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主要原则、基本思路及关键路径
2023-03-21朱汉祎
刘 辉,朱汉祎,佟 矿
(南方医科大学 教务处,广州 510515)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腰,挺直腰板不驼背,人才才能抬头挺胸、站得更直、走得更远[1]。2018 年6 月,教育部召开改革开放40 年来首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相继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系列文件,颁布“新时代高教40 条”、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双万计划”,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一流专业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2]。如何建设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推动本科专业内涵式、特色化发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是高等院校未来一段时间内改革与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 充分把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本原则,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一流人才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优势特色,注重协调发展。
(一)坚持内涵发展
专业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学校内部管理要素及资源的调整及优化,围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育和集聚优质教学资源,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在专业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质量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二)突出示范引领
促进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属于创新引领发展。一流专业建设面向各类高校、面向全部专业,对某一类或某一所院校来说,要通过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和办学成果显著的专业进行分期、分批建设,充分发挥主干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专业群,促进专业建设均衡发展,提升专业整体实力。
(三)开展分类建设
分类建设意味着竞争,在高校内部专业有差异,建设也要有先后,要建立公平有效的遴选竞争机制,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发展定位进行分类建设,促进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重点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协同发展,推动专业建设质量达到一流水平。
(四)注重产出导向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要关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专业培养成效与培养目标的适应度、专业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强化产出导向,完善专业建设绩效考核机制,聚焦生源质量、课程体系、教学运行、质量监控及就业升学等关键环节和重要指标。
二 明确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本思路,深化学科专业融合、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强化一流平台支持,引领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一)把握专业学科一体两面
专业是高校办学育人的“骨架”,学科建设是培育人才的重要要素。学科和专业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一体两面。高水平大学与一般大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其本科专业教育要有强大的学科为支撑。学科是知识和人才培养的生产平台,负责集成和提升知识和人才的生产要素。对于一所学校整体发展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把握专业学科一体两面,是突破专业建设资源“瓶颈”的关键。
师资上,依托专业稳定教师队伍。当前,党和国家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高校而言,引育高端人才的竞争压力也比任何时候都要大。相对于科学研究领域的“清冷”,高端人才进入专业教学显得更加有“温度”,应该加快引导高端人才融入学校办学育人文化氛围,促进其与人事、科研之外更多的职能部门联系。在师生交流中,建立更多更牢固的情感上的“紧密连接”。
方向选择上,一流本科教育须有一流学科作支撑,学科优势须有效转化为专业人才培养优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学科专业建设规律,对照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夯实学科基础,建立学科专业评估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机制,推动优势学科资源、科研成果向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转化,以一流学科建设支撑一流人才培养。从长远发展看,高校内部成立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往往伴随着本科专业方向或者研究生专业方向出现。
资源上,“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高校人才引育、平台建设、重大专项多是以学科形式分配,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统筹协调促进学科专业共同发展。
在实际操作上,往往需要通过统筹学科建设经费、科研平台、高端人才等学科资源支持专业建设;反过来专业建设品牌、精品课程体系、教学示范中心和专业教学成果等项目又对学科评估、学科建设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加强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学科专业结构是大学的基本架构,也是大学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活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发展。近年来,教育部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一方面,允许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高校学科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条件,在获得授权的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与调整二级学科及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强化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专业建设管理统筹,通过备案、审批等形式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目录内或目录外专业,支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置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横向上,专业设置与调整不能凭经验、凭感觉主观判断,要紧密地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社会需求、结合高校定位及特色优势,考虑整体学科发展,突出前瞻性设计,避免“跟风”,在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培养机制、合理的课程设计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加强国家亟需的紧缺型人才培养。纵向上,强化全层次全链条人才培养支持作用,实现专科、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一盘棋”,同时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做好专业动态调整,妥善实现专业合并、转接、优化。尤其是在新高考的改革背景下,更加需要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本科专业内涵建设,办好、办强、办特本科专业,以此提升专业竞争力。
(三)强化专业建设平台支撑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并不是孤立的。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的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教学平台和改革政策密不可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一流专业建设需要强大的学科、科研、教学平台支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往往又需要全校性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平台支撑。
首先,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共生关系,高校教师既是科研工作者又是育人育才的主体,一流的学科能够吸引、留住、培养一流的人才,在学术队伍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发展,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撑一流专业建设;相反,良好的仪器设备、实验平台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越的学术条件。
