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2023-03-21张瑞娜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张瑞娜 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国内各种企业也层出不穷,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种高科技设备及智能化产品的问世为我国企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但企业的飞速发展让企业领导人忽视了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与监督,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落后及被淘汰的局面。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正被逐步赶出国际市场。因此,为了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之后,在2010年4月26日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于2011年及2012年分别在上市公司逐步实行,同时也鼓励非上市的企业提前执行[1]。这两部制度的出台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一、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一)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各级领导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去实现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包含了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各方面的企业经营目标。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是当前企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前行首先要保障自身的产品质量及高效的经营效率。内部控制便是将企业内包括各级领导在内的全体员工统一调配,将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运输、财务、人力及员工等各部门明确自身在内部控制经营目标中的生产任务及职责,从而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的通力合作,以保障企业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内部控制的统一调配还可以将各部门自身的生产计划进行统一规划并根据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给予合理分析,对不同部门计划中所存在的冲突、缺陷进行及时纠正与衔接。在内部控制体制的实时监督下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此外,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控制生产成本的关键,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员工面对突发事故的反应能力都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力。而通过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可以帮助企业有效排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健全企业风险防范体系。同时,还可以健全与完善人力资源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及产品质量意识等,让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安全生产都得到保障。
(二)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这份报告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及有效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与考核,对于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漏洞及缺陷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对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是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领导及全体人员,而内部控制评价则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企业董事会或相关权力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及有效性进行的评论报告,主要是出具给企业最高决策者及企业外部人员用来鉴定企业经营状态及财务状况的评论报告。比如当地相关的管理部门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评论中的各种综合数据便可以了解该企业当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以及企业近期的生产经营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评论也是投资者了解该企业当前具体的财务状况及发展状态是否值得注入资金的根本依据。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内部控制评论则是对内部控制的实时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与有效性取决于各级领导及员工的重视程度,评论报告中所呈现的内部控制薄弱的环节则是敲响他们投机取巧等各种怠工心态的警钟,也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让各部门领导及员工真正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
总体来说,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的,旨在通过既定的经营计划来统一调配,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内部控制评论则是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做出的评论,所出具的评论是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各项优点、缺点及弥补措施等做出的分析总结,是一份让企业董事会及企业外部人员快速了解企业当前经营状况的报告书。
二、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
相比于国外企业的发展,我国企业的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许多方面都处于摸索与改善的阶段,就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来说与国外企业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度不足
要想确保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首先便要企业的董事对其有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内部控制评价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的内部控制评价,也就是企业或相关单位委托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及有效性进行审核统计,并做出评价报告[3]。另一种则是由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并完善企业后续的内部控制计划等。虽然做出内部控制评论的主体不同,但都是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所以企业董事应从根本上重视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并从这份评价报告中去查看企业当前的具体经营状态及财务方面的问题,从而为企业后续的发展规划做出拟定相对应的生产经营计划。此外,内部控制评价不仅可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与否,同时企业董事还可以把其作为监督企业各部门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内部评价报告中所呈现的不仅是企业的财务运转状况,还包括企业各部门对于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态度,比如高层领导的不作为、徇私舞弊等,都会被呈现于报告中。因此,企业董事应充分重视企业内部评价的报告,不仅可以帮助董事及时了解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还可以让董事及时纠正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可以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缺乏客观性与体系性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要遵循评价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全面性、重要性及客观性。而笔者在调研中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部分企业由于企业董事放权过于严重,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该企业有了绝对掌控的权力,不仅在平时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徇私舞弊,甚至在企业内部的自我控制评价中都严重的缺乏客观性。为了便于企业管理,当前我国大多企业都是采用两权分离的管理策略,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以保障企业稳定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便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的审核评论报告。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若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放权严重则会让企业所有者失去对企业经营的正常监督,导致企业经营者徇私舞弊甚至独断专行的行为,让公司内部为企业所有者出具的内部控制报告也失去应有的客观性,让企业董事错误估计了企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严重时甚至会让企业陷入不可挽回的经营状态。此外,企业的经营者大多是企业所有者直接任命的,企业所有者对于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也要慎重,企业经营者的学历及个人素质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所有者制约企业经营者的有力手段,但若这份报告失去了客观性,那很有可能会断送企业的未来[4]。
(三)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缺乏具体标准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起步较晚,虽然逐步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具有相关知识的人才欠缺,这就导致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不规范,也没有具体标准。就内部控制评价的要素来说有五个部分,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就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说,无论是企业自身内部的审核还是注册会计师的外部评价,基本都是以财务方面的各项数据为主,对于其他内部控制内容虽然有涉及但是不全面、不规范,导致内部评价出具的报告失去了全面性。风险评估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是当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占比仅次于财务状态的审核内容。而其他几个要素的审核则涉及较少,尤其是内部环境的审核经常会在内部控制评价中被忽略。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这种不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价会让企业董事无法全面认知当前企业的经营发展状态,比如经常被忽略的内部环境的评价,内部控制能否顺利实施及有效执行离不开一个完善的内部环境体系。内部控制评价并非只是针对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生产成本及安全生产的审核,而是对整个企业的运行经营所进行的全面审核评价,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所出示的标准进行规范的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价。
三、用于提升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若干措施
(一)大力提升企业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度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尽快健全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是相关单位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控制评价的审核还是企业内部的自我审核评价都可以确保在评价过程中有法可依,为其快速推广及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其次,各地方的相关部门也应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特色出台适应自身地区企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以利于相关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也方便本地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审核时有章可循。最后,笔者认为,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也是企业所有者了解并监督企业正常经营的一种方式。而企业董事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高度重视将会引起企业内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内部控制评价被企业所有者所重视,不仅可以实现其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作用,同时也可以实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5]。而企业所有者的监督必然会让企业经营者及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顺利实施。此外,企业所有者还应重视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作用,不仅在选择经营者时重视其能力及个人素养,还应注重其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了解程度,选择一名合适的企业经营者将会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着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规范性与标准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有一个符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拟定规范性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并非只是针对财务状况的评价审核,对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应做到审核的全面性。尤其是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审核时更应做到面面俱到,针对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这内部控制的五要素进行全面评价审核。将审核中出现的问题一一呈现于企业董事面前,让董事可以根据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拟定解决方案并规划企业的后续发展方向。同时,企业内部应为企业经营者拟定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将作为企业经营者的考核准则,对于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企业经营者或高层领导应根据拟定的相应标准进行严肃处理,杜绝挪职不撤职的情况出现[6]。规范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可以让企业每一次的内部审核都做到全面性,而公司经营者的考核标准则可以保障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三)通过设立监督部门来完善实时监督体系
任何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监督部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顺利推广与发展也需要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及相关部门的监督。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也需要设立一个监督部门,监督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的全面性及真实性,同时,还可以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7]。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监督可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企业外部的监督可以不定期的委托专业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审核,企业董事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价报告来审核自己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内部监督则是在企业内设立专项的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审核,企业董事可以通过定期的审核报告观察企业近期的具体经营状况及内部控制实施情况等。同时,监督管理还应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尽量健全考核制度,具体到每一位员工的绩效考核,并做到有奖有罚。并鼓励各部门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进行相互监督。杜绝企业经营者的徇私舞弊、独断行为,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实施[8]。
四、总结
内部控制评价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的内部评价体系起步较晚,各项法律法规及监督管理部门尚不完善。企业内部的自我评价审核也缺乏相应的标准。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内控控制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地去探索并根据自身企业不断地进行完善。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稳定发展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并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确保企业在经营者手中可以稳定健康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