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家的科研日常之南极科考
2023-03-17曾昭亮
曾昭亮
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大陆,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5~零下3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比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还要少。在这里,中国先后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4个科学考察站(罗斯海站在建设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天气,一批又一批的气象工作者来到这里,探索这冰雪世界中的气象奥秘。
南极科考分为越冬(时间为一年到一年半)、度夏(时间为半年左右)两种。例如,第36次南极考察中山越冬队于2019年10月出发,2021年5月返回;度夏队则于2019年10月出发,2020年4月返回。
我曾有幸在中山站参与科考,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惊喜与挑战——不仅有美丽的极光、呆萌的企鹅,更有无尽的黑夜、刺骨的寒风、漫天的暴雪。这对气象科学家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磨练与考验。
中山站周边天气多变,8级大风更是家常便饭,地吹雪(指大风吹动浮雪像流沙一样铺天盖地而来)、暴雪天气频发,在此环境中进行气象观测及数据采集非常危险。
不论天气好坏,科考队员都要对气象设备进行巡检、录入气象数据,保证每天4次发报,全年无休。
正常情况下,大气成分观测栋距离生活区综合楼仅不到10分钟路程,但遇到暴雪、大风便会寸步难行,为了保证正常工作,队员只能爬行前进。
作者与企鹅
中山站大气成分观测设备
中山站,暴雪中前行去观测的队员
海水观测
6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全范围出现极夜,中山站每年的5—7月之间有50余天极夜期。终日不见阳光,再加上远离亲人,每日巡检的道路上,我们只能与风雪和黑夜为伴。
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厚度和密度变化会直接影响海況和气候。因此,观测海冰是我们在中山站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极夜期间开展观测,难度和危险性不言而喻——冰厚不厚?人踩上去会不会塌?冰裂隙多不多?特别是海冰冰面上冰山较多,冰山周边向外辐射的冰裂隙大多被积雪覆盖,不易被发现。为此,我们会先下载卫星遥感影像,熟悉观测区域点位分布及冰山分布,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到观测时,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找到具体的点位。
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我和队友乘坐雪地摩托,带着压缩饼干和水,有时水来不及喝,就被冻成了冰块,对观测区域海冰的厚度、雪厚进行测量和记录。
记录数值也是个“技术活”——脱下手套更方便记录,但是温度太低,还没记完,手指就完全冻僵不能弯曲了。而且手指一旦碰到金属设备,就会被粘住,想把手指拿开,就要脱层皮。
激光是探测大气的“利器”,我在南极科考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极区中低层大气激光雷达系统部署与观测。在度夏期间,我们完成了多台激光雷达安装和系统调试,并参与了国际上首次在南极地区的极区大气准全高程(从底层到中高层)激光雷达协同观测,记录了南极近地面层到中间层的温度和风场等大气关键参数数据。
在这期间,激光雷达观测栋(几个集装箱组合而成)从无到有,激光设备完成了从调试、优化到发射。看到极夜观测期间发射的激光与绚丽抖动的极光共舞,我心里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南极的气象研究也将越来越深入。如果你对气象感兴趣,不妨从现在开始努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南极相遇。
(责任编辑/张丽静 美术编辑/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