其次,科研为教学服务是高校区别于专业科研机构的重要标志。借力创新性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是高水平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知识生产的过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传授最前沿知识有利于知识更新;教师的科学精神、学术态度、创新意识和研究思维对学术产生深刻影响。反过来,教学又是科研的“隐形动力”,高质量的教学将会有效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课堂中师生相互启发,教师会扩大学科知识面,甚至获得新的科研灵感。要坚持推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把抓科研、促教学作为强化科研育人的重要路径,推动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高水平科技成果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学精神渗入教学理念、将科技成果融入专业教学、用科研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将科研场地转化为教学基地、将科技报国变成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再次,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实习实践平台为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结果。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内高校纷纷出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成果培育及条件提升等系列政策文件,极大地推动了一流专业建设与发展。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热点如“三制三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同样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 抓好抓实师资体系、课程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与质控体系五大关键环节,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流专业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3],师资、课程、运行、保障与质控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教学体系包含师资体系、课程体系、运行体系、保障体系和质控体系。师资体系是“设计师”,引领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图纸”,明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具体设计;运行体系是“施工”,包含制度、管理、教和学及其他要素等,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教育过程;保障体系是“材料”,包含条件、经费等,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和基础;质控体系是“监理”,包含内部质量监控和外部质量监控体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验把关。五大体系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缺一不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必须抓好校院两个层面的五大体系建设。
(一)师资体系
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首先,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度是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需要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学院院长是专业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统一领导本学院专业建设工作;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直接负责人,负责专业具体建设工作,负有专业建设经费使用、发展规划、招生工作、教学团队、条件建设及教学绩效分配等权责。其次,高等院校要着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遴选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典型示范作用。要着力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人才引、育、留、用机制,最大限度释放人才资源活力。再次,要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一是健全职称评聘制度,探索实施教学绿色通道,设置教学型教授职称,将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优化和落实教授上课学时要求,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优化教师激励体系,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和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调整提升教学成果奖、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等教学成果奖励,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完善教师成长体系,加强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实施教师资格证、授课资格证“双证”上岗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严格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完善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四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尊重学科差异,实施岗位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推动教师多元化、差异化发展,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助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二)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课堂具有联动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效益,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改革重点方向。培养方案是学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集中体现了学校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开办专业要重视课程设计,要注重以课程发展带动专业学科建设。以课程为中心就是要以学生为核心,师资队伍是否完备、知识体系是否与时俱进、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教学生态是否良性有序,最终都体现在课堂上。建设一流课程体系,要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毕业生预期能力转化为具体教学课程组成及顺序设计。
第一,高等院校要按照国际高等教育趋势、高等教育规律和国家最新要求,系统梳理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或重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过程中实施一流课程建设计划,打造一批一流专业。要以“OBE”为突破口,全面优化教育教学体系,加快从“程序导向”向“产出导向”、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从“知识传授”向“能力达成”的转变,着重抓“学习成果确定、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优化、持续改进实施”五个关键环节。
第二,要深化德育与智育融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德育扬善、智育求真、体育健身、美育养情和劳育正行相互融合,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程教学中,构建覆盖所有课程的思政育人体系。
第三,要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以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为导向,系统设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加强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互通,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开展小组式、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加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衔接,在第二课堂设置研究训练项目、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和劳动教育等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环节和元素,引导第二课堂活动回归学业。
第四,要牢牢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教学方法上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改、PBL 教学;实验教学上加大实践课学时比例,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整合,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强化科教、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全覆盖的激励绩效体系,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创新创业基地,把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运行体系
