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

2023-03-17唐可司敏

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分析

唐可 司敏

摘 要:随着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建筑规模的不断壮大,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为此,详细分析了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要点,提升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水平,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桩基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3)12-0004-03

0 引言

桩基础结构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整体的稳定性,又能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对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深入探究十分必要。

1 桩基础设计要点

1.1 桩型的选取方式

桩基选型是桩基础设计中的要点内容,也是一项基础性设计工作。桩基选型的合理性,对基础安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桩基选型难度很大,需要考虑大量的因素,比如现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特征、各类桩的施工难度以及地形等,唯有全面考虑才可以选取出最为合适的桩型。由于选取的基本标准存在差异,因此最终选型也会有很大区别。桩型选取方式有以下4种。

1.1.1 根据荷载类型进行选取

一般荷载主要有竖向荷载、水平荷载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桩的竖向、水平承载力,所以在选取桩型的过程中需要对此进行充分考虑。假如承载过大,就必须对桩径与桩长进行加大。如果单桩承载力太小,则要增加桩的数量,否则难以将地基的价值有效发挥出来。

1.1.2 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选取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如黏土地质、淤泥地质、硬土层等,对此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型。

黏土地质比较适合使用冲孔灌注桩。淤泥地质适合使用预制桩,一般不建议选择灌注桩,因为其成型可靠性较低,桩身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对硬土层建议使用灌注桩。

1.1.3 根据施工条件进行选取

在市区进行施工,建议选择静压预制桩。静压预制桩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施工周期也不长。打入式预制桩通常有预应力管桩、预制方桩两类,前者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比较强的穿透力,经济性也比较好;后者则具有施工速度快、强度大等优势,但需要耗费大量钢材,使用的成本比较高。

1.2 桩型选取对桩间距的影响

桩承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桩间距的大小,为保证桩间距设计的合理性,需要明确桩基的类型,即明确桩基是端承桩还是摩擦桩。假如是摩擦桩就需要适当增加桩间距,因为此类桩型对桩侧土体会带来一定影响。否则桩间距太小,可能会导致桩基承载力降低。端承桩则可以选取比较小的桩间距,因为其承载力源于桩端,对桩侧土体影响非常小,因此就不用考虑桩间土可能会出现沉降的情况。

1.3 桩基受力计算

1.3.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方向承载力计算,分析桩基的承载力和重力。在计算竖向承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桩基的承载力分析,对各环节与桩基进行综合分析,以满足目前桩基的设计要求。当设计过程中出现偏心竖向荷载问题时,必须改进现行桩基设计标准,以保证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荷载分析,开发灵活分析和控制方法,以确保在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时,确保建筑物的稳定。

1.3.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在桩基的各个设计环节,都要注意极限承载力。在设计过程中,要区分桩基设计是甲级还是乙级。为确认单桩静载试验及乙级桩基础设计科学合理,应结合周边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等综合情況进行相应试验。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充分性。如果桩基为丙级,在决策过程中必须按照现场测量方法进行测试,以便综合分析确定各个极限端口的阻力及其承载力。

对于大直径桩,其限端阻力可通过岩基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对于岩桩,也可通过岩基荷载试验确定。一般来说,桩的单边阻力和极限阻力可以使用预测装置进行测试和确定。在试验过程中,应建立相关的描述数据曲线的标准体系,以保证根据经验参数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1.4 桩长的设计

在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中,桩型与桩长是两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参数,这两方面参数的合理选择也是提高设计效果的关键。在设计环节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力学性能和成本造价两个方面的因素。

以某住宅项目为例,由于该项目的施工工期较为紧张,因此在设计环节中,建设单位的原方案中要求采用规格为D400的预应力管桩。这类管桩的承载力为850 kN,桩长则设置为16 m。

但在经济效益分析后,相关单位发现,这种桩基础设计虽然能够在力学条件上满足要求,但其造价高达160元/m?,实用价值受到制约。经过相关单位统一会商研究后决定,在确保桩长不变的情况下,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方桩取代上述的预应力管桩。该方桩的规格为250 mm×250 mm,其承载力为600 kN。经过理论计算后发现,该方桩的造价仅为50元/m?,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综合性能更为优异。

1.5 桩间距设计

桩间距设计也是桩基础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通常情况下,桩与桩的间距是指各个桩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的具体数值大小一般为桩基直径的3~4倍。若是桩间距过小,后期施工时会增加施工难度。在施工结束后,过小的桩间距也会增加桩基的沉降量。若是间距过大,则会增加桩基下方承台的建设体积及施工时各种建筑材料的用量,从而增加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成本。

在确定桩基最小中心距时,应当充分考虑桩基周围土壤类型及成桩工艺。若是采用非挤土以及部分挤土灌注桩时,桩基总排数在不少于3排,桩基数量不少于9根。整体为摩擦型桩基时,桩与桩之间的最小中心距不得小于3倍桩基直径,其他情况下桩基中心距不得小于2.5倍桩基直径。

