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

2023-03-20李宝宝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1期
关键词:施工期环境影响发电

李宝宝

(山西焦煤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引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我国光伏发电量累计并网容量30598.7 万千瓦。其中,2021 年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5488 万千瓦,达到历史新高。从新增装机布局来看,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的39%、19%、15%。与传统燃煤发电相比,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运行期污染物排放少,也不会消耗能源燃料,且前期的建设周期也较短,因此,光伏发电项目具有良好发展前景,预计到2030 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迎来了发展机遇,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从全生命周期来分析,无论是陆域光伏发电项目,还是海域光伏发电,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影响,如施工期电缆铺设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运营期噪声污染,以及光伏组件擦洗废水等等[1][2]。因此,要针对光伏发电项目的特点,重点分析其给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光伏发电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从而将光伏发电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进一步平衡光伏发电项目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平衡,实现“双赢”。

1 光伏发电项目环评概述

1.1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负载等组成。其中,太阳能电池阵列是光伏发电的核心组件。根据光伏发电与电力系统的关系,可将光伏发电划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3]。其中,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又叫离网光伏发电,由控制器、蓄电池及太阳电池组件构成。主要有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路灯等带蓄电池,可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可通过逆变器转换并接入公共电网,分带蓄电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带蓄电池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可分为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其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投资小,且政府支持力度大。

1.2 环境影响评价意义

广义上,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因人为活动而分析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这种分析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影响。例如,光伏发电项目可产生经济效益,带来电力保障;而负面影响,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及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狭义上,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包括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及退役后环境影响。无论是广义上环境影响评价,还是狭义上环境影响评价,均可为光伏发电提供科学指导,并为后期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相应的环保建议,使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及管理更具科学性[4][5]。

1.3 光伏发电案例

某市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辐射值预计达到5100-5500MJ/m2,并且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000-2500h,从照射量来看,属于我国太阳能资源B 类丰富区。该光伏发电项目由68 个光伏阵列组成,且每个阵列设置一座35kV 箱变。光伏发电项目组件产生直流电,直流电经逆变后与箱式变压器连接,其电压升至35kV,经集电线路并联后接入110kV 升压站。从项目的工程内容来看,该光伏发电项目设计服务年限为25 年,发电工程容量为100MWp,平均年发电量为155 万kW·h。光伏发电项目由主体、辅助及公用工程三部分组成。其中,主体工程包括光伏阵列(68 个)、逆变及箱变(68 台)系统、110kV 升压站。辅助工程,主要为光伏发电项目保障及电力传输,即,道路工程和集电线路。公用工程,主要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水、电、暖等,涉及施工期及运营期生活、清洗用水,取暖用空调和加热器。

2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包括污染影响类、生态影响类。就光伏发电项目来说,其环境影响为生态影响类。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包括施工期环境影响、运营期环境影响,以及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因此,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着重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6][7]。

2.1 施工期

光伏发电项目进入施工环节时(见图1),常常包括施工的准备环节,电场场地平整及地基开挖环节,光伏发电构筑物基座浇筑环节,光伏组件及电气设备安装,以及集电线缆开挖环节,场地清理并绿化环节,以及工程验收和投入运营等。在不同环节均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根据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扬尘、噪声、固体废物、水土流失、废水。其中,施工准备环节主要是施工道路修整时的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光伏构筑物地基浇筑环节的主要环境影响有水土流失、固体废物排放,以及施工噪声等。

图1 光伏发电施工工艺流程及环境影响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呈现出一些该环节的特点:例如,大气污染,主要是来自地基开挖、道路修筑、物料运输,以及柴油发电机燃油排放等,废水污染,主要是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无论是废水、废气及噪声,施工环节的环境影响较小、时间较短,且随着施工环节的结束而结束。因此,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的生态环境虽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此外,由于光伏发电项目会占用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影响植被,且光、辐射等长期性污染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址前要认真做好踏勘,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环境敏感区。

2.2 运营期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完成,经验收达标进入运营环节后(见图2),各个环节都会产生不同的污染物,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根据类型来看,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影响、电磁辐射、土地利用、光污染、噪声污染等等。

图2 光伏发电运营期工艺流程及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

运营期,光伏电池组件阴影影响植被,光伏板遮挡并改变了受光伏板布置区域光热条件、风速等,影响整个光伏板遮挡区域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使其受太阳光大为减少。此外,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开展一系列的观光游等项目,使项目所在区域人类活动增加,影响了项目区域原本的生态环境,降低动物数量。光伏发电项目运营阶段太阳板雨水直流至地基,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会导致地基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

(2)电磁辐射

光伏发电项目多采取矩阵式,这种光伏发电模式属中低压电力设备类型,其周围无论是电场,还是电磁辐射的强度,大多远低于限值,因此,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较小。

(3)土地利用

光伏发电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光伏电板遮光,以及太阳板雨水冲刷等影响,干扰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土地裸露,生物量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最终会影响土壤结构,降低土壤有机物含量,考虑光影等影响,多种植菌菇等喜阴菌或草药,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模式。

