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

2023-03-16

关键词:唱法声乐一带

董 鹏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带一路”建设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全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全面提升我国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一带一路”参与各国实现共同发展非常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但在经济上要协同发展,而且需要秉持文化建设优先原则,在坚守本民族文化根本的基础上,通过互相交流谋求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带一路”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中外交流与融合

世界各民族的民族声乐都有着相似的发展路径:人类的歌声源于劳动的动律与节奏;由于各个民族在人文、地理、历史、宗教、风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声乐艺术逐渐在创作风格、演唱风格、乐器配制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时代的进步使全球各个民族的传统声乐艺术开始了多元化进程,在频繁的交流与借鉴中得到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一直注重与世界各民族声乐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就诞生了《诗经》《楚辞》《乐府诗集》等浩瀚繁多的声乐作品,在唐朝就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中外声乐艺术的交流。近代以来,音乐家们也注重参考借鉴外国声乐艺术的演唱技巧、表现形式和表演方法,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在近现代的传播和创新。

20 世纪40 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声乐唱法初步形成。1949 年之后,大批海外歌唱家回到国内,并引入了很多美声声乐歌曲。在此背景下展开了中国声乐界的“土洋之争”,最后确定了中外声乐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从而形成了在演唱中不以真声为主,使用真假声结合,加强了气息的训练并利用气息控制声音变化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声乐唱法慢慢走向成熟,许多世界级的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多次来华演出和讲学,让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极大地加快了民族声乐的进步速度,形成了声音圆润且流畅,高音通达并带有泛音的特点,使民族声乐唱法对作品的音域、风格、抒情都能进行完美的诠释。我国声乐艺术也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如今,中国声乐艺术已经向世界迈出了一大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唱法歌唱家,如李双江、蒋大为、阎维文、郁钧剑、王宏伟、刘和刚、吴碧霞、张也、祖海、雷佳、王丽达等。

进入21 世纪,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随着“一带一路”带来的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而在世界各地扎根发芽,抖音(TikTok)等新兴媒体的风靡也激发了各国普通民众参与艺术分享的热情,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表演不再局限于舞台,为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编排、表演和传播注入了活力,也为中国民族声乐唱响全球提供了便利条件。[1]

二、“一带一路”建设对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惊叹,但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固步自封,需要注意吸收借鉴外国声乐艺术的经验,与世界声乐艺术同步发展。而“一带一路”给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意义重大。

(一)促进声乐艺术的跨文化交流 在“一带一路”建设下,我国民族文化特色不仅要保持和发展,更需要展现其作为文化交流新载体的科学性与世界性。近年来我国从政府到民间举办了风格突出、类型多样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把民族声乐精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平台推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魅力。例如“深圳‘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连云港丝路音乐节”等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使我国包括声乐在内的传统艺术得到了非常多的展示机会。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以不同的方式展现艺术魅力。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经典咏流传》以古诗词等国风音乐为背景结合当今声乐艺术的发展方向,以更深的程度积极参与和影响世界声乐的发展,乃至制定世界声乐的新标准。

(二)有利于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声乐艺术的跨文化交流,我国的民族声乐得到长足发展,高等艺术院校相继设立了民族声乐系或专业,一大批民族乐派歌唱艺术家各展风采。此外,“一带一路”参与各国都拥有丰富的声乐资源,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与各国展开声乐教育合作,学习各国的声乐艺术理论、演唱技巧和经典声乐作品,必将有利于我国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例如“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文化艺术季”“中央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大会”等活动,既有利于声乐系学生开阔视野、取长补短,也促使声乐教师了解更多的外国音乐文化、风土人情,有利于我国高校声乐的教与学,教学效果必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三)有助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各国通过借鉴、吸收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精华来实现自身声乐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我国音乐文化拥有着独特的咬字方式,但却未像西方声乐艺术那样,在传承过程中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嗓音训练方式,这对我国声乐艺术的体系化发展造成了障碍。通过国际交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的声乐艺术成果,借鉴西方声乐演唱方法,建立了有民族特色的、系统而科学的嗓音训练模式,实现了声乐演唱技法的中西融合。由此可以证明,“一带一路”各国之间的声乐艺术可以通过交流分享声乐艺术表现形式、演唱风格、演奏技巧和丰富声乐艺术理论,实现各国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2]

三、“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路径

(一)民族声乐要加快“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民族声乐艺术成为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各国文化交流、实现我国文化艺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式。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其独有的东方神韵和艺术魅力,收获了世界各国对中华文明及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解和认同。

坚持“走出去”,学习前沿的声乐艺术理念和创新思维,更有利于开展交流合作,拓宽与各国声乐界交流合作的渠道。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与外国声乐艺术家面对面展开交流,能够在创作、表演、审美等方面开阔眼界,了解国外声乐艺术的潮流与趋势,提高对声乐艺术的认知,同时也向世界展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成果。如沈阳音乐学院与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已经就音乐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项目开展了深入合作。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实现“走出去”的目标,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现如今,互联网传播突破了地域限制,声乐作品一经上传立刻就可以实现网络共享,而且传播成本低廉,为民族声乐艺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空前便捷的交流渠道。通过新媒体平台、多媒体技术拓宽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途径,通过创新形式演绎的声乐作品,让国外民众了解到中国民族声乐的魅力,从而增加我国民族声乐优秀作品的传播力度,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稳步发展。如中央民族乐团在YouTube 上开设的账号上传的民歌合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海外122万人次的观看,这种传播效力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国外的声乐艺术观众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对外传播的对象,其中既有海外华人,也有外国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随之传遍世界,外国人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印象也越来越深刻,这既是中国民族声乐对外传播的机遇,也是挑战。

