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中的古生物

2023-03-17王小娟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23年3期
关键词:奥陶纪鹦鹉螺隔间

王小娟

学校举办义卖活动,彭迪因为帮忙给本班卖货,影响了自己购物。当他踌躇满志地揣着55元出去时,却发现自己很难把钱花出去。等所有班级都收摊了,彭迪才捧了一堆书回来。他把书往桌上一放,秒变蔫了的豆芽菜,翻着白眼瘫倒在椅子上。

赵奕阳一看彭迪买的书,阴阳怪气地叫起来:“天哪,《少儿早熟怎么办》!还有《三岁儿童学唐诗》!你有弟弟还是有妹妹?”

彭迪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你既没有弟弟又没有妹妹,那这些书给谁看?”赵奕阳大声嚷嚷道。

彭迪得意扬扬地抽出一本科普杂志,说:“那些都是赠品,真正的购买品在这儿——这个月新鲜出炉的杂志,原价买的!”

正当赵奕阳要去检查杂志是不是当月的,彭迪嗖地将杂志翻到目录,念道:“古诗中的古生物……”

“古诗中的古生物”是个专题,包括琥珀、珊瑚、震旦角石等好几个主题。当彭迪看到标题《鹦鹉螺》时,不由得瞪大小眼睛嘀咕道:“刚卖掉一个‘鹦鹉螺’,又买来一个‘鹦鹉螺’!”

这次义卖,彭迪卖掉的《海底两万里》中就有众所周知的“鹦鹉螺号”!

彭迪知道潜水艇是仿照鹦鹉螺的身体结构制造的,但古诗也能和生活在海洋里的鹦鹉螺扯上关系,实在是出乎意料。当翻到讲鹦鹉螺的那页,他更是大吃一惊,竟然还有题名为《鹦鹉螺》的诗,而且作者竟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

欧阳修的这首《鹦鹉螺》很长,彭迪没能完全看明白意思,文章的作者也没解释该诗的含义,而是先简单说明了现代鹦鹉螺壳体的结构:最初形成的壳体是原壳,随着软体生长,造出一个个隔间,而软体一直住在最前方也就是最后形成的大“房间”里。隔间的壁中间贯穿并连通一个细细的气管,用以输送气体到各隔间中,从而控制鹦鹉螺的沉浮。这也成了开启潜水艇构想的钥匙。

作者写的是“古生物”,没有继续介绍现代鹦鹉螺属中的各个种,而是叙述了鹦鹉螺类的历史。与狭义的鹦鹉螺属不同,广义的鹦鹉螺类是个范围更宽泛的大家族,不仅成员众多,种类也庞杂,鹦鹉螺属就属于这个大家族。鹦鹉螺类在古生代海洋里曾非常繁盛,但现在只有2属6种幸存在南太平洋的深海里,其中鹦鹉螺属有4种。

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历经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变化并不大,因而幸存的现生成员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这个有意思!”赵奕阳跟着彭迪一起看到最后一部分“月历化石”时,兴趣盎然地说。

“的确!”彭迪点头附和。

“月历化石”这部分的内容大意是:现代鹦鹉螺的壳上有波状螺纹生长线,并形成宽窄不同的生长带。每个生长带里的生长线约为30条,与一个朔望月(中国农历一个月)的天数一致。研究显示,不同时代的鹦鹉螺化石上,每个生长带里的生长线数随其年代变老而逐渐减少:新生代渐新世(距今0.33亿~0.23亿年)是26条,中生代白垩纪(距今1.45亿~0.66亿年)是22条,侏罗纪(距今2.01亿~1.45亿年)是18条,古生代石炭纪(距今3.59亿~2.99亿年)是15条,奥陶纪(距今4.85亿~4.43億年)是9条。由此推断,奥陶纪时,月亮绕地球“跑”一圈只要9天!据此,古生物学家把鹦鹉螺誉为“月历化石”。

有趣的是,科学家根据万有引力等原理,计算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发现奥陶纪时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还不到现在的一半。这表明,月球在离我们远去,它将越来越暗。科学家又对近3000年来有记录的月食现象进行计算研究,也证实了上述推理。

猜你喜欢

奥陶纪鹦鹉螺隔间
“动物都是科学家”系列三十 鹦鹉螺:我也懂“斐波那契数列”
浅谈提升重庆奥陶纪经营管理的对策
鹦鹉螺,碰碰螺
塔西南坳陷奥陶纪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
小蜗牛“鹦鹉螺”
公厕里哪个隔间最干净
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严重事故下局部隔间氢气风险分析
公厕哪个隔间最干净
全球奥陶系底界的“金钉子”问题及我国特马豆克阶(Tremadocian)的划分与对比
厕所恶搞行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