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写作教学的实践探讨
2023-03-21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小学袁玉霞
江苏省建湖县秀夫小学 袁玉霞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把抽象化的思维内容运用形象化的图形呈现出来,以中心点为基础,向外部发散,形成思维结构图。思维导图是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重要工具,有助于解决小学写作教学机械化的问题,能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活跃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积极改革写作教学实践方法,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促进写作教学创新,帮助学生优化构思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其中,写作是普遍性难题,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考虑到当前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思维混乱和语言积累匮乏等普遍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思路,不能只机械化地传授学生写作手法和技巧,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达成这一目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化写作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创新,有创意地表达。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脑图和心智图,源自20世纪中期西方著名脑力开发专家托尼·布赞发明的思维工具,最开始是用在文字速记领域。思维导图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思维模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思维导图的突出作用以及非凡效果,使其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思维导图关注的是用人脑天生的方式思考,模仿人脑运作的进程,使大脑持续处在兴奋状态,提升思考的效率,让问题研究更有深度与广度。在运用过程中,思维导图先要有中心主题,然后依托彩色线条或主题,依照人脑思路逐步发散。这种主题可以是拥有不同种类和形式的各类信息,可以是词语、符号、图形、图像等容易捕获的信息,也可以是音符、节奏、代码等,从主题向四周发散。任何两个存在关联性的主题间都是有某种关联的,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挖掘到的各个主题间同样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所以每个主题都可以作为连接另外主题的中心主题,然后以此为核心向四周扩展,最终构建成具有多元分支的形状如同人脑的结构图,将事物的内容与结构关系清楚直观地展现出来。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图文并重,主要是利用层级图表现不同层级主题之间的隶属关系。思维导图可以挖掘和激活大脑的潜能,想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必须明确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一是中央主题集中。中央主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比较简单,且我们熟悉的数字、图形、词汇等,又有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形式,比如代码、声音、线条等。要特别注意,中央主题必须内容清楚,主题鲜明,只有这样才能围绕主题发散和拓展。二是主干向四周放射发散。在明确了中央主题后,接下来需要把主题主干当做分支,把中央主题当做核心,向不同方面放射和发散,促进思维拓展延伸。三是拥有多个分支。分支是个关键图形或是写在生成联想线条上的关键词,次级话题也是用分支形式表现比较次要的话题。多重分支成了思维导图的鲜明特征。四是拥有诸多连接据点。每个节点可以是两个分支,交叉点也可以是多个分支交叉点。多个分支彼此交错,形成诸多连接节点,从形状上看就像树枝一样彼此交错。
三、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
1.运用思维导图凸显写作意义
写作教学同样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想象力的发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写作教学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写作兴趣不足是学生写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服务于写作教学,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思维导图运用优美线条搭配上各种各样的颜色,也加入了很多具有提示意义的图示资料,再加上对关键词的准确提炼,能够激活学生的感官,让写作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消除学生的枯燥感。二是激活学生想象能力。思维导图结构和大脑结构类似,通常是从关键词着手逐步扩散,最终形成一个彼此联系和有效延伸的脉络结构图形。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主题在把握好关键词之后向四周发散,让学生走出写作困惑,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三是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写作素材。思维导图发散性的特征,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生活材料与语言积累方面存在的缺陷,增强学生自觉积累语言资源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写作意识和素材积累主动性,从而为后续的文章写作打好基础。四是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思维导图的引入,能在极大程度上改革和丰富写作教学模式,创新和拓展教学手段,让作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五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思维导图可以在写作教学的不同环节运用,帮助学生构思,让写作活动更加顺利。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减少教师指导的压力,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2.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维导图和写作教学的结合可以解决学生兴趣不足所带来的写作问题,因为思维导图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规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再觉得写作是困难的。教师应该把思维导图作为工具,教会学生观察,也可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自信。比如,要写关于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作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特点→生活习性→喜爱原因的思路,制作条理清晰的思维导图,优化文章的结构。
3.运用思维导图理清写作思路
小学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清晰的写作思路能让作文的质量更高,也可以降低写作难度。小学生的积累不足,面对写作主题常常觉得不知从何处下手。思维导图可以成为学生确定写作思路的工具和帮手,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保持学生的写作热情。比如写最喜欢的景色,教师确定了写作训练主题后,为了让学生有更加明确的写作思路,可以引入思维导图,开拓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可给出引导性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并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为学生确定写作思路打基础。此外,教师还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探讨与研究。在交流分享中,学生可以拓展想象相关场景,消除写作中的茫然感,表达真情实感,充实写作内容。
4.运用思维导图拓展想象空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素,发挥了想象了,写作内容才会丰富精彩。虽然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基本上是杂乱无章的,所以很多想象是天马行空的,没有逻辑,也背离现实。将思维导图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对此,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把贴近生活的内容融入文章,表达真情实感,写有生活气息的作文。例如,以“我难忘的____”为题写作,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例文,让学生边阅读边分析,掌握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方式,然后指导学生跳出文章进行想象拓展,联系实际生活经历,做好写作定位。可写难忘的事,也可写难忘的人,还可写难忘的风景,等等,尽可能延伸写作范围,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把握想象方向,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活跃和开阔,培养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的习惯。
5.运用思维导图确定作文结构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不断丰富写作形式,培养写作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创造性表达与展示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于周围事物,特别是新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注意力,并喜欢上写作。采用课堂提问的方法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全身心思考和研究,完成文章轮廓的建构。教师可依托思维导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构思情况,体现个性化的写作风格。比如,以“二十年后的我”为主题写作,这个主题的写作范围非常宽,可从兴趣爱好出发,可从理想职业角度出发,还可从生活层面出发。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二十年后的我”为中心,列出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工作生活等多个二级分支,每个二级关键词又可以拓展出其他的分支,将这些以图示的形式呈现出来,能让思维过程和写作思路更加具体、清晰。学生完善了思维导图,就可据此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便会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具体,更有感染力。
6.运用思维导图改进作文评价
在写作教学中,作文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有着极高的教学价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文评价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教师通常不能给每个学生当面批改,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笼统地讲解有关问题,导致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学生也很难找到正确的学习和改进方向,最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导图在作文评价中的合理运用可以促进评价活动的创新,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有效指导,指导学生修改,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例如,在评改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主题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学生能检验自己对主题的把握能力,还能更好地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不足。而且,教师通过研究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分析学生文章的脉络层次,了解主次表达是否合理,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为重要的视觉与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写作是一种表达思维和思想的活动,小学生思想成熟度和思维水平不高,常常出现表达不到位的情况。为此,教师应该把思维导图的方式运用到写作教学中,改革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整体的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