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铭: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消费发展趋势

2023-03-16陆铭

企业界 2023年24期
关键词:经济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车流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三大产业结构如何变化?如何发挥人口的空间红利?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现代化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制造业占比降低而服务业占比提升;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下,需要格外注重发掘人口配置的空间红利,引导人口从收入低的地方迁居到收入高的地方;要建设统一大市场,可以更好地让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后工业化时代,消费即生产,家庭生产外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在城市“第三空间”里边消费边创新,城市以生活品质留住人才,这些趋势正在出现。

关键词:经济结构;车流、人流大数据;中国式现代化;人口空间红利

一、“制造强国”背景下,产业比重如何变化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党中央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性判断。经济学家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人均GDP。中国2022年人均GDP约为1.27万美元,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达到1.30万美元时,中国将正式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尽管中国这个大国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这个阶段会带来什么变化?2021年的数据显示,在中国GDP构成里,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一半,第二产业占比39%。在就业占比里,第三产业接近50%,第二产业只有2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文明主要和服务业有关,物质文明主要和制造业有关。党的二十大提到了“制造强国”,被部分人理解为要提高制造业比重。我想强调,不能把“制造强国”和制造业比重机械地挂钩,建成“制造强国”以后,制造业的比重将更低,而不是更高。为什么呢?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会为制造业赋能。大家听过“微笑曲线”,即在全球价值链里,发达国家在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品牌与消费者服务上,占据了高附加值部分;中国做中间的制造,附加值较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苹果手机的价值两头在外,中间的制造在中国。中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要沿着微笑曲线往两头移动,但两头其实都是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另一方面,消费往服务业集中。一个简单的经济规律是,收入水平提高以后,服务消费占比就会提升。随着“制造强国”的进程不断推进,老百姓的收入会提高,收入提高以后,新增的消费就会往服务业集中。所以,“制造强国”背景下,服务业的比重反而是提高的。放眼国际社会,发达国家走过的历史路径,就是国家越富,服务业的占比越高,但同时也掌握着全球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再看一下消费结构。看看美国的路径(图1),横轴是美国人均GDP,纵轴的是各类消费支出占比,其中紫色部分指耐用消费品,最典型的是汽车、家用电器;土黄色是非耐用品,就是吃的、穿的;虚线是服务。人均GDP在达到1万美元(红色虚线)之前,美国的服务消费占比是下降的,可以理解为汽车和家用电器进家庭时,服务消费占比是往下走的。过了这条线以后,虚线代表的服务占比在往上跑,而另外两条线往下走。

当前,制造业的销售增长不如之前强劲,这并不能简单归因于经济形势下行,消费结构转型的原因也需要重视。从长周期看,假设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能实现5%,15年以后GDP规模是现在的2倍,居民的消费结构将继续发生变化,服务消费会大幅度增长。企业家做决策要考虑未来10年到15年的周期和布局,这会面临很多变化。

第一,产业政策的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制造业讲究标准化,服务业讲究个性化。政府的产业政策基于制造业逻辑,也就是我要生产手机,什么是好的手机,在事前就能判断。但是服务业里的什么叫好玩、什么叫好看则无法事前判断,而且你认为好玩好看的,和我认为好玩好看的不一样。这导致前置的标准化产业政策逻辑要发生变化。第二,社会治理需要面对个性化需求。接下来服务业的发展,如何结合社会治理改变,去适应个性化的需求,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第三,社会(交往)技能越来越重要。服务业需要人跟人打交道。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制造业的岗位会大量被机器取代,部分服务业也会有被取代的岗位,这些被取代的岗位有一个特点,即它不是跟人打交道,而是跟机器或者数据打交道的。但在服务业里,大量的岗位不会被取代,反而被大数据技术创造出来,比如网约车司机和骑手。这带来的结果是,人会向要跟人打交道的岗位集中,这时员工的社会交往技能(social skills)非常重要,比如情商、人跟人的溝通能力、表达和讲故事的能力等。在所有行业里,社会交往技能都会变得极其重要。

二、如何发挥人口的空间红利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18.7%,65岁以上人口占13.5%。国际社会普遍认为65岁以上人口占7%,就是老龄化社会;如果达到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少子化的问题也存在,2020年全国的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是1.3。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该怎么办?主要有四个应对方案:一是放松生育政策,甚至鼓励生育;二是延迟退休;三是提高人口素质,抓住人口质量红利,而质量红利跟教育有关;四是空间红利。

空间红利指的是人口从挣钱少的地方迁移到挣钱多的地方,形成人口集聚。这对个体来讲是提高收入、创造就业,对国家来讲就是经济增长。中国是个大国,而且是城乡间、地区间差异非常大的大国,缓解人口数量红利的消减,就要更多释放质量红利和空间红利。

