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应对路径研究

2023-03-17赵晓妮李彤彤

传播与版权 2023年5期
关键词:应对挑战

赵晓妮 李彤彤

[摘要]算法推荐作为网络空间信息分发的核心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设出全新的话语语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话语传播精准化、话语主体交互共通、话语内容同质化、话语表达全觉感知的新表征。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信息茧房弱化教育者话语的说服力、语境差异消解受教育者话语的接受度、偏好迎合削弱话语内容的感染力、泛娱乐化降低话语传播的场域力等挑战。因此,在发挥算法推荐技术优势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强化价值引领作用,从提升话语主体素养、优化话语内容体系、更新话语表达方式入手,规避算法推荐技术异化风险,使其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关键词]算法推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挑战;应对

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算法推荐以其精准化的技术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在社会信息采集、生产、分发、接受的各个领域,创设出全新的话语语境,日益彰显对受众思想行为的介入和对认知习惯的塑造作用。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具体的语言符号系统,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发挥现实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塑造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借助算法推荐技术优势,规避算法风险,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算法推荐技术催生的时代语境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说服力、感召力和传播力,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征

算法推荐通过全方位采集和分析用户的注册信息、浏览足迹、网络社交关系,对用户的兴趣偏好、价值取向进行精准画像,从而精准推荐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这种基于内容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实时流行热度推荐的信息分配机制,深刻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成和传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有以下表征。

(一)话语传播精准化

算法推荐的关键一环是拟合用户对内容满意度的函数[1],基于对用户满意度的采集与运算,算法推荐技术可以将内容端和用户端进行高度匹配,实现对内容的精准投放、靶向推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算法推荐技术,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现阶段的思想动态,预测学生未来的思想发展趋势,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精准推送。

(二)话语主体交互共通

算法推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产生深度互动和结构性变化,大学生可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多元话语诉求反馈和多向交互,其自主性能得到极大满足。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灌输、说服等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养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算法推荐技术有效打破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线性的话语结构,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對话语的单方面主导权被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追求实现多层次的、多维度的双向交互教育。

(三)话语内容同质化

算法推荐的采集和分发都遵循一个特定的逻辑前提,即迎合用户偏好,片面呈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并屏蔽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传播的信息呈现分散化和碎片化的话语特质。过多接受大数据喂养的大学生,容易陷入同质化内容的网络怪圈,逐渐失去主动检索信息的能力和广泛接触信息的机会。大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能力会逐渐弱化,并沉浸于算法推荐编制的“信息茧房”内,他们容易对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规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排斥心理。

(四)话语表达全觉感知

算法推荐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可以将复杂的学理性的话语范式转变为生动的叙事。这种全觉式的话语表达方式,极大增强了受教育者在虚拟空间的视、听、嗅、触等多维感官体验,深受大学生喜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利用可视化、图像式、虚实交融等感性形式呈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性话语范式,使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内容的表达更符合大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挑战

在算法推荐的赋能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开展方式更为多元化,传播途径更为广泛,话语递送更为精准化,但是算法推荐背后的资本逻辑也催生了诸多风险。

(一)信息茧房弱化教育者话语的说服力

信息茧房现象指“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信息和使自己愉悦的通信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样的‘信息茧房之中”[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说服力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话语从心底认同,并且付诸行动。在算法推荐的赋能下,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信息通过聚合而得到强化,异质信息则被排斥在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说服力会被弱化。大部分大学生每天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受算法推荐的个性化推送影响,进而容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传达的话语内容产生排斥。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不足,这主要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关心的话语信息的关注精确性不足,话语内容更新延缓,无法打破彼此间的信息壁垒,使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降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话语说服力弱化。

(二)语境差异消解受教育者话语的接受度

受教育者对话语的接受度是评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重要指标。算法推荐为大学生营造多元化的话语语境,有幽默诙谐的、轻松愉快的、严肃郑重的,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其中最受大学生喜爱的便是内容精炼、更新快的网络流行语。随着以算法推荐为主导的网络话语环境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化应用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又因其本身的话语语境较为严肃,更注重理性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理论说理时获得受教育者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的难度便会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本应主动回应、批判各种错误网络思潮,宣扬主流价值,但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算法推荐的工作原理认识不足,其较为生硬的话语表达方式容易导致他们在复杂的算法推荐舆论场中面临失语风险。

(三)偏好迎合削弱话语内容的感染力

“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的关键是话语内容的感染力构建”[3],算法推荐基于用户浏览足迹,分析用户的个性化偏好,大量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度较强。一方面,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算法推荐坚持以流量为王,并不会主动筛选过滤掉低俗、恶搞等争夺受众眼球的低质内容,而大学生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还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思想价值取向,往往对泛娱乐化的内容较为敏感,导致这类低质量信息点击率较高,被网络平台推送的概率也就更大,进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点击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当大学生将在互联网中高效的信息获取理解为高质量的信息获取,并沉湎于信息找人的自动推送机制时,便会逐渐丧失主动获取话语内容的意愿。阐释公共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吸引力、感召力则会被削弱。

