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每一个人的学习方法

2023-03-15付洋

中学生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背书卷子同桌

付洋

好多同学在想要提高成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学习方法,家长和老师给出的建议往往也倾向于要更加努力和改善学习方法。至于怎么努力,怎么改善方法,大家探讨得并不多,也不深入,似乎只要比平时多学一个小时就叫努力了,向成绩更好的同学讨教一二就是改善方法了。殊不知,你晚睡的那一个小时,可能仅仅是疲劳战术,是精神内耗,而你讨教来的方法可能只适合那个同学自己,未必适合你。

经常会见到一种很吊诡的现象,一个在学校念了十多年书的人说“我不会学习”。

这么说的同学总是让我感到很震惊:你怎么可能不会学习呢?不会学习你是怎么考上的高中?不会学习你是怎么认识的字?一个人识字的过程难道不是他最重要的学习的过程么?

你稍微回憶一下:你从一个字都不认识到能够完整地读完一本小说,使用了什么方法呢?

无非就是见一个字认一个字,再见一次再认一次,与这个字遇见的次数多了,使用它的次数多了,你也就明白了它表达的意思了。而对于那些我们没见过,或不常见的字,哪怕有声旁形旁、象形猜测等等方法去识别,我们也并不会十分肯定它的发音和意思,是不是?

学习的要领,首先就是狠狠地记住。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最有效的努力、最管用的学习方法就是背诵,而且是死记硬背。

初三的时候有一阵子生物老师对我特别好,我感激涕零,想要报答她的好。我认为唯一能让她一直对我好下去的方式就是我的生物成绩名列前茅。生物不是主科,没有数语外那么多的练习卷子可做,我手里的资料主要就是教科书。于是我便开始一行一行、一段一段地背诵课文。

结果是生物课上,老师哪怕提问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问题我都能答得上来。老师夸我学得透彻。但我自己知道我对她的问题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只是记得课本上有一句话与她的问题重合度非常高就脱口而出了。

背课本看上去并不难,无非就是一遍一遍地读,读到烂熟于心,谁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它的难点在于这件事非常乏味、无聊——能轻易做到,也能更轻易地放弃,特别考验人的意志力。

在我把生物书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老师便很少在课堂上叫我回答问题了,于是我借故她对我不那么好了就停止了背书。其实老师在课堂上不叫我回答问题的原因在于她觉得提问我的意义不大,她的提问我基本上都能答出来。而我放弃的真正原因也不是老师对我的态度,而是背书真的太辛苦了。但是这件事却让我认识到了背教材的巨大力量。

高二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历史学得特别好,一道题的答案出自于书上第几页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我向她取经,“你历史怎么学得这么好的?”她说:“背书。”我秒懂,我知道她并没有敷衍我,她是真的把秘诀告诉了我。然而,我并没有按照她说的去做,尽管一张张地做卷子,错题让人很沮丧,但是选择、填空、辨错、问答等题型的不断变化总在刺激大脑产生新鲜感,而背书常常乏味到令人崩溃。

可以这么说,做卷子很辛苦,但背书堪称痛苦。在两种苦之间,我没有选择最苦。高考,我的历史成绩也就那么回事儿,与付出相当对等。

你可能觉得背诵教材只对文科才有意义,对理科就没什么作用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误解。

我高考的数学成绩在所有科目当中是最高的,打了130多分,而我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数学只能达到60分。当时我同桌是那种数学成绩一直很稳定的好学生。在老师把我们两个安排到一桌之时,我俩的数学成绩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升入高三之后,我觉得数学给我拉分太多了,有的时候做梦都会梦见错过了数学考试而被吓醒。为了摆脱梦魇,我开始着意在数学方面努力,观察同桌怎样听课、怎样做题,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

一次月考之前,我看见她把平时经常用的比较复杂的数学公式写在了纸条上,然后折叠好放在文具盒中。我问她:“你成绩这么好还需要打小抄啊?而且这些复杂的公式也未必考吧?”

她说:“有备无患嘛,万一需要用它们的时候,记错一个字母,那题不就白算了吗?”

好学生就是有资本任性,任性得还有道理。我如法炮制,果然在考试的时候心里轻松了很多,通常这些公式用不上,但是一旦需要用,这种拿来就用,无需担心什么地方记错一个符号的不忐忑提高了不少答题的速度。

人总会忽略无意识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如果我们对某个公式的记忆不自信,在答题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避免使用这个公式,而一般而言不使用这个公式,这道题就解不出来了。

我同桌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我的解题思路有问题,而是我的记忆有问题,对于公理、定理、公式和公式的论证过程记忆模糊导致我在解题时总无意识地不敢去使用它们,从而表现为没有解题思路。

于是我把几何教材从头到尾仔仔细细读了4遍,代数书也看了两遍。我没有在课外单独找任何的习题去做,在学校里做的卷子也都是老师说一定会讲的我才做。

可以说高三的数学学习我只做了两件事:对教材了如指掌;对老师讲过的卷子没有一道题不懂。

我知道平时考试把公式放到文具盒里带进去,本校的老师不会说你什么,但高考的时候要带进去,性质可就变了。所以高中数学书上的所有公式我都背得滚瓜烂熟。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高考的数学成绩居然比我同桌高了将近10分。

不少的同学反映,做题时总发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学起,补起。

教科书永远是最佳着手处,死记硬背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法,总是试图寻找其他快进的记忆方式是效率最低的。

智力,长在记忆之上,死记硬背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最初的学习方式都是死记硬背。

猜你喜欢

背书卷子同桌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出逃的卷子
背书
我的新同桌
换同桌
羡慕我同桌
背书
还是那样
烤糊了
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