教学运行管理是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管理。狭义上的教学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课表编排、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和学籍档案管理等,广义上涵盖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组织领导、教学实施、教师培养、标准制度和教学激励等各个方面。建设一流教学运行体系,突出任务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按级教学、环环相扣”闭合运行的教学工作机制,规范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4]。
首先,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阵地,一流本科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5]。本科是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阶段,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只有坚持以本为本,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成广大学子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才能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其次,要牢牢把握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由学校党委牵头建立决策、管理、执行、监控、反馈和改进六个层次教学职责体系,明确党委组织领导决策、机关职能部门实施管理、院系教研室具体执行、质量中心监控及反馈问题和校院系三级共同改进职能,同时加强党委对教育工作的方向把握和指导,将立德树人纳入校院两级党委重点议事日程。再次,构建完善的专业教学运行标准制度体系。高校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过程标准、教学管理标准和师资建设标准等标准体系,还要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建立涵盖招生、培养、考试、毕业和就业等全过程的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最后,要围绕专业、课程、课堂等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教学改革、教学运行顶层设计,制定稳定、可行且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改革实施方案。
(四)保障体系
对标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高水平大学必须建设有科学、完善且具有发展视角的本科教学保障体系。建设一流教学保障体系,不仅要完善保障教学高质量运行的基础条件,还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的支撑条件,不仅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支撑一流人才培养,也要完善协同机制,理顺学院与学院、学科与专业之间协同机制,打破条块分割,促进教学要素有效流动[6]。高等院校要牢牢把握育人育才使命要求,把完善保障体系落到实处。
首先,加强条件保障。教学条件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过程中,组织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所必备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教学条件包含硬件(人、财、物等方面的各类资源条件)和软件(教学组织架构、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规章制度等)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基本条件作为支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必须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发挥好管理、建设、优化资源的作用。在保障专业基本教学的情况下,尤其要加强高水平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科研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及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建设。其次,完善政策保障。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校院两级管理队伍建设。落实二级学院办学主体责任,建立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制度,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绩效分配机制和职称评聘机制,将生源质量、课程质量、专业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等全面纳入单位绩效体系,将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及课程建设纳入教学职称评聘体系。大力推进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政策制度执行力,将各项改革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把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政策优势转化为本科人才培养提质增效的效能。再次,强化经费保障。实施本科教学振兴工程,加大本科教育经费投入,支持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引导学院对照上级建设要求开展本科专业认证评估,对未达到建设要求或未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实行动态调整,在经费、资源等方面给予差异化支持。在教学项目申报、教学成果培育和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设置专业、课程和课堂建设专项,大力推动教学成果培育、教材培育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培育。通过政府拨款、学校自筹、社会捐赠和校友捐赠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集聚办学资源投入本科教学、建设一流专业与培养一流人才。
(五)质控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建设一流质控体系,重点是完善教学管理部门质量内控、校内协同质控、校外第三方质量监控的质量监控机制,实施“标准—执行—监控—评价—反馈—改进”教学质量保障流程管理,构建校级教学质量评价、院级教学状态监控、专业认证评估、课程多维评价“四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教学质量保障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实施。同时,重点关注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专业升学深造率、用人单位评价、毕业后教育优良率、毕业生长期发展情况等关键性指标,定期监控、分析和发布各类人才培养质量信息。高等院校要牢牢把握考核评价导向,把建设一流质量文化落到实处。第一,完善质量监控体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充分激发二级学院质量主体意识、教师质量责任意识、学生质量竞争意识,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优化专业、课程、师资与过程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评价反馈时效性和精准性,强化教学激励约束机制,形成教学质量管理闭环。第二,加强学习过程管理。逐步提高课程挑战度,推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改革,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评价,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广度和深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加大过程考核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毕业基本条件。严格本科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第三,强化教学监督评估。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机制,建设招生入学、课表编排、学籍管理、毕业论文、实习实践、课程考试和教学评价等覆盖培养全过程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信息平台。规范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档案管理,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教学督导。推进专业认证、评估工作,建立校内专业评估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行本科专业建设年度述职考核,发布本科专业年度质量报告,定期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信息,提升专业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科、师资、课程、组织、条件、制度、管理和质控等各个方面,高等院校不仅要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推进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还要在落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政策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优化,打好政策落实、机制改革、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组合拳,强化人才支撑、制度支撑、条件支撑和管理支撑,着力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培养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