(4)影响土壤理化性质

运营期的长时间影响,光伏板遮阳土壤出现光照区与阴影区的明显分界,阴影区常年缺少雨水供应,下方土壤水分入渗少,蒸发减少,增加土壤容重,对土壤的渗透性及蓄水能力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光污染

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组件由多晶硅板、减反射膜、钢化玻璃压制而成。光伏电池表面玻璃在太阳光的反射强光照射下,这些特殊材质产生的光反射、折射,易造成光污染。长时间生活或工作于白色亮光环境下,会损害视网膜和虹膜,导致食欲减退、失眠、情绪低落,光污染也会伤害鸟类、昆虫,让候鸟在光污染环境中迷失方向,影响驾驶员短暂失盲,还会影响高速公路车辆安全行使[8][9][10]。

2.3 服务期满

该项目设计运行年限为30 年。30 年服务期满后,该光伏发电项目需要进行拆除,拆除环节还需要关注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拆除包括光伏阵列组件、逆变器设备,以及基座建筑物、集电线路等,可见,在光伏发电项目运营期满后,需要重点关注废旧电池、光伏组件、建筑垃圾等。

综上,根据光伏项目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有:噪声,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机械噪声及交通噪声所致;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生产、生活环节;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材料,以及在此环节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的破坏,随着项目施工完成,经过人工种植,可有效恢复植被。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有:本项目在建设前就对选址进行了科学规划,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在施工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在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植被恢复,在光伏板下种植草药、菌菇等喜阴物种,设置畜牧养殖大棚,土地实际利用功能未受较大影响,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监测和观察,土壤渗透性、蓄水力影响不大。针对光污染问题,选用典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表层选用特种钢化玻璃,降低反射率,结合选址地区交通量小等因素,减小光污染影响。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生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见表1),该项目合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提前做好选址规划和工艺技术应用,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及生态环保效益。

表1 光伏发电环境效益一览表

3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污染防治

从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来看,光伏发电项目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运营期,以及服务期满后的生态环境影响。为此,针对光伏发电项目环境污染问题,应对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例如,施工期,要重点做好选址、生活污水及垃圾外运处理。而运营期,则重点做好固废、噪声、光污染及电池组件的清洗等。服务期满后,重点做好生态恢复,以及相关废弃物的拆除等[11][12]。

3.1 施工期

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期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建筑、生活垃圾,以及噪声、生活污水等影响。首先是要科学选址,光伏发电项目应考量太阳光照射强度因素,以及根据其后期的生态环境影响科学选址,远离城市及高速公路。然后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应做好相应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废组件由设备商回收;生活垃圾应统一运往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建筑垃圾分类做好收集,弃土则用于填方或运往弃土场;弃渣、废弃水泥建材等无法回收的,则统一运往建筑垃圾堆场集中处置。施工期的废油量少,做好运输、使用过程中防渗及避免雨淋等措施。施工噪声则采取降噪处理,严禁夜晚施工。

3.2 运营期

(1)废水

运营期光伏发电项目的废水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清洗电池组件,废水中含有悬浮物,但废水较少,收集后集中处理达标再用于场区周边绿化,不外排,减少周边环境影响。

(2)噪声

光伏发电项目噪声主要来自运营期变压器、逆变器等设备运转发出的电磁噪声。为此,要合理布置变压器,采用箱式布置逆变器,且远离敏感环境区域,做好日常变压器、逆变器设备的运行维护,使其始终保持良好运行工况。

(3)固废

固废主要来自光伏发电项目运行过程中废弃的电池板组件,其设计使用寿命多在25 年,光伏组件报废后应集中收集,暂存于废旧电池板存储间,定期回收,集中处理。

(4)光污染

选用多晶硅光伏板块,硅片表层覆盖反射膜层,采用光伏阵列,安装时采用低度倾角,反射面固定朝天,以免对周围、地面道路交通及居民生活造成光污染。

3.3 服务期满

光伏发电项目设计运营期为25 年,在运营期满后,需要根据规定对电池组件、变压器、电池组件支架等生产区相关设备进行更换或拆除。其中,废旧电池属一般废物,经统一收集回收至厂家做再利用,变压器、逆变器等废旧物,在光伏发电项目服务器满后拆除并交由专门机构统一处理。光伏发电项目场地在服务期满后,应对其进行生态恢复。

结语

针对光伏发电项目的行业特点,总结如下。

(1)要认真做好光伏发电项目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根据地区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环评,做好光伏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禁未评先建,边评边建。

(2)严把光伏发电项目环评重点内容。根据施工期、运营期及服务期满等,不同阶段、环节,重点做好光伏板清洗废水处理、生态恢复,光污染、噪声污染防治。

(3)光伏发电项目占地面积大,在具体确定点位、范围及方案时,应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具体措施,严禁随意更改。

(4)光伏发电项目对植被、水土流失、电磁辐射及光污染等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光伏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评估具体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生态环保措施效果,并根据环境影响后评价情况,及时做好补救和改进。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生产发展,太阳能、水能和风能发电产业蹄疾步稳,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保,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实现光伏发电项目的生态环保和经济效益双赢、多赢和共赢。

猜你喜欢

施工期环境影响发电
“发电”
柠檬亦能发电?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水电站施工期超标洪水应对措施研究
摇晃发电小圆球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摩擦发电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