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基层新闻宣传活起来

2023-03-21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部门群众

古 宇

(作者单位:安顺日报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早在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新闻宣传是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成果、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更是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创新工作的有效途径。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并不等于蛮干,因此基层部门在“埋头拉车”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以进一步找准方向,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和短板,深化改革创新。

1 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意义

1.1 是学习党中央精神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历史高度,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党的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时代创新,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涌现出了一系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需要人们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

市直部门、县(区)部门、乡镇党委政府、村级党组织等作为党的基层单元,是与群众接触最密切、最广泛的前沿阵地。要实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架起党的创新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新闻传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通过新闻宣传,能切实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理论及其成果,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广泛传播到基层和群众中,把基层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2],让群众享受到发展成果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1.2 是外树形象、内聚力量的有力平台

基层部门的宣传,大到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小到各项活动开展、部门发展情况,甚至身边好人好事背后的真善美……这些都是新闻宣传的源头活水。因此对一个基层部门来说,积极有效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可以起到外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对外可以展示成绩,增进了解,获取支持;对内可以鼓舞士气,推动工作顺利开展,锻炼人才。

通过对基层部门的工作进行及时宣传,可以让上级部门第一时间掌握基层工作的新情况、取得的新成绩、遇到的新问题,为上级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不仅能展示工作成果,提升部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会获得上级的表彰、鼓励和支持,还能通过提高工作透明度,获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与此同时,积极有效的宣传还能在部门内部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因为工作成绩是一个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的结晶,能得到外界的肯定,更有利于鼓舞士气,进一步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3]。在一次次新闻稿件的撰写中,撰写人员提炼和总结信息的能力还能得到极大的锻炼,从而撰写人员能够成为写作和宣传方面的人才。

1.3 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新闻宣传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人民服务,主要任务是把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宣传到位,让最广大的基层群众理解、拥护和支持,从而把人民群众凝聚到党的统一领导上来。因此,新闻宣传人员只有围绕群众生活和精神需求,扎根基层,了解群众的生活现实,反映群众最热切的期盼,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新闻作品,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舆论支持。

只有脚踏大地,才能紧贴时代脉搏;只有心系群众,才能推动发展车轮。只有把新闻宣传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才能真正发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才能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落实,并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例如,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群众种植的四月李曾因受交通条件限制,面临销售困境。当地党委政府采取“双管齐下”的帮扶方式,一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对优质四月李加大新闻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吸引了一批水果销售商到许慢村来订购李子,还快速争取了项目支持,为该地修建了硬化路。

2 基层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对新闻宣传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部分市直部门、县区部门及乡镇党委政府,对新闻宣传工作不够重视。有的认为新闻宣传是“唱高调”“哗众取宠”“做表面文章”,不切实际,与其高调宣传不如埋头干事;有的则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没有特色,找不到亮点宣传;有的则怕“树大招风”,担心加大宣传力度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对相关宣传事项进行监督,怕工作完成不好“露马脚”;还有的是怕麻烦,担心宣传后会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当作经验和典型来推广,从而增加工作量和难度。

还有些基层部门不重视新闻宣传,导致本部门工作在媒体上失声失语,让部门人员失去了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从而错失了运用新闻宣传工作助推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

2.2 新闻宣传形式简单,内容单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宣传格局发生了变化,文字、图片、视频等成为新闻宣传的常用形式,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已经成为各基层部门必备的传播平台。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虽然传播渠道多元化,但基层部门并没有丰富的宣传内容来支撑。很多部门的新闻网站常年不更新内容,有的甚至成为“僵尸”网站。有的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仅仅是纸质版简报的改头换面,内容简单重复,没有特色和针对性,从而导致宣传信息的阅读量低、点击量少,失去了宣传的作用。

2.3 新闻宣传人才匮乏,力量薄弱

人少事多,是基层一线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人兼数职”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既是办公室人员,又是宣传干部,甚至还兼任着工会、妇委会、团支部等多个部门的工作,每天忙于应付各种材料、各种文件,根本腾不出精力来开展宣传工作。