(四)泛娱乐化降低话语传播的场域力

“从根本上来看泛娱乐化是一种娱乐异化,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对娱乐元素的运用无底线、无原则的消极文化现象。”[4]在算法推荐的助推下,短小、精微、夸张的泛娱乐化内容向大学校园渗透,通过增强大学生的感官刺激,将缺乏深度的内容传播给大学生,从而解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在资本的驱使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主体的主流媒体被拥有算法优势的娱乐化平台媒体持续挤压,使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平台的内容供给不足,覆盖率和影响力降低。其二,娱乐化平台媒体所传达的碎片化、低俗化、肤浅化内容会冲击大学生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所接受的逻辑性、系统性、严谨性、崇高性的话语,“一旦教育算法因为其精准性和逻辑化而被众人接受,师生便会根据算法的标准来优化自己的行为”[5]。算法推荐下的泛娱乐化内容亦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产生误导,使他们在表达方式上过度迎合学生的心理诉求,本末倒置。这不仅不会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场域,还容易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精神空场的风险。

三、算法推荐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应对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6]面对算法推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带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在发挥算法推荐的工具价值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规避算法推荐带来的风险,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升亲和力、针对性、传播力服务。

(一)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嵌至算法运行逻辑

算法推荐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信息传播工具,其运行逻辑容易以流量为王,出现价值偏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把握好方向盘,具体来说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嵌至算法推荐的采集、生产、分发、反馈全过程,赋予其价值理性,引导算法推荐传播符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弘揚社会正能量。比如,在算法推荐的信息采集和生产环节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选取积极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质量内容,增加主流价值信息的推送级别和频率,同时要注意增强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把关和监管,防止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渗透。在信息分发环节,针对大学生受众群体的不同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符合大学生认知结构、大学生感兴趣的优质内容分发给大学生。在反馈环节,算法平台也要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纳入推送成效评估之中,改变过去单纯以流量和资本为主的标准和评价指标,使算法推荐的偏好设置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

(二)主体素养:提升话语主体的算法把关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算法应用能力。在复杂的高校校园网络生态环境中,教师应对学生接收到的话语内容进行把关,防止错误思潮在学生群体中蔓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优先取得对舆论的引导权。高校则要重视在教师群体中培养网络“意见领袖”,鼓励教师入驻算法平台,使其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同时,高校校园网络监管人员也要提升监管水平,优化算法平台的舆情研判和预警机制,及时反馈高校舆论动向和网络信息,加强校园网络安全主题教育,为师生创造绿色的上网环境。

高校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信息过载的问题也愈加突出,大学生提升自身的算法理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大学生要做好自己的把关人,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一是要正确认识算法的工具价值,理性看待算法推荐,不被算法思维支配;二是要培养鉴别信息的能力,在浏览网络平台时,要自觉向主流媒体靠拢,保证接收信息的质量和价值,避免陷入流量圈套,被鱼龙混杂、低俗肤浅的内容误导,避免成为负面信息的传播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内容体系:优化算法“内容池”,提高话语内容质量

“算法推荐‘内容池是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源头”[8],在算法推荐的“内容池”中蕴含着大量迎合学生偏好的个性化内容,这也导致“内容池”中的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充满挑战性的话语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算法“内容池”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第一,相关的算法平台要提高信息质量,向学生推送优质内容。诸如大学生使用频率靠前的抖音、微博、小红书、B站、今日头条等遵从算法运算逻辑的平台,在学生使用前,应根据年龄数据对学生的教育背景进行识别,推送有助于其身心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内容,用优质的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检索有价值的信息,过滤掉无用甚至是有害信息。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话语内容的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观察、捕捉算法推送给大学生的信息内容,特别是提炼在学生群体中流行、受关注度高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找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感兴趣内容的契合点,及时更新话语资源,呈现接地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还可以利用算法运算技术,在各类在线教育平台反馈教学效果,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求端与供给端的平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启迪学生成长,滋润学生心灵。

(四)表达方式:采取生活化的话语叙事,打破话语隔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方式若运用得好,可以提升话语内容的感染力,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从而增强受教育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同。算法推荐营造的全新话语语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改变过去的话语传播方式,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生動化的叙事方式呈现相关教育内容。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更新叙事手段,由讲授式叙事向影音式叙事转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教师要多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增强大学生感官体验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一些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正能量、展现中国形象的短视频。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吸引大学生注意力,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再结合教师的理论阐释,往往可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意叙事素材的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9]。讲好道理就要选好故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挖掘“四史”教育中的红色故事。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诞生、长征如何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改革开放、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有关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的故事有着极高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校媒体平台要多选取这方面的议题,促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浏览高质量内容的习惯。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定位在于成“人”,如何让大学生以辩证理性的思维看待算法推荐,借助算法推荐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深思。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掌舵者,理应主动承担责任,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章仪.推荐算法介入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学术探索,2022(08):151-156.

[2]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李超民.新时代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刘艳,谭亚莉.泛娱乐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式微与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07):121-126.

[5]杨欣.教育评价改革的算法追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1):19-29.

[6]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7]人民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20-08-31)[2023-01-0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831/c1024-31843385.html.

[8]张杨,高德毅.算法推荐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2021(07):91-96.

[9]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2022-04-25)[2023-01-0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2/0425/c1024-32408556.html.

猜你喜欢

应对挑战
我来挑战(二)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及应对
生存 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