若是采用挤土灌注桩,且桩基穿越的为非饱和土,则桩基总排数在不少于3排,桩基数量不少于9根。整体为摩擦型桩基时,桩基中心距不得小于3.5倍桩基直径,其他情况下不得小于3.5倍桩基直径。

若是穿过的土体为饱和土,则当桩基整体采取上述平面布置形式时,桩基中心距不得小于4倍桩基直径,其他情况下不得小于3.5倍桩基直径。若是选择挤土预制桩,则无论采取任意桩基平面布置形式,桩与桩之间的中心距都不得小于3倍桩基直径[1]。

2 桩基础施工要点

2.1 认真筹备前期的工作

在桩基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做好技术准备和资源准备,保证施工步骤的顺利实施。地质与地形勘查是野外考察的重点,对施工场地周围的气象条件和岩层的硬度进行观测和记录,检测周围水体的峰顶及地下水位的水量与水质。室内照明及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也是实地考察的重点。

在制订施工方案前,一切细节都要加以考虑,所以要实地考察要覆盖房子的所有细节。在技术准备上,应事先制定好桩基计划、施工工艺次序和所需的设备。

2.2 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保证预制桩施工的效果,施工人员必须事先确定打桩的顺序,并结合实际施工需求选择适合的预制桩施工技术。例如,常见的射水沉桩施工技术,适用于沙土层地质条件,能大幅度提高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实际施工中,技术人员还需要提前规划施工范围、桩基数量等,做好接桩施工安排,并全面检查桩体结构的顶部情况。一旦发现顶部损伤的情况,应立即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修复处理,并做好清理工作。面对预制桩结构变形的问题,应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处理并开展二次检查工作,确保所有数据参数达到相应的检验标准后,再将其投入施工现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2.3 静力桩施工技术

静力桩施工技术是十分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静力桩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成以下5个步骤。

2.3.1 桩机就位

在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工作人員应对压桩机进行质量检验,确认无误后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使压桩机到达预定位置,并确保桩机夹持钳口中心(可挂中心线陀)与地面上的样桩对准。在确认压桩机位置无误后,将长步履(长船)落地受力,从而为静力桩后续施工打下基础。

2.3.2 起吊、搬运桩体

在压桩机基本就位以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桩体结构吊运到施工位置,在确定桩体本身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确保起吊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起吊点不合理导致桩体脱落等问题。

2.3.3 稳桩

稳桩是静力桩施工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步骤,主要是对吊运到桩位上的管桩结构进行临时固定。在此过程中应确保桩体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利用压桩机将预制桩插入桩位,调整桩体垂直度使桩体保持竖直。到达预计位置后,对每一条桩的十字桩尖进行焊接,从而确保桩体结构的稳定性。

2.3.4 压桩

桩体准确无误地到达桩位以后,应秉持着连续性原则进行施工,同一桩体的压桩间隔时间不应超过30 min。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桩体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等进行记录,在压力表显示异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停止施工。

根据地质资料确认是否存在岩层无法穿过、桩体是否折断等,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压桩速度,一般以1~2 m/min为宜。

2.3.5 接桩与送桩

将桩体打入特定深度以后,可以利用焊接技术进行接桩施工。在正式焊接施工前,对两端接口位置存在的杂质进行处理,待其彻底干燥以后进行后续施工。保证上下桩体垂直对齐,在位置没有偏差的情况下利用电焊条打底。在此基础上利用焊条满焊,控制好焊缝的形状和位置,避免出现桩体焊接部位变形的问题。

焊接结束3 min左右可以开始加压,避免焊缝处温度过高导致的结构变形和脆裂问题。在送桩的过程中,应对送桩杆的中心线位置进行检查,使之与桩的中心线重合,避免送桩轨迹偏差导致的质量问题[2]。

2.4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由于打桩设备的重力相当大,为了提高与打桩机械直接接触的地基表面的支撑力,在现场土壤平整时必须铺上相应厚度的砂土,防止地表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引孔施工的垂直。一般情况下,履带打桩设备的基础承载力为100~130 kPa。如果地面石块的铺设情况不能满足要求,可以采用加铺步路上的石板来减轻土体的压力。

采取钻孔灌注桩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下水道和泥浆沟。若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的硬地基,要在桩基础上铺设泥浆池、沟槽、下水道等。在土位处开挖成桩后,要井然有序地排除泥土,并进行文明施工,从而极大地提高工程效益。在地基沉降施工中,地面平整技术如同预制式打入桩一样,管道下沉时,需要进行锤击和振动,所以桩机对地基的承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3 结束语

桩基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问题,建筑结构也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轻则影响结构稳定性,重则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倾斜、塌陷等安全事故。所以,必须要对桩基础设计及施工要点的研究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何建翰.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2):91-92.

[2] 杨华宝.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方案探析[J].建材与装饰, 2019(24):67-68.

收稿日期:2023-09-05

作者简介:唐可(197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