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品种荃9 优475 的选育
2023-03-16李仲灵吕乐城郭元世侯运章罗德祥陆建康
李仲灵 梅 佳 吕乐城 郭元世 侯运章 厉 婕 涂 军 罗德祥 陆建康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1500)
杂交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是确保中国稻米生产和供应安全的重要措施[1]。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是水稻最主要的两种病害,每年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影响我国杂交水稻的产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选育集高产、优质、抗病于一身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至关重要。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籼粳交恢复系苏恢475 为父本,以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香型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荃香9A 为母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荃9 优475,完美融合高产、优质、抗病和广适等优点,是一个具有较高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 选育过程
1.1 恢复系苏恢4752011 年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三亚以自主选育的高产、抗白叶枯病籼粳交恢复系苏恢374 为母本,以(成恢727/苏恢374)F1为父本杂交,加代选择不同单株,F3开始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同时筛选含有纯合抗稻瘟病基因Pikm、抗白叶枯病基因Xa7的单株。2013 年将入选的含双纯合基因单株放到井冈山稻瘟病高发区进行稻瘟病诱发鉴定,同年在南京开展对应株系的白叶枯病混合菌株田间接种鉴定,筛选高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株系。2014 年三亚入选株系基本稳定,用多个两系、三系不育系进行测交配组,同年南京选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卷挺、高抗白叶枯病与稻瘟病、测交F1表现突出的株系73475。2015 年三亚73475 株系性状稳定,定名为苏恢475。
1.2 不育系荃香9A荃香9A 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珍汕97A 为母本,以(II-32B/58025B)F5优良株系为父本杂交,经多代回交、选择育成的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09 年8 月29 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2017 年3 月1 日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30599.8)。
1.3 品种选育过程2015 年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荃香9A 作母本与苏恢475 配制杂交种。2016 年在南京种植荃香9A×苏恢475 杂交组合,大区品比表现突出,定名荃9 优475。2017-2018 年在长江中下游中籼稻区组织多点测试,荃9优475 表现出熟期适宜、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19-2020 年荃9 优475 参加绿色通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2 年区域试验和1 年生产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稻米品质优、稻瘟病与白叶枯病抗性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22 年11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26069)。荃9 优475 品种系谱图见图1。
图1 荃9 优475 品种系谱图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荃9 优475 为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9-2020 年参加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绿色通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生育期131.9d,较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1.9d。该品种株型紧凑,剑叶半卷直挺,叶色浓绿,植株高度适宜,平均株高122.5cm,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数15.0 万穗左右,穗大粒多,平均穗长24.4cm,每穗总粒数210.3 粒,结实率85.0%以上,千粒重27.5g,灌浆成熟期转色快,熟相较好。
2.2 抗性表现2018 年在井冈山稻瘟病抗性鉴定点对荃9 优475 进行诱发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0,穗颈瘟损失率为12.1%,表现为中抗稻瘟病。2019-2020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8 个国家级区域试验抗性鉴定单位2 年抗性鉴定结果为:白叶枯病病级分别为1 级、3 级,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5、4.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 级,褐飞虱9 级,抽穗期耐热性5 级,抗性综合表现:中抗白叶枯病,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耐热性中等。
2.3 稻米品质2019-2020 年分别在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3 个区域试验点收取稻米品质样品,送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统一检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6%,垩白度4.8%,粒长7.0mm,长宽比3.1,直链淀粉含量17.3%,碱消值6.5 级,达到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3 产量表现
2019 年参加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绿色通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荃9 优475 每667m2平均产量645.0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8%;2020 年续试,平均产量637.1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6%;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1.1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7%。2020 年参加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绿色通道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28.8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2%。2020 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示范种植,每667m2平均产量为677.2kg,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3%;2021 年在江苏、安徽等省多点示范种植,表现出产量高、抗病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实收测产,平均产量668.5kg。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根据当地中稻播种习惯适时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4 月底或5 月初播种,播种前用强氯精对种子进行消毒,预防种传病害,稀播匀播培育壮秧,每667m2大田手工插秧用种量0.8~1.0kg,机插秧用种量1.5~2.0kg。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通风透气田块作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为1∶10 左右,播种前每667m2秧田施腐熟农家肥500kg、45%复合肥(N∶P2O5∶K2O=15∶15∶15,下同)25kg、尿素10kg作底肥,秧苗2 叶1 心期施尿素5kg 作断奶肥,移栽前3~4d 再施尿素5kg 作断奶肥,加强秧田期病虫害防治,移栽前1d 喷药治虫,确保秧苗带肥带药移栽。
4.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手工插秧秧龄25~30d,株行距16.7cm×26.7cm,每穴1~2 株谷苗,栽插1.6 万穴/667m2,基本苗约6 万/667m2;机插秧秧龄控制在18~24d 之间,株行距16.7cm×30.0cm,每穴4~5 株谷苗,栽插1.3 万穴/667m2,基本苗约8万/667m2[3]。
4.3 合理水肥运筹按照当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田间肥水管理,坚持“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控制氮肥”的原则。大田耕整时,每667m2施45%复合肥25kg 和尿素10kg 作基肥,活棵后结合杂草防除施尿素10kg 作分蘖肥,促进早发、快发分蘖,幼穗分化III 期前根据田间长势合理施用穗肥,一般施45%复合肥5.0~7.5kg,适当增施钾肥和硅肥。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活棵,干湿交替促分蘖,足苗后及时放水搁田,幼穗分化中后期和抽穗扬花期建立水层,灌浆期保持田间干干湿湿,收割前7d 左右排水,切忌断水过早。
4.4 综合防治病虫害种植期间需时刻关注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一般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秧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稻飞虱、苗瘟,分蘖期和拔节期重点预防细菌性条斑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三化螟、稻飞虱,灌浆成熟期重点预防稻飞虱为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