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思政课教材刍议

2023-03-20周耀慈王世光中华女子学院000人民教育出版社0008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课程标准思政

周耀慈 王世光(.中华女子学院 000;.人民教育出版社 0008)

改革开放以来至21世纪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思政课教材中有重要地位。教材融入传统文化内容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近十年来,国家对思政课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强调了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大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一体化设计;2021年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思政课与语文课、历史课,并列为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三门主要课程,明确指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赋予了思政课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新的使命。这也意味着,思政课教材的编写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角。当前,思政课教材研究者、编写者普遍关注,如何按照新的要求,更好地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材之中。本文从内容选择、呈现方式和学习水平三个方面,对思政课教材如何融入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 内容选择

《纲要》《指南》和思政课课程标准,包括《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对思政课教材选择哪些传统文化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选择哪些传统文化素材也有具体的建议。这些要求和建议是思政课教材融入传统文化的基本遵循。

1.内容要求

《指南》把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思政课教材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三大主题,并把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思政课教材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要注重传承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伦理和风尚,养成恪守诚信、严于律己、敢于担当等优秀品质,培养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与《指南》的宏观描述相比,近两年颁布的思政课课程标准,尤其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依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本课程选取哪些传统文化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表1)

表1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的内容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也有类似的要求。从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设计来看,《指南》是《纲要》的升级版,但《指南》只是规划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而《纲要》涵盖了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纲要》对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对于大学思政课教材的编写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具体的内容要求,既是思政课教材融入传统文化的依据,也是思政课教材融入传统文化的底线。教材编者有自主选择内容的空间,但不能打破底线。

2.素材选择

《纲要》《指南》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是刚性的,但这些课程文件对于如何选择素材来满足内容要求,只是提出柔性的建议。这就给了教材编者很大的创造空间。对于思政课教材编写来说,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格言、人物、故事、经典篇目、基本常识、艺术与特色技能、民俗、文物图片、文化遗产等,都是可以选择的素材。这里,集中探讨一下大家比较关注的素材——格言、故事和经典篇目。

(1)格言、故事的选择

传统美德格言和传统美德故事是古代道德启蒙读物的主体内容,也是我国近代思政课教材(如修身教材、社会教材、公民教材)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思政课教材(如思想品德教材、品德与生活教材、品德与社会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思想政治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大量的传统美德格言和传统美德故事。有学者反对这种与学生有距离感、老掉牙的内容,甚至认为,这样的内容选择,又重新回到过去重视“德目”(有学者把它形容为“美德袋”)的侧重知识传授的道德教育传统,认为这就像杜威所说的,是培养学生“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这种批评不是没有道理。但需要看到,思政课教材在选择和运用这些素材的时候,也是与时俱进的。只要选择的格言和故事符合当今国家主流思想、符合当代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注重格言的语境转换,注意格言与课文情境的互动,传统美德格言和故事对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仍然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德故事的叙述的确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全面和深刻, 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来得更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这有利于打破抽象的道德说教。麦金泰尔指出:“人在他的虚构中,也在他的行为和实践中,本质上都是一个说故事的动物……除了通过作为最初的戏剧资源的那些故事,我们无从理解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在内的任何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材中编入传统美德故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德性,还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所生活的社会。