(二)演唱技巧要与美声唱法融合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庸、柔和之美,体现在声乐之中就是讲究韵味、意境,而国外的声乐理论尤其是美声唱法更加看重对发声技巧、生理基础的研究,呈现出跨文化的差异。

美声唱法是在人体上寻找到共鸣腔的位置,从而认知声音震动发声的“高位置”,如此就会让声音具备穿透力。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则是从戏曲和曲艺中汲取营养,在演唱时所运用的“丹田气”和美声唱法中的歌唱气息有着相似之处。中国人独特的生理特性造就了演唱音色精致明朗的特点,声音灵活多变,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粹。而中国民族声乐最欠缺的是对共鸣的利用,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基本不会在传统声乐演唱中使用。

因此,中国民族声乐技术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发扬民族声乐传统优势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气息训练,注重开展对“歌唱共鸣”的训练,以美声唱法结合民族传统唱法,融合为现代民族唱法,使歌声既具有美声唱法通畅、穿透力强的特点,又具有东方传统唱法的淳朴、亲切之美,进一步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伴随着“一带一路”回响在世界各地。[3]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刘三姐》就是在此理念下创作而成的。歌剧《刘三姐》演唱风格与创作中充分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经验,同时又立足于本土,彰显出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因此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可以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作出借鉴和指引。

(三)以民族传统唱法为根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居于欧亚大陆之上,两大板块的多个或古老,或新兴的文化之间得到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我国的民族声乐唱法也通过频繁的中外音乐交流、碰撞和融合而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在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之后,我国民族声乐唱法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为观众带来了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如歌唱家常思思演唱的歌曲《炫境》,以美声花腔完美演绎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空灵意境,获得了专家和听众的一致好评。花腔唱法本源自西方,但常思思在这部作品中的花腔唱法增加了很多民族特色,比如音色比西方花腔更加明亮、共鸣腔体比西洋唱法要小,展现出高超的民族唱法功力,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更多的国外音乐作品进入中国,西方的美声唱法、流行唱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发展由此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炫境》的成功则给予我们启示,民族声乐作品无论使用何种唱法,民族音乐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必须在作品中有所体现,民族传统唱法才是民族声乐作品的根基。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不能一味西化、丢掉民族特色,要在保持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和吸收现代声乐技术之间均衡发展,不断地在民族音乐元素中探索新的声乐演唱技巧。只有不断地在民族音乐元素中探索声乐技巧与演唱形式的创新,才能使我国声乐艺术既充满活力又能保持不变的民族性,既能够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又拓展了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群体,传统民族声乐的普及度提高,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成为享誉全球的一大乐派。[4]

(四)创作技法要中西结合 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的发展建立在多民族歌曲、戏曲、曲艺基础之上,注重韵味和意境,西方声乐创作更关注发声技巧,两者各有所长。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声乐需要在维持传统特色和适应时代发展间寻求新的平衡,这就要求中国民族声乐创作要借鉴西方声乐创作技法,实现中西结合,以促进民族声乐的创新发展。我国作曲家使用西方的作曲技巧创作了很多作品,成功传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并拓宽了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如采用十二音作曲体系创作的《涉江采芙蓉》,就是借鉴了西方作曲家勋伯格所创立的十二音作曲体系。这种作曲体系使无调性音乐趋于规范和理性,并由德国作曲家弗兰克尔1941 年引入中国。罗忠镕创作的这首《涉江采芙蓉》,不仅是西方十二音调式体系与中国的五声调式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的经典之作。

(五)在学校实施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民族声乐教学是指通过对全球各地不同声乐作品的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们客观平等地看待各国的声乐文化,学习和汲取各个国家的音乐精华。民族特色是多元化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民族声乐艺术通过多元化声乐教育能得到更加广泛、完整的传承,在保证民族声乐文化在坚守和创新的基础上,不盲目跟风;同时也避免了声乐教育的闭门造车,使得中外声乐艺术的交流顺畅进行。作为培育民族声乐人才的主阵地,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教学能使学生接受声乐艺术的多元性,打开学生的视野,打破以欧美音乐文化为中心的旧观念,建立起“美美与共、互学互鉴”的民族音乐文化自信,既可以保障民族声乐的发扬光大,又能做到对外来声乐艺术的借鉴融合。

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创作、表演、舞美等各个方面仍有创新的空间,需要长期坚持革新才能得以持续发展,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切实带动声乐等民族艺术的国际化、社会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全球化、国际化视角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路径明确了方向,也为提升我国声乐艺术的软实力、强化公众的文化强国情怀指明了道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声乐艺术交流的次数大大增加,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丰富表现形式、完善发展模式、传播民族音乐审美思想和民族声乐教育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也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声乐艺术的交流和传播更加充分。

猜你喜欢

唱法声乐一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浅析摇滚唱法中的“撕裂音”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