与此同时,有的宣传人员是“半路出家”,负责的工作事项经常有变动,对新闻宣传缺乏专业的了解,常常是领导抓什么工作,就进行什么宣传。所谓宣传,就是简单地把日常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制作成工作简报后,向新闻媒体投送,以完成硬性的宣传指标,但对部门开展的工作,创新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不能从新闻宣传的角度去深挖、去总结、去提炼。

例如,笔者曾经采访一位基层林业站的负责人,他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和发动当地群众种植了4 000余亩(约266.67公顷)楠竹。在种植过程中,这位负责人不慎摔倒导致头部受伤,为了赶种植进度都不肯休息。后来经过深入采访,笔者了解到在种楠竹期间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但当笔者问及这位相关负责人留存的资料时,他说并未留存下资料,这就导致种植的楠竹无人知晓,错失了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的机会。

3 做好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策略

3.1 领导要高度重视

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4]。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发动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本领。

因此,基层领导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原则。要善于运用新闻媒介对各项工作特色和经验展开宣传,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讲好故事,发出好声音,增强软实力。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基层领导干部要抢抓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善于和媒体打交道,自觉配合主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主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借助媒体力量积极发声,经常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新媒体上宣传工作亮点,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部门经常会在当地媒体上“发声”,有的甚至还会时不时地在省级媒体和中央媒体上“露脸”,这就是他们重视新闻宣传、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结果。一些部门在不同的新闻媒体会有固定联系的记者,采取“请下来”和“交上去”的方式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宣传。“请下来”即主动邀请新闻记者到基层采访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交上去”即经常向上级媒体投稿,把日常的工作动态以投稿的方式告知新闻媒体,让新闻媒体熟悉掌握这一部门的工作情况,发掘有价值的线索和内容,并积极深入基层开展采访报道。

3.2 创新宣传形式,做活宣传内容

当今时代,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基层部门在进行新闻宣传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如此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更好地为本部门服务。对内,要开展多途径的宣传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宣传平台,通过建立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便捷的传播渠道,坚持移动优先。承担宣传工作的人员不仅要会写文稿,还要会拍图片,会剪辑视频,能够通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H5、图表、海报等方式将本部门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同时,宣传人员还要走近基层,深入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让群众通过观看和参与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外,要与各新闻媒体紧密对接,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提供形式多样的素材,力争在不同的媒体或同一媒体不同的传播平台进行宣传,形成多渠道发声,多平台宣传的声势,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在宣传内容上,要使宣传内容多元化,创新宣传内容。同时,要深入实际,贴近生活,打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接地气、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及时有效地把党的理论变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提升基层新闻宣传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要让新闻宣传活起来,首先,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深入理解每一项宣传事项的背景和意义,做到有的放矢,认真采写出真实鲜活的新闻作品[5]。其次,要善于驾驭文字语言。针对不同的媒体平台,使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比如利用微信进行新闻宣传时,语言表达就要轻松、活泼、诙谐;使用报纸、杂志时,语言就要确保准确、规范、严谨。再次,要注重图片和视频的运用。在很多新闻现场,文字内容可以事后补充采访,但图片或视频往往一闪即逝,如果当时不捕捉好,事后是很难补救的。因此,只有做到深入调查,针对不同的宣传媒介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加之图片、视频的使用,才能让新闻新起来、活起来,从而为大众接受和喜爱。

3.3 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

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是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基层部门要不断在“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善于发现新入职的年轻人的特长,从中遴选出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思维活跃的人员承担宣传工作,明确其工作范围,避免“什么都干,什么都不精”一人多职的现象;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日常工作所需的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必要的硬件设备。

另外,要加强对新闻宣传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新闻媒体中专业能力较强的记者前来授课,也可安排人员到新闻媒体进行学习。同时,督促和鼓励新闻宣传人员向新闻媒体投稿,对新闻作品引起一定反响的通讯员进行适当鼓励和表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通过加强对通讯员队伍的培养,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正的基层新闻宣传队伍,为提升基层部门良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基层部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和前沿阵地,一定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通过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真务实、能打胜仗的宣传队伍;通过创新宣传形式和做活宣传内容,切实开展好新形势下基层思想宣传工作,搭建群众与各级党委和政府互动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巩固壮大舆论阵地,不断提升基层新闻宣传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部门群众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