(2)经典篇目的选择

在很多课程与教材研究者看来,选择经典篇目,似乎是语文课程与教材的专利。实际上,思政课教材也可以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适当选取古代哲学方面的经典篇目,特别是在高中到大学阶段。课程文件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例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可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作品,体会文化的影响力。”其中,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就包括传统哲学经典篇目。再如《指南》要求,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理解文化发展与文化成就,选取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纲要》要求大学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果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学生仍只是从一些格言警句、经典故事的角度去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可能停留在碎片化、浅层化理解的层次。只有完整地阅读经典哲学篇目或片段,才可能真正把握传统文化深层的哲学思维方式。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诠释的传统,可以启发学生对传统哲学经典进行多维度的解读,体会经典蕴含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体验传统哲学经典的生命力。翻阅法国高中的哲学教材,我们会发现很多长达数百字乃至数千字的哲学经典段落,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例如,有教材在讲“幸福”一章时,摘录了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卢梭、康德、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经典著作片段,并加以注释和导读,最后列出思考问题。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学生了解他们西方文化传统中有关幸福的哲学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3)选择经典素材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选取传统美德格言、传统美德故事和传统哲学经典篇目的时候,需要注意我国古典文献的特殊性。韦政通从阅读的角度把古典文献分为三类,并指出各自的特点:“第一种是文字表面不难,要真切体会其中奥义很难,像《论语》《孟子》和宋儒的语录,属于这一类。第二种是文字艰深,但内容的了解并不很难,像《尚书》《仪礼》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是用词和文字构造都较特别,意义也难得确解,《庄子》和张载的《正蒙》属于这一类。”这一分类法对于我们分析思政课教材中传统经典哲学文献资料的运用有重要意义。教材编者大多避免直接采用第二种文献资料,如果采用,或给予必要的注释,或转化为白话文。对于第三种文献资料,教材编者在采用时也会注意根据文献的难度进行适当处理。但是,教材编者在采用第一种文献时,往往容易忽视这类文献的特点,以为很容易读,于是不加任何注释,其实这是个误区。虽然这类文献逐字逐句读起来不难,甚至朗朗上口,但是并不易理解。如果教材不加任何注释或翻译,完全靠学生自己去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很可能导致偏差,中小学教材尤其如此。

二、 呈现方式

选择好内容之后,就是如何呈现内容的问题。宏观上看,这取决于教材的整体设计思想,也就是如何在整套教材中呈现传统文化的面貌;微观上看,这取决于传统文化的单元、课、话题的设计思路,也就是如何呈现具体的传统文化的要素。

1.集中呈现

集中呈现的内容,是按照单元、课、话题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集中、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主题。以现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为例,探讨传统文化是如何集中呈现的。(表2)

表2 现行思政课教材中集中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举例

2.分散呈现

分散呈现的内容,是把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其他学习主题中。这种呈现方式是思政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体现。

一方面,分散呈现加强了传统文化内容与其他学习主题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材可以结合个人成长、家庭、学校、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学习主题,将传统美德格言和传统美德故事融入这些学习主题之下,学生会很自然地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出发,更容易接受这些分散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也能体会这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传统文化就是活在当下的过去。例如,关于上学的话题,教材有一幅插图,反映的是一个小学生出门上学前,爸爸在一旁鼓励他。爸爸说:“‘人不学,不知道。’你现在是小学生了……”“人不学,不知道”是《礼记·学记》中的话,把这句简单易懂的经典格言融入到爸爸的话中,把传统美德格言与儿童现实生活情境融为一体。

另一方面,分散呈现有利于学生把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理解其他学习主题的资源,用传统文化深化学生对其他学习主题的理解。例如,关于世界本源的探讨,教材既呈现了中华传统经典《周易》《老子》中有关的阴阳的思想、《尚书》中的五行思想,又呈现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探讨世界本源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又如,教材用唇亡齿寒、围魏救赵的经典故事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经典格言来说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等。这是用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思政课教材中的体现。这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为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隐性呈现

无论是集中呈现还是分散呈现,都是显性呈现。有时候,教材还采用隐性呈现的方式来设计传统文化内容。有学者指出:“我们在阐释传统文化时要有新思维、新观念、新思想、新语言,不能停留在‘子曰’上,要将孔子的那一套话语体系转换成今天的话语体系。”教材编者在编写传统文化内容时,也要注意从整体上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来,并不一定要通过成段的经典原文、传统的核心词汇来显性呈现。用现代的话语体系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来,不着痕迹,隐性呈现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追求。这种呈现方式,消弭了“传统”与“现代”之间有形的区隔,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隐性呈现可以体现在教材框架上。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呈现出“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从教材编写依据的角度来看,这一框架来源于课程标准。但追溯这一框架的思想源头,至少有两个。近一点的源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汉纳(Hanna)为代表的课程专家所设计的环境扩展模式(expanding environments model);远一点的源头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可见,教材框架既吸取了外来文化的成果,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另一方面,隐性呈现可以体现在教材内容上。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有“我和大自然”这个单元,教材不是从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去引导学生了解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对人类的好处,而是通过各种生活场景、故事、儿歌,让学生学会同身边的花草树木、小动物乃至大自然和谐共处:“大地长出绿头发,我用脚趾梳理它。小草痒得咯咯笑,亲亲我的小脚丫。我也痒得咯咯笑,捂着肚皮乐开花。”这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在教材内容设计上的体现。又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一课《我学习,我快乐》,看起来是讲学习习惯的,好像与传统文化没有关系,但细心的教师会发现,这一课的标题就与好学、勤学、乐学等传统美德密切相关,这一课的学习主题实际就是《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循环呈现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不同学段的学生会有不同要求,这就需要教材在不同学段螺旋上升、循环呈现。《纲要》明确区分了不同学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点(表3)。

