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良种良法提质农业
2023-03-18方怡晖
方怡晖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把在基层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关于“三农”领域、乡村振兴的话题整理成提案,在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为民发声,履职尽责。
“这次,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说明我的政治表现、工作情况以及担任省政协委员期间的履职情况等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既十分感谢上级对我的信任,又感觉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广东省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说。
黄显良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扎根基层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一线工作30多年。本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黄显良,因工作需要却从事了农业科研工作。黄显良干一行爱一行,沉下心来,潜心钻研,在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一线上扎稳了根基。2004年起,他利用市农科所基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及技术力量,主持实施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项目,受到了袁隆平院士及其他專家团队的充分肯定,并于2018年挂牌成立水稻国际合作研究阳江试验站,实现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国内设立试验站零的突破。此外,其指导实施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和监测项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今年参加全国两会,黄显良把在基层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关于“三农”领域、乡村振兴的话题整理成提案,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在两会上积极建言献策,为民发声,履职尽责。
农以种为先
俗话说,“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重要的生产资料。“稻瘟病是水稻种植的大敌,有时候一旦出现就会导致颗粒无收,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抗击稻瘟病的最重要就是预防,其中稻种的抗病性尤为重要。推广良种良法是助推实现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黄显良说道。
一个优良品种(比如它抗虫、抗病、品质优)与一套良法(即相应配套的集成技术措施)配套,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使优良品种充分发挥增产增效潜力,达到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作用,实现1+1>2。这样不但可以节省种植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也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所以说,良种良法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黄显良主导开展水稻病害项目合作,带领的团队由于科研技术力量雄厚及规范、精确的田间病鉴管理技术,让国内首个国际级水稻试验站落户阳江,为国内外的稻瘟病抗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黄显良与团队通过建立现代化种养殖示范点、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等方式将良种良法推向社会,使良种良法广泛普及。同时利用本地特色气候条件及地理环境,创建“阳江市农科所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全力打造优质种业基地,选育出了阳江建市以来第一个通过省审定的杂交稻新品种—万金优278,推广种植的面积超5万亩,新增农业产值1500多万元,为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
黄显良认为,农业发展离不开科研技术的支撑。一直以来,阳江市农科所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与国际水稻所、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省高等院校等科研单位加强合作,实现强强联手,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他们在粮食种子科研人才引进和培养上也是不断加大力度,利用招才引智增强了技术团队的力量,并通过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等举措,在水稻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出于多年来的农业实践经验,黄显良希望国家继续加大种业振兴的支持力度,加大种业投入,挖掘优秀经验,提高科研水平,打造更好的平台,从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关注三农问题
这些年来,黄显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三农”工作实践,积极参加各种调研、观察和学习活动,坚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打交道,听取群众呼声,如实反映社情民意,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做大做强现代种养业是前提和基础。除种业之外,黄显良认为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黄显良建议加大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粤西地区天气变化反复出现,甚至会反复极端降水,要么水淹要么干旱,严重影响耕作。而我在下乡过程中,看到了很多水利设施,比如一些水坝,有发电等综合性功能。目前这些发电功能效果一般,可以考虑把一些综合性功能较弱的水利设施提质升级为农业专用的水利设施。”
黄显良希望地方各级政府抓好抓实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降低种粮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业农村经济稳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张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