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石山区植被物种组成研究
2023-03-17唐洁兰李月兰
唐洁兰,李月兰
(广西苍梧县岭脚镇林业工作站,广西苍梧 543100)
喀斯特(Karst)石山区是一种具有特殊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总体特征是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1]。在此环境中生长发育的植物常常多具石生、旱生、喜钙等生态特点,形成的植被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2]。广西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全区石山分布面积达8.95 万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7.8%,其中裸露的石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3.3%。长期以来,由于石山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过度采樵以及火灾等破坏,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石漠化,成为全国石漠化三个重灾区之一[3]。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较多喀斯特生态研究,包括对喀斯特灌丛植物群落的分类[4-5],广西植物分布调查中位于桂西北喀斯特地貌中植物的分布数量等[6-7],这些研究的开展对研究喀斯特地貌植被多样性做出了积极贡献[8],但研究喀斯特地貌石漠化中植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却未见报道,该研究通过对苍梧县石山区不同生境植被的调查,了解石漠化灌丛群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探明石漠化灌丛的类群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在不同生境影响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表现,为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恢复以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样地位于广西苍梧县(110°51′~111°40′ E,23°26′~24°10′ N),属亚热带气候区。试验林地海拔225~330 m,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1.7℃,1 月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7.3℃,7 月最高,平均气温34.4℃,年平均日照1 525~2 150 h,年无霜期301 d,年平均降雨量1 325~1 843 mm,5 月下旬到9 月上旬为雨季。土壤为砂页岩红壤,土壤平均厚度100 cm 以上。林下灌木植物主要有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inata)等。
1.2 试验材料及方法
根据苍梧县石山区环境和人为活动特点,按照群落的演替系列即地形分布依次选取5 种植被类型,即Ⅰ-新弃耕地(弃耕约2~3 年)、Ⅱ-旧弃耕地(弃耕约5~6 年)、Ⅲ-石山藤冠灌丛、Ⅳ-石山灌丛、Ⅴ-石山任豆疏林。该研究采用典型取样法,分别在5 种植被类型的代表性地段设群落调查样方,其中每种植被类型设立5 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25 m2(5 m×5 m)。在每个样方内进行全面采集,记录所有植物的种名、个体数、均高及盖度等数据。
1.3 统计分析方法
植被调查采用记录样方内出现的植物种类组成、多度、高度、频度、盖度等指标,进而计算物种的重要值,以对比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组成及多样性。该文的物种多样性全部采用重要值作为度量指标。各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9-10]。重要值计量采用下述公式:
重要值(IV)=(相对多度+相对显著度+相对频度)/3
式中:相对多度(%)=某一植物种个体数/群落中全部植物种的个体数之和
相对显著度(%)=某一植物种分盖度/群落中全部植物种分盖度之和
相对频度(%)=某一植物种频度/群落中全部植物种的频度之和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地植物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调查中共记录110 种植物,隶属于47 科、96 属,其中灌木32 科43 属45 种(表1)。从表1 可知,在所有的木本植物种中按重要值大小在前8 位的植物分别是:红背山麻杆、黄荆、苎麻、龙须藤、菜豆树、小果微花藤、老虎刺、石岩枫。由此表明,在喀斯特灌丛群落中植物多、适应性强,多发育在山地上,其生境内岩石裸露面积较大,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在石缝或石沟中生长,多为喜钙性植物,如红背山麻杆、石岩枫、苎麻等。且生境中人为干扰严重,多有开荒、砍伐和放牧现象。因此,对于植被原生性较强的群落,在减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恢复成喀斯特森林,对于植被原生性不强的群落,要进行生境的综合治理。对草本植物的统计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共35 种,隶属于20 科33 属。其中水蔗草、荩草、五节芒、升马唐等是优势种。调查中还发现多种蕨类,常见的有肾蕨、假鞭叶铁线蕨、华南毛蕨等,蕨类植物具有丛生、大型羽状复叶、多年生等特点,因此也使石山植被具有特殊的外貌。
表1 中心调查样地木本植物的重要值 %
2.2 不同植被类型物种组成
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科属种数量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旧弃耕地和石山任豆疏林的物种数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 种植被类型,但其构成有所不同,石山任豆疏林木本植物种类最多,而旧弃耕地草本植物种类最多。5 种植被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重要值排在前列的依次为:①新弃耕地木本植物为:黄荆、苎麻、竹叶花椒、龙须藤、黑面神;草本植物为:水蔗草、升马唐、飞扬草、白花鬼针草、胜红蓟。②旧弃耕地木本植物为:黄荆、红背山麻杆、苎麻、龙须藤、地桃花;草本植物为:升马唐、牡蒿、鸭舌草、假鞭叶铁线蕨、胜红蓟。③石山藤冠灌丛木本植物为:龙须藤、红背山麻杆、黄荆、粉单竹、老虎刺;草本植物为:荩草、假鞭叶铁线蕨、狗尾草、水蔗草、肾蕨。④石山灌丛木本植物为:红背山麻杆、苎麻、菜豆树、潺槁树、石岩枫;草本植物为:肾蕨、五节芒、华南毛蕨、荩草、剑叶毛蕨。⑤石山任豆疏林木本植物为:薜荔、苎麻、小果微花藤、黄荆、菜豆树;草本植物为:荩草、肾蕨、五节芒、白茅、千里光。
表2 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科属种数量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广西独有的喀斯特石山区环境特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类型和栽培品种,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地形起伏多变,形成了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该研究调查发现,桂东南喀斯特石山区的不同地貌类型中,植被的种类及数量存在差别,且植被种类主要为木本和草本两类,木本植物种类稍多于草本植物,表明喀斯特石山区的石漠化植被恢复中,适当多栽种木本植物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案。
对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科属种类数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受人为干扰程度越低的植被类型,其木本、草本植被生态多样性越丰富,而新废弃的耕地由于其裸露的表土较多及当地降雨较少,长期的干旱少雨环境使得其植被生物多样性较差,因此,在喀斯特石山区石漠化植被恢复中,适当种植任豆等适生上层乔木形成疏林,为林下的草本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境是比较合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