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分析与控制
2023-03-16罗杨
罗杨
(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我国的国土资源占地面积比较大,地质灾害频发,像泥石流、地面沉降、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地区、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尤其是当前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利用力度的不断加深,地质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如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做好工程造价分析,这对进一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早在2011 年,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1],明确指出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如何确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造价资金标准以及定额,如果做不到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将会对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无法对成本做到最大限度节约,无法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加强人们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的认识,更好地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1 工程造价管理融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勘查环节中的具体情况探析
在进行相关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际钻孔项目中,相关单位不仅关心是否满足相关要求,还应该严格控制好钻孔的数量以及相应的深度,做好资金的科学管理控制。野外踏勘结束后,书写勘察报告时,针对工程造价控制方面,也有着许多具体的要求,在资金合理的使用范围之内,报告内容要能够真实的反映地质灾害具体情况、受损面积、受害特点等,一般来说,土层与土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在书写勘查报告时,针对不同的土层勘察结果进行相关的勘查费用收取,这样能够更好的做好工程造价分析,也为了地质灾害工程防治资金能够用到实处[2]。但是伴随着岩石在地质灾害过程中的进一步风化,费用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具体勘察过程中,针对已经风化完毕的岩石,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不计入总体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而针对中风化岩石来说,由于风化程度不一样,所以要结合具体风化程度计入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后期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计算错误,导致超预算的情况发生。地质防治工程常用治理措施套用各行业定额材料消耗量如表1 所示。
表1 地质防治工程常用治理措施套用各行业定额材料消耗量
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的现状
2.1 缺少地质灾害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我国积累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经验,逐步规划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相关技术规范以及标准,但在地质灾害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目前还缺乏较为完整的地质灾害工程成本管理国家标准,和部分地方管理成本也存在脱节等情况,在进行相关的工程造价控制时,也没有相应的预算比例和国家标准来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衡量。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成本控制标准,不同地区在编制地质灾害保护项目预算时只能参考其他行业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这就使得部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局现性。相关数据表明,当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管理标准主要参考了其他地质工程,如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土地一体化工程等行业的造价管理标准,由于具体的施工项目不同,种类不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个地区的地质防治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比较混乱。造价管理标准不统一,那么在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造价管理就会非常混乱[3]。此外,造价管理标准不一致也会造成建设单位、规划单位、施工单位、监测单位、审计单位之间的连通性差,从而使得成本控制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长此以往下去,地质灾害防治风险预防和管理准备的项目成本使用情况也会进一步造成影响。
2.2 定额套用问题
2.2.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专门的行业定额没有形成统一定价
目前,地质灾害保护项目还没有具体统一的定价关系,主要参考了其他行业的定价标准。三峡库区、地震灾区和部分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成本主要以工业节水定额和“节水建设工程预计定额”为标准。估算、概算和预算编制时,一般采用《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2〕116 号)等[4]。在一些地区,制定地质风险预防和管理项目的成本,按照统一定价要求分配给当地的建设项目或市政项目。
2.2.2 不同行业配额产生的总单价差异很大
由于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缺乏统一的价格分配,适用于生产价格构成的分配因地而异(即使同一项目有不同的供应单位),成本来自不同部门,分配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四川省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防滑桩混凝土、锚索工程与房屋建筑行业综合单价进行比较,C30 混凝土综合单价分别为759.59 元/m3、726.36元/m3,锚杆(4 束21.6s)综合单价分别为730.68 元/m、358.39 元/m。从综合单价计算结果看,水电板块混凝土、锚索高于住房板块的单价9.59%、49.05%。