空间红利该怎么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这可以用三句话来解读:第一,人口会持续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及周边集中。中心城市及周边范围人口密度大、人口流量大,顺应了前面讲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来的服务业占比的逐步上升。第二,大城市会逐渐向都市圈发展。这个都市圈是指通勤半径1小时的辐射圈。未来会推进上海跟周边昆山、太仓等地的一体化进程,多年以后,就是沪苏同城化;珠三角就是广佛一体化、深莞一体化等都市圈建设。第三,县城未来是分类发展。第一类县城叫融入大城市发展,位置在大城市附近,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周边的昆山。第二类县城叫有特色产业的县城,比如山东的曹县。第三类和第四类是农业主产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县城,这两类县城都会呈现外围人口向县城集中的趋势。第五类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可能是绝对负增长的。

我在《向心城市》一书里,讲到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大变局,中国人口流动有三个趋势:向城市(沿海)、向大城市、向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流动(陆铭,2022)。探究趋势背后的原因,从汽车流动情况来看,通过货车数据看城市群,可以发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分布,形成一些城市群。通过客车数据又可以看到城市群的梯度,长三角最厉害,其次是珠三角、京津冀,最后就是成渝。再看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看车流线,都是呈现从中心城市往外辐射状的(陆铭等,2022)。在现代化的经济里,理解流量是非常重要的事。前面讲到的服务业的发展,就取决于流量,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流量大带来服务业的需求大,而服务业又通过流量来辐射和带动外围的城市。从人口流动情况来看,越接近沿海的地区,越接近大城市地方,人口增长越快。有些地方负增长,但是中心城市是正增长。如哈尔滨,整体负增长,但哈尔滨的中心城区是正增长。珠三角、长三角也不是全都正增长。长三角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离上海越远越衰减。在广东,就是珠三角一圈正增长,粤东、粤北、粤西是负增长。其中原因就是产业结构变化了。只要经济在增长、服务业在发展,就需要人口规模、人流和人口密度(陆铭,2022)。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市场和政府相互配合。市场解决一次分配问题。条件好的地方比如大城市,富裕靠技术积累和技术进步两种动力。条件不好的地方,分成两种人。一种人迁移,去条件好的地方就可以。还有一种人没动,在老家做农业、旅游和资源型产业。计算人均GDP时,分母减少,人均财富也会增加。但市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政府主要做两件事。第一,向欠发达地区提供有效财政转移支付。第二,在人口流入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给这个城市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公租房、廉租房,提供低价的教育医疗,提升其福利水平。这样,可以让人和人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和福利差距远远小于收入和财产差距。

三、现代化过程中,统一大市场将越来越重要

统一大市场是202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指导意见所强调的。中国进入到这个阶段,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加强集聚,围绕中心城市建都市圈,形成中国经济强劲的现代化增长极,这是经济规律。城市群内部,实际是大圈套小圈。像长三角是围绕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几个小圈,中部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几个圈。西南部有成都、重庆两个圈。到了西北,也是城市群的大圈套都市圈的小圈,流量不是均匀分布的。

长三角大概有四个主要都市圈,分别是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合肥为中心的圈层。流量越靠近上海就越大,越远离上海流量就越小(Zheng et al.,2022;陆铭,2022)。同时流量的大小,跟中心城市的规模有关。规模越大的城市,地理位置越好,它辐射的圈就越大。在国内大循环没有完全畅通的前提下,要缓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要在未来做空间结构的调整。让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地方往高的地方走,这个趋势只会加强。

在现代化过程中,统一大市场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通过统一市场建设可以更好地让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第一,制造业的逻辑是产业的规模化和集聚。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要在一起才节省成本,如果分散布局,成本就高。所以在市场的驱动下,就会集中布局,而且是围绕大城市周围布局产业链。为什么要围绕大城市布局呢?这是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的趋势。举个例子,常州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其专利是上海交通大学的。这就是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实例。如果把这个机器人产业搬到距离上海很远的地方,表面上有利于地区间平衡,但会导致研发人员和工厂员工的互动成本非常高,增加了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会加在消费者身上。所以从制造业的布局来讲,到了现在这样的发展阶段,就要靠近生产型服务业;除非是特别依赖资源的产业,否则越是靠近大城市,靠近人口集聚的地方,全产业链的成本越低,这就会有利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第二,服务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例如云南的蓝莓生产基地,蓝莓卖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什么到北上广深?一是人多,二是北上广深有渠道。很多货在上海做品牌,再去渠道销售,所以上海的市场也是服务于农业的,然而上海所创造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往往是被忽视的。前面说过,不能把“制造强国”理解为制造业比重高。在城市群的分布里,一个城市群的制造业越强,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占比越高。因为制造业占地会往郊区移,再慢慢移到江苏昆山这样的中小城市。表面看起来,上海的制造业占比会逐渐下降,但是這恰恰说明上海在更好地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于制造业的职能。