表3 《纲要》规定的不同学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

《指南》就从个人、社会、国情等多个维度,提出小学、初中、高中思政课教材螺旋上升、循序渐进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表4)

表4 《指南》对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以国情维度为例

特别是新近颁布的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了一体化设计(表5),可以作为教材循环呈现传统文化的依据。

表5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目标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

传统文化在现行思政课教材中螺旋上升、循环呈现的案例,可以作为进一步优化教材设计的参考。

例如,小学低年级教材有《家人的爱》一课,设计了让学生填写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生日的活动,并提问:“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爱。还有哪些爱的表达方式呢?”记住父母的生日和年龄,是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要表现,教材里虽然没有明确这样说,但从设计理念上已经体现出来了。小学中年级教材里面有《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一课,在讲到父母生日的内容时,引用了经典格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教材的这种编排,反映了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螺旋上升和循环呈现。

再如,孔子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在小学阶段,学生能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懂得在与人交往将心比心,就达到目的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生活视野进一步扩大,可引导学生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是否普遍适用。由此,可以进一步让学生领会这一传统价值观念所具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意义。

总之,传统文化在思政课教材中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呈现方式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教材编者可以根据教材整体设计思想、具体内容目标来选择呈现方式,实现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不同呈现方式之间的优化组合。

三、 学习水平

教材编者在选择内容和呈现方式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一方面,选取什么样的材料和呈现方式适合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另一方面,选取这样的材料和呈现方式,希望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水平。关于学习水平的划分,有众多的理论和模型,现结合思政课中传统文化学习的特点,从文化认知、文化理解和文化反思三个层次来探讨思政课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内容的设计。

1.传统文化的认知

认知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认知传统文化是理解传统文化和反思传统文化的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材编者要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分门别类地塞进思政课教材当中,让学生简单记诵。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认知传统文化,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编者需要对传统文化知识用教材语言进行重新编码。

第一,要把传统文化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体现思政课实践性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教材编者不能默认课程标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都是学生不知道的,把相关的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材必须在学生有关传统文化的已有经验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例如,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呈现过春节的不同场景,然后设置问题:“过春节有很多礼节和讲究呢! 你知道哪些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一个“传统节日知多少”调查活动,然后设置问题:“你知道这些不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吗?”

第二,要把传统文化主题的知识与其他学习主题的知识联系起来,体现思政课综合性的特点。例如,有的教材把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和法治教育主题的知识贯穿起来讲,在讲述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时,给出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指出赡养老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公民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实际上,我国法律中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基本原则中就包括了“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将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融入法律规范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倡导“光盘行动”,要求合理备餐、点餐、取餐,这是将节俭的传统美德法律化、制度化。

第三,要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连续性。例如,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一课《我们当地的风俗》,把清明节感念先人的传统道德和悼念先烈的革命道德结合在一起。再如,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一课《弘扬优秀家风》,把古代优秀家风、革命年代优秀家风和当代优秀家风融合在一起呈现的。又如,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呈现了黄旭华的忠孝观,指出:“黄旭华的忠孝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和弘扬。”近年颁布的课程文件尤其重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连续性,例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可通过社会调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刻意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这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材中得到进一步反映。

第四,要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共性。一般来说,教材在讲本国传统文化的时候,都侧重介绍本国文化的特殊性,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在教材中除了强调自己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我国传统文化与外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共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说:“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些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承着“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中华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也要求学生“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教材编者注意的地方。

