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灣區機場協作共進與錯位發展

2023-03-17

澳门月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規劃大灣區特區

如何實現與大灣區其他機場間的協調發展,使大灣區城市間互聯互通,人流物流更加通暢?您認為特區政府應在這其中擔當怎樣的角色?請說出您的觀點和建議。

澳門立法會崔世平議員:我認為特區政府可以有效使用澳門國際機場,令其發揮最大效用。大灣區內的機場之間除了空間和空間之外,試想如陸路之間有軌道交通相連,從白雲機場出來有高鐵等陸路交通連接珠海,甚至直達澳門國際機場,做到從白雲機場至澳門國際機場可無縫銜接,這樣對旅客是否更具有吸引力?促進機場與機場之間,多方式的封閉式的人流和物流的互動,這種運轉方式可能更省時省事,快捷方便,但是在跨境方面的政策只有特區政府才有渠道與中央部委溝通,值得當局研究。

若國家的高鐵能直接通達到澳門國際機場門口,相信這樣可以有效增強澳門國際機場的吸引力。優化陸路配套設施,強化空域的競爭力,有利推進可持續發展。大灣區城市間互聯互通,人流物流更加通暢,形成便捷高效的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才能有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建議特區政府在未來機場的相關研究中加強研究不同基建的功能互補,尤其在機場的規劃、研究、功能擴充與航線網絡上,通過與更多民航持份者、專家與專業團體交流互動,藉此尋求更多方面的意見,促進科學決策,這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華南理工大學旅遊管理系江金波教授:作為大灣區互聯互通的重要支點,擴建的澳門機場要與大灣區其他機場聯合協作,方能更好體現其市場效應,發揮與大灣區其他機場共同促進灣區人流物流的整體效應。為此,澳門特區政府應在中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統一指導下,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五大機場主席會議制度,以共同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促進世界級機場群建設”為主旨,推進大灣區機場各自創新、協作共進與錯位發展,共同做大市場蛋糕。

在大灣區機場密集、強手近在咫尺的現實下,2019年大灣區五大機場中澳門機場旅客吞吐量份額僅占約4%。因此,特區政府要以正視目前較低份額的清醒,振作奮發有為精神,以灣區逐漸融合一體化的大市場為引領,著眼差異化跨越式發展的定位,強化便捷通關的政策導向,實施空海聯運、陸空聯運的集約化優勢戰略,吸引大灣區客源。此外配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主打文化旅遊、娛樂度假、文創會展以及高端商務休閒等群體,採取“以航引旅,以旅助航”舉措,做大澳門文旅市場規模,推動澳門航空樞紐的建設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航空交流協會胡高宏理事長:國家對大灣區航空業的發展有規劃綱要,政府和機場應該認真學習和研究,圍繞該綱要做實做細,特別是要建立世界級灣區機場群。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有A5機場聯繫機制,但未見有實際合作機制公佈。

關於灣區機場群的合作,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去考慮:

一是依據中央關於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定位,政府搭臺推動灣區機場合作新機制,制定合作目標計劃,分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

二是依據所提出的目標規劃,具體落實政府和企業各方,每個階段的必須完成的任務和重要時間節點,提出適當鼓勵機制,提升企業積極性和資本投入力度;

三是加快灣區融合,優化簡化灣區間出入境手續,方便旅客自由進出;

四是建議貨運通關亦需要指定口岸24小時通關,確保貨物隨時清關需求,吸引擴大機場貨運業務,最大限度利用好澳門機場空閑時刻;

五是加快修改澳門相關法律,如貨物安保和海關監管延伸至橫琴應用等相關法律,滿足航空貨運市場發展需求,降低運行成本,提升營運效率。

民航資源網李瀚明專家:民航乃是本澳連接社會的天路,而這條天路能夠連接哪些國家,一方面在供給上取決於本澳與外國簽訂的民航運輸協議,另外一方面在需求上取決於本澳在世界上的知名程度,以及世界各地對本澳的寶貴信賴。而特區政府的角色亦與這兩方面休戚相關:一方面政府爲本澳爭取更多民航運輸協議責無旁貸、當仁不讓;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公帑在海外推廣宣傳澳門,也是對本澳產業和經濟的明智投資。

猜你喜欢

規劃大灣區特區
全球新增绿化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張維迎 城市應為人而建
張高麗「十三五」規劃 要加快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