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路径探索

2023-03-15程建国陈红梅李盈傧李存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2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初中物理

程建国 陈红梅 李盈傧 李存

【摘 要】为更好地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职能,教师要采取措施将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物理教学全过程。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课前确立融入思政培养目标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提高思政融入的计划性;课上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呈现思政素材、提问交流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的灵活融入;课后利用网络育人平台、开展跨学科实践、挖掘校外隐性思政资源,提升思政育人的连贯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初中物理 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21-44-03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和其他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准确把握各门学科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开发除思政课外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以发挥所有课程独特的思政教育功能[1],从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物理学蕴含丰富的哲学思辨与科学素养的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优良载体。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可以激发师生关于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理性思考,以严谨求实、唯物辩证的学科特质实现精神熏陶。

目前,课程思政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对于课前、课后这两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何落实思政育人则缺乏关注。

如果完全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来完成物理学科的课程思政育人任务,不利于物理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从而导致物理课程教学重点偏移。此外,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需要积极正向的育人氛围,只在课堂中进行价值引导会导致全过程育人的环节缺失,难以形成思政育人闭环,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融入初中物理需要基于学科特点,从事实出发,将物理课程内涵的德育价值显性化,使物理知识与思政元素产生“化合反应”。[2]构建初中物理教学全过程育人格局要做到课前做好准备、课上灵活实施、课后适当延伸。

一、课前准备,提高课程思政的计划性

要想提高物理学科的育人实效性,就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有条不紊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环节。首先,确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具体课时的价值立意,找到课堂育人方向。其次,依据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为落实课堂思政培养目标保驾护航。

(一)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追求,统领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思政培养要求融入其中,可以为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提供有力线索。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如表1所示。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挖掘物理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渗透于教学各环节,是实现物理课程育人价值的认识基础与内在要求。[3]物理课程的思政元素分布于教材的各个栏目之中,基于教材进行思政元素挖掘,不仅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教师深化教材理解,从而发挥教材“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用。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为例,对教材正文以及“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与提炼,总结整理其中蕴含的思政素材、思政元素、育人价值如表2所示。

二、课堂教学,突出课程思政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适切,思政元素是否契合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是否灵活、高效,最终都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思政融入方式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程思政元素的呈现方式,提高课堂育人实效。在引入物理学家的故事与前沿科技时,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纪录片与实况视频代替单调的语言叙述,可以真实、生动地展现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与科技突破,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学“核能”时,通过播放电影《邓稼先》的相关片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以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了国家富强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中国科学家的时代风采和人格魅力,传承科学家精神。此外,信息技术可以用于呈现抽象的物理过程,强化学生对于物理过程的感性认知,形成物理学习内驱力。例如人教版九年級全一册第二十二章第2节“核能”中利用火柴进行模拟的方式描述“链式反应”,而利用相关软件可以动态化地呈现这一物理过程,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意识。

(二)重视提问交流,引导学生在情感表达中深化价值理解

物理学具有深刻的思辨内涵,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辩证思考。因此,教师要重视让学生主动思考与表达,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增长见识。第一,针对物理学家的错误观点进行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建构,加深价值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向学生提问:亚里士多德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仅凭这个观点可以全面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吗?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意见分歧中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在沟通交流中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对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进行深度思考与客观评价。第二,以社会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例如当今发展迅速的电动汽车,有效缓解了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危机,然而电动汽车对环境是否零污染呢?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广泛用于发电、城市供暖等领域,但随着日本将核污水排入海洋,关于核能利用的利与弊越来越值得讨论。社会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物理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简单讨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强化责任意识。

三、课后延伸,体现课程思政的连续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除了要重视课堂发力,还要保证课后适当延伸,通过利用网络育人平台、开展跨学科实践、开发校外隐性思政资源,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利用网络育人平台

初中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其思想观念的发展受到网络环境的极大影响,因此要重視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价值引领。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前沿动态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最新的科技突破与现存的攻关难题,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利用专门的思政平台进行价值引领。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其开设了“红色中国”“学习科学”等专栏,学生可以通过“红色中国”栏目进行思政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栏目了解国家科技前沿与当代科学家的故事,开拓视野,立足于时代背景锚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与人生目标。

(二)开展跨学科实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实践”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等内容并列,成为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意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客观世界,在知识融通运用中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体认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价值塑造与社会责任的养成。例如“节能环保小屋”的设计和模型制作实现了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元素有机融入。通过小屋的结构设计、布局安排、颜色搭配,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学生在对材料、植被、储能装置的选择与设计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三)开发校外隐性思政资源

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时空,充分利用校外的思政资源,形成校内与校外一致的育人导向,对于提高育人实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乡土文化资源主要以本地区独特的娱乐方式、风俗习惯、景区建筑的形式呈现,体现着当地的文化底蕴与历史脉络。学生在课后以走访、查阅地方志、参观博物馆的方式,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以热爱家乡为家国情怀奠基。以信阳地区为例,通过组织“看一场皮影戏”“游览南湾湖风景区”等课后活动,让学生在惟妙惟肖的演绎中感受“光沿直线传播”的魅力,在炎炎夏日的凉爽体验中体会“比热容”的现实意义。第二,利用安全标语进行思政渗透。安全标语在用水、用电、交通等生活场景中随处可见,通过收集展示,运用物理知识对安全标语设置的原因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感受科技背后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用科学思维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例如高铁站候车的“请在安全线内候车”,体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物理原理。

课程思政与物理课程相融合是发挥物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教育理念,其最终目的是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前通过设计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提高思政融入的计划性;课上利用信息技术、提问交流,实现思政元素的灵活融入;课后利用网络育人平台、开展跨学科实践、开发校外隐性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适当延伸。基于此构建全过程思政育人体系,教师在教育的全过程实施课程思政,有助于潜移默化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理想价值信念。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2]王青,忻蓓.物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21(3):52-54.

[3]许家烨.论课程思政实施中德育元素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21(1):70-74.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初中物理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