2.传统文化的理解

第一,传统文化的理解离不开日常生活。格尔兹说:“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揭示他们的通常性,又不淡化他们的特殊性……将他们置于他们自身的日常状态之中,使他们不再晦涩难解。”他说的是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其实,这段话对于本土传统文化的理解其实也是适用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材编者选择那些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如衣食住行、洒扫应对、节日习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他们才容易理解。教材编者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澄明他们“日用而不知”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离不开日常生活,这一点在现行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教材设置的思考讨论题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结合实际,谈谈新时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第二,传统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具体事例。课程标准规定了传统文化内容需要学生达到理解的程度,至于如何把这些需要学生理解的传统文化转化成教材内容,需要结合具体事例,把文件语言、学术语言、课程语言转化为教材语言。思想政治教材写道:“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表述是高度凝练的文件式语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如何体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对于高中生来说太抽象,很难理解,需要教材编者适当举例来说明。例如,列举“实事求是”“小康社会”这些核心概念的历史渊源的事例;列举“为人民服务”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之间的联系的事例,毛泽东《实践论》与传统知行观联系的事例等。这样,高中生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我们应该像艾思奇所说的那样,最好每一句理论阐述,“都要随伴着一句事例的解释”。

第三,传统文化的理解要有开放性、创造性。例如,经典篇目的学习,不仅要有开放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我们可以借鉴傅伟勋提出的解读思想家思想或经典的五个层次:思想家或经典实际上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可能要说什么、应当说出什么、现在必须说出什么,来设计教材中的问题,不一定五个方面面面俱到。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这些不同层次问题的回答,评价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水平。

3.传统文化的反思

教材除了帮助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反思传统文化,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学会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学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第一,教材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或案例,引导学生反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教材只是笼统地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仍然停留在文件语言层面,难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同一传统文化内容,从不同角度看,有的人看到其“精华”一面,有的人看到其“糟粕”一面。例如,对于传统的祭祀活动,有的人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它,有的人从迷信的角度理解它。同一传统文化内容,从不同时期看,有的时期更倾向于批判其糟粕的一面,有的时期更倾向于继承其精华的一面。例如,对于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仁义礼智信”,革命年代,先进知识分子更倾向于批判其时代局限性的一面;建设年代,先进知识分子更倾向于继承其超越时代的一面。从这个角度说,教材不能笼统告诉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一些抽象的原则,更需要给出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具体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能力。

第二,教材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或案例,引导学生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让学生辨析春节放鞭炮这一习俗的利弊;讨论贴春联这一习俗衰落的原因等。这些具体的问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也在他们思考能力范围之内。又如,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中“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要求,设计了活动,呈现两个相反的观点。一个观点是:“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另一种观点是:“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然后让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 请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这一设计,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教材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或案例,引导学生反思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例如,谦逊,或谦虚、谦让、谦卑,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长期以来,“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经常出现在思政课教材中。但谦逊在西方传统中并不是一种公认的美德。如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谦卑的人剥夺了自己所配得的重要性”“谦卑比虚荣更加与大度相反,因为它更普通,也更加是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话题中,围绕“谦逊”设计了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情境:

索菲是一名来华不久的法国学生。有一次,她看到自己的中国同学陈美穿得很漂亮,便当面称赞。可陈美却说:“没有啦,我只是随便穿穿。”这让索菲很是不解: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接受赞美呢? 陈美是不是有些“虚伪”?

同时,教材设计了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请说一说或演一演,再想一想有什么妙招可以化解它们。”教材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文化交流互鉴过程中,反思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探索如何以行动化解文化冲突。又如,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徐悲鸿将西方的绘画技法融入中国画为例,引导学生反思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颁布了系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件,最新的课程标准也对思政课教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详细的要求和建议。虽然,现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还要根据国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进一步精选教材内容,进一步优化呈现方式,教学活动设计进一步契合学生学习水平。十余年前,就有学者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是普遍而深刻的。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种种偏见,会遮蔽人的智慧,而实际的利害关系又会迷惑人的良知,再加上语言交流的障碍,在不同文明之间,即使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都不容易,至于互相包容、互相吸收就更困难了。”如何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保持自信的同时,能够以清醒的头脑认识传统文化,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于教材编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课程标准思政
身边的传统美德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