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视角:共建儿童友好社会

2023-03-18鄢超云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成人权利儿童

专家名片

鄢超云,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前教育学博士,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委会主任。

我最早接触“儿童友好”概念,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地震灾区建立了40个“儿童友好家园”,为灾区儿童、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随后不久,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在灾区开展“重建更美好”行动,主要抓手是“爱生幼儿园”。在这些项目中,我开始接触、了解、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倡导的“儿童友好”,不只是抽象的理念,更是具体行动;不只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系列概念。比如,除了儿童友好空间(即儿童友好家园)、儿童友好幼儿园(如爱生幼儿园),还有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家庭、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城市等。但在那时,“儿童友好”还是一个较少被人提及的概念,“儿童友好家园”也常被当地人称作“儿童美好家园”。

2011年7月,国务院颁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儿童友好家园”“爱生幼儿园”的探索成果写入其中。比如,《纲要》要求“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服务的儿童之家”。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系统而具体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目标、内容、措施、评价等。自此,“儿童友好”成为一个全社会熟知的概念,也成为社会学、建筑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的热词。

儿童友好的本质是儿童权利问题

友好,意味着亲近、和睦,像朋友一样好。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成人的我们,能够非常容易地感受到谁对我们友好、谁对我们不友好。儿童友好并非复杂、学术的概念,而是一个非常生活、日常的表达。在儿童友好理念的背后,其实是儿童权利问题。

儿童是人,具有人的基本权利;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权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列出了儿童的几十项权利,如每个儿童有固有的生命权、每个儿童有自出生起即获得姓名和国籍的权利等。其中指出,儿童有四大基本权利:生存权,即有生存、存活的权利,这是最基本的权利;受保护权,即儿童受到保护,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地震、疫情、战争等),儿童能够受到保护,免受忽视、歧视、遗弃等;发展权,即有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正规的教育,也包括校外教育、非正规的教育)、获得发展的权利,受教育权、游戏权等是发展权的重要内容;参与权,即儿童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如儿童对与其相关的事情发表意见的权利。

在广义的学前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中,儿童权利保护状况并不乐观。饮食、空气、建筑、运动减少、自然缺失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健康,侵害着儿童的生存权;数量不小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在类似疫情、地震等应该“儿童优先”时刻儿童未必优先,儿童过早接受各种竞争(特别是学业竞争)等,这些都是儿童的受保护权没有得到保障的具体表现;儿童游戏(特别是自主游戏)时间、空间、材料不充分,与读、写、算相关的,与升学考试相关的学习与发展过于受到重视,这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和谐,儿童的发展权正在被异化;儿童每天忙忙碌碌,时间成为一小段一小段的碎片,空间成为一个一个的孤岛,儿童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作决定的机会并不多,儿童的参与权更多地表现为一些形式化、装饰性、象征性的参与。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强调儿童的权利时,也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当我们强调儿童友好时,切不可将其机械、片面地理解为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儿童友好不是迁就孩子、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监护人不作为、不履行职责的借口。

2 儿童友好的关键是成人有儿童视角

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家都认可儿童友好,反对对儿童不友好。但问题是,怎样是儿童友好、怎样是不友好?比如,有的父亲把调皮的儿子揍了一顿,揍完还加上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从父亲的角度来看,这是对儿童友好的表现,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挨一顿揍,怎么就是对我好呢?

“视”是看的意思,“视角”就是看的角度。一个人的视角常常会受到自己所处位置的影响。一种位置是物理的、空间的位置,比如,坐汽车、火车、飞机时,位置是靠窗还是靠过道,所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另一种位置是知识、经验、思想的位置,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看雪,沿海人和内地人看海、台风,视角常常很不一样。盲人摸象、小马过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就是在讲不同的视角。

儿童不同于成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也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视角。不少研究者认为,有两种儿童视角。一种是成人认为的儿童视角,比如,成人认为儿童喜欢这种颜色、需要那种玩具;另一种是儿童自己的视角,即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体验,比如,在“你喜欢爸爸妈妈陪你玩什么”的访谈中,大多数小朋友都说爸爸妈妈不陪自己玩,也有小朋友说不希望爸爸妈妈陪自己,因为那样就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见,儿童常常有自己的感受、认识,而且不同儿童的感受、认识可能是不一样的。父母说“你看谁谁谁家的孩子,都已经……”,就是一种典型的成人视角、比较的视角,没有儿童视角、没有自己孩子的视角。

成人越是有儿童视角,就越懂儿童。“懂”儿童,并不一定要学习复杂、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关键是要用心。只要我们真正用心、设身处地以兒童的眼睛打量周围世界,或者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时代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或许就能走入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作为成人的我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某些时刻,你或许非常需要被关注、被倾听、被理解。这个时候,你所需要的是一位“好友”。真正的好友,是能够与你心心相印的人;真正的儿童友好,是成人能够与儿童同频共振。

3

儿童友好的起点是从我做起

儿童友好不只是一个大家所倡导的口号,更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践行的理念。

在社会中,有一部分人的工作主要是与儿童打交道。比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儿科医生、护士,儿童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儿童文学创作者,玩具设计师、绘本插画师,当然还有每一位家长。这部分儿童工作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践行儿童友好。比如,幼儿园教师努力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医生、护士能够理解儿童的担心、害怕、恐惧,极力减轻患病儿童的心理负担;儿童文学作家能够创作出影响儿童心灵的作品,绘本插画师能够画出走入儿童内心的图画……

在社会中,有一部分人的工作虽然不是专门或主要指向儿童,但可能涉及儿童。比如,图书馆、博物馆、超市、高铁、飞机等场所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来说,能否对场地、材料等做适当的“适儿化”改造,能否在工作时考虑到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特别是当儿童的一些行为(如哭闹)影响到他人时,除了儿童的监护人,相关工作人员是否能够根据儿童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协调、安抚,而不是公事公办或者不闻不问?

即使我们在工作中不会涉及儿童,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儿童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事情。比如,我们可能在出差、回家或用餐的过程中遇到儿童,甚至可能在非常疲劳、需要安静或心情不好的时刻,遇到正在吵闹的孩子。此时的成人,如果能理解儿童可能经历的困难、面临的挫折、遭遇的失败,就能够使自己冷静下来,进一步创造儿童友好的氛围。

我曾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的思路,逐一分析,每一类职业中,都有人对儿童很友好,也有人对儿童不友好。因此,我们不是只需要某一类人对儿童友好,其他人就可以对儿童不友好;也不是只需要某一个地方、场所、机构对儿童友好,其他地方、场所、机构就可以对儿童不友好;不只是需要儿童友好城市,乡村就可以对儿童不友好……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儿童友好社会。

儿童友好社会,不是说说而已,需要行动,需要每一个人立即行动。

猜你喜欢

成人权利儿童
我们的权利
成人不自在
论不存在做错事的权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权利套装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