2.2.3 套用其他行业定额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质灾害治理的独立性和单一性,很多材料选用、工程治理没有自身单有的定额,只能借助或者套用其他工程的定额,这就使得地质灾害工程造价管理出现混乱。例如,挡土墙(或下水道)安装PVC 排水管、声波传输安装防滑桩、PVC 探测管、人工植草、植树等不适用分配,适用于水利、水电等行业。水量平衡和水电分配有免填滤料选项,还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方法要求。
另外,部分地质灾害工程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技术相对落后,花费的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较多,以此产生的工程造价定额超出预算费用。当前地质灾害防备与防治工程“四新”技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快速发展,需要对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高强架网,部分分项工程或不正确的分配进行调整,例如轻质、高强度锚索、绿色混凝土植被、边坡保护、潜孔锤和管道钻孔。
2.3 其他定额费问题
冬雨天气附加费、夜间施工附加费、特殊区域建筑物附加费及间接费用,在水利水电及其他商业配置制定条例中以价格形式列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具有特殊性,部分费用也应该计入地质灾害费用,保证实际地质灾害费用不得低于相关工程治理费用。
在水利、水电和其他行业,分配通常包括在建筑工地周围移动二次材料所需的劳动力和机械消耗。对于住房项目,转移二次材料的成本通常包含在组织措施的成本中。然而,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通常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尤其是边坡和山峰治理项目,临时道路、沙子、石头、水泥、钢材等的建设由于整个项目投资少,地势陡峭,发生地质灾害时,做不到及时转移。诸如水之类的材料通常还需要手动或通过动物牵引运输到建筑工地。用于运输二次材料的工作时间和机械设备的消耗可能大大超过这些配额的消耗。在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笔费用,并且投资超过了项目预算,资金不够,在施工中就无法保证地质灾害的防治的质量[5]。
2.4 缺少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台时费的国家标准
考虑到地质灾害引起的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防治工程的特殊性,为了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治理,为防范和化解隐患、突发性而进行大量施工,需要特殊的机械和设备。由于地质灾害管理和工程控制的工程机械时间成本国家标准缺失,项目单位对其他行业往往依赖国家时间成本率,实际消耗的施工及相关费用符合设计要求,建设成本也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准确反映工程建设技术的实际状况和工程造价情况,以及工程完工后对相关造价和管理指标的统计形成的建设概算和相关发展指标的依据,这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
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本文针对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成本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以下5 个方面提出措施。
3.1 对项目费用中的缺项部分进行补充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在各种建设项目中增加了新的计费内容。因此,在管理地质灾害风险缓释项目的成本时,要充分认识到有必要支付该成本,并根据收费模式计算。这些费用是按照所有建设项目的规定缴纳的,因此在管理预防和管理项目成本时,除了传统的建设项目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其他建设项目费用和预备费。以非竞争性定价和预算模板作为项目定价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补充。只有这样,项目的成本结果才会更符合实际支出[6]。
3.2 工程量定价模式逐步推广
长时间发展以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成本管理普遍采用较为传统的预算管理制度。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定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土木工程的要求。按照国家改造后的规定,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在内的大部分建设项目,必须采用工程量计价方式。但是,目前我国工程建筑工程市场并不完善,所以工程量定价模式还没有完全普及。在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时,要逐步推进规范的市场管理,形成科学的定价依据和方法。量价定价模式的逐步演进提供了重要保障。
3.3 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环节的细节一定要做到充分完整
相关单位需要明确施工工艺的流程。主要明确内容一般分为两个方面:①施工手段,②施工机械。在建筑方面,项目成本有多种形式。在这个项目中,原来的挡土桩被旋挖桩所取代,这是因为这个工艺有很多优点,包括:低资金、高速度等。但是,由于目前的建筑工地,建筑空间不大,无法使用这些设施,在实际施工中,它们被人工挖孔混凝土桩所取代,相应的拨款也列入了预算。
3.4 加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预算工作
相关单位制定可行的方案后,一般情况下,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相应的总投资预算。这通常包括很多内容,如设计费、测试费等,以使相关的更容易对实际治理中创造的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3.5 设计图纸内容一定要细致化
如果设计图纸不能准确地表现设计特点,现有的图纸、尺寸、设计说明等相关内容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工程造价方面也有可能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在具体的地质防治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为套管式筏管砂浆施工法,虽然说详细描述了注浆压力,但由于实际注浆量未知,因此会出现漏算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导致相关工程量计算时出现问题。
4 结语
当前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在工程造价分析与控制方面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遇到的问题仍旧很多,相关工程防治都无确定的定额标准,灾害发生时,依照的公路、水利等工程的定额由于面向的对象不同,在各个地区以及具体的工程实施时差别较大,另外,正如本文所阐述的那样,很多工程量清单在计算时也面临着计算不规范、工程费用增多等情况,概算超预算、估算超概算等情况时有发生,从而造成地质灾害的资金使用情况不受控制。本文中推出的几点解决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地质灾害工程造价编制的统一审核和规范,进一步研究地质灾害过程发生时的资金使用情况,然后进行定额和规范的编制,能够显著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减少实际使用成本,长期发展来看,具有显著效果以及巨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