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
(二)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服务于家庭教育
进入现代化教育发展新时代,家庭教育需求旺盛与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亟须通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一是建立社会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体系。建议依托城乡公共服务机构、城乡社区教育机构等,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二是根据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家庭教育指导。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要跳出刻板教育模式,根据不同家庭问题特征开展针对性指导,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重视婚姻稳定和家庭文化建设及家风建设,为儿童成长提供友好环境。三是探索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式。一方面,建议社区整合资源,邀请家庭教育领域资深专家或家庭教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供定期公益讲座,指出各类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建议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线上视频直播课以及优质微课程的推送,通过整合并利用各类家庭教育资源,将优质的课程资源送进家庭,为社区家庭教育发展带来新思路。
(三)打造“三位一体”数字化协同平台,服务于学校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场域,欲破解各个协同教育主体的时间精力障碍与阶层限制,建议搭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数字化协同育人大平台。一方面,对于三方协同治理而言,协同育人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壁垒”,令参与主体更加灵活地参与学校管理、校外资源引入等事务中来;另一方面,协同育人平台也可消解家庭背景等社会化标签的负担,各个参与主体可通过平台自由发声、互动和参与决策,在深度互联的基础上促进“共商共建共享”目标的实现。此外,当前家校沟通所使用的工具较为多元化,未形成统一规范。随着各种媒介技术的发展,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能够集成各类先进技术,打通家校沟通“孤岛”,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多元化信息推动家庭、学校深度沟通,全方位凝聚家校协同合力。
具体来看,在协同育人平台的功能设置上,一是建议搭建三方教育资源数据库,将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适用范围、主题内容、呈现形式等维度建立起资源清单,通过个性化推荐、在线搜索、套餐式课程等功能让资源高效流动,惠及各个使用主体。二是建议以学校为单位,搭建青少年成长信息公开平台,全方位、多维度动态反馈学生在课内、课外的学业表现及能力水平,并通过即时消息为家长和教师、社会培养机构提供高效沟通渠道,令家校社协作走向规范化、常态化。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先行试点课堂互动直播,既可以促进校与校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共通共享,也可让家庭、社区更多参与学生的课程展示、课后实践以及集体活动之中,促使家校社的合作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从定向化走向互动化。四是借助平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社区托管机构办学行为,并结合学生的学业表现及机构运营的合规性综合评估办学效果,为政府监管、协同育人改进和提升机构育人质量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