第三,城市群里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趋势是分工深化、优势互补、梯度发展。一是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于制造业,同时发展具有强大规模经济的消费服务业;二是中心城市再往外一点的城市,就是地理条件较好的城市,去集聚占地较多的制造业。制造业要节省成本,就要往能用水运货的地方集中,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沿岸,可以实现江海联运,极大节省成本;三是再往外的城市,发展农业、旅游、资源产业,这些产业的GDP有天花板,通过减少人口来提高人均收入。这三个产业的逻辑是,最外围城市农业、旅游、资源产业是跟着资源变化的,制造业较强的城市的企业跟着产业上下游迁移,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则是跟着人流发展的。

第四,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人口比重在提高。以前传统思维觉得大城市人多是负担。在现代经济里,大城市人多是优势,恰恰因为人多,产生了多元化;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才能产生创新。由于大城市人多、收入高,又支撑了服务消费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服务消费和制造业的本质差别是,制造业是通过标准化和流程化进行品控,但服务业讲的是个性化。服务供给多的地方产生多样性,所以小众的偏好,能够在大城市得到更好的满足。同时大城市服务业企业多,有竞争,服务质量也更高。服务数量、质量和多样性之间,有这个逻辑。很多人在讲下沉市场。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做服务业,已经站稳了,你觉得三、四线城市也会有这样的需求,去拓展业务,这个意义上的下沉是对的。如果你对三、四线城市的理解是,因为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总数多,所以从中小城市开始做,你就要好好想想了,有些服务业在中小城市是缺乏城市人口规模基础的。当然,大城市的竞争更激烈,但同时有需求、可持续。

四、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消费即生产

第一,家庭生产外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很多生活服务业,尤其是家政服务业,就是家庭生产(如做家務等)外包到社会上,这能够节约居民从事家庭生产的劳动时间,从而让居民有更多时间从事更高生产率的活动,因而可以极大地释放劳动生产率。所以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在“第三空间”的创新。到了后工业化社会,“第三空间”越来越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是咖啡馆。表面是喝了杯咖啡,消费才20元。但是在咖啡馆里谈的东西,就是创新前沿。现在很多服务型企业(甚至科技型公司)在选址时,也要看周围吃饭方便不方便,喝咖啡方便不方便。“第三空间”的创新非常重要。

第三,以生活留住人(人才)。到了这个阶段,把城市生活品质打造好,正好顺应了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时,产业政策的逻辑变化。也就是政府不知道谁是好的服务业企业,但政府只要把生活品质打造好,人就会过来。像成都和长沙,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90后,他们的逻辑是城市要好玩。所以,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实际上是普惠性产业政策,不指向任何产业和企业,而是先帮城市把人集中起来。

后疫情时期,消费向城市集中的趋势会变吗?第一,人性变了吗?没有。人要不要收入高?钱多了,是不是要消费?消费多了,是不是会有更多消费服务业?服务消费要不要品质和多样性?服务消费能不能线上化?一部分可以线上化,但大部分不能。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你就知道人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需求的底层逻辑是不会变的。第二,空间格局也不会变。笔者在《向心城市》里讲了八个字——线上连接、线下分化。如果你做线上生意,似乎不用在市中心待着。而线下经营的企业,仍会往中心城区集中,因为依靠线下的企业(特别是服务业)只有依赖人口密度和流量,才能获得更多的附加值,才交得起租金。而低密度和低流量的地区,则可能无法集聚很多线下服务业企业,城市内的不同区位也可能出现分化。第三,线上经济会让线下经济去中心化吗?不会,反而是加速集中化。前文提到的上海为云南销售蓝莓的例子里,就体现了这一点。上海为云南销售蓝莓,这叫线上连接。与此同时,大城市能帮云南销售蓝莓,还能帮其他的省份城市卖其他产品,流量在往大城市集中。在线课堂也是非常好的例子,一部分人在线下,大部分人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参会。但更多的讨论是在线下完成,线下参加互动研讨的人和线上通过腾讯会议参与的人,获得的内容增值服务是不一样的。

猜你喜欢

经济结构中国式现代化车流
《车流》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道路躁动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随机车流下公路钢桥疲劳可靠度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