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2023-03-15孙飞红
孙飞红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我国应对逆全球化思潮,抵御世界经济动荡,处理各种“黑天鹅”“灰犀牛”等不确定性事件的迫切需要。
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时代紧迫性
(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可以降低产业链供应链断供风险
随着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国际市场依赖性逐渐增强。当前国内外局势复杂,国内面临的产业链卡点堵点问题突出。在逆全球化、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面临国外对华贸易封锁、产业遏制打压带来的冲击,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外迁、断链的风险增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体现在:一是加快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解决大量高精尖技术产品、关键生产原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破解在半导体及芯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领域存在的短板瓶颈[1]。二是增强国内产业对国际产业的可替代性、产品的互补性,确保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掌握产业链供应链自主控制权,应对国际冲击的不确定性,降低因国际经济动荡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以上两点的实现将会破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问题,增强国内产业链替代性,从而降低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助于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不高导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28.55%,但是制造业整体实力仍然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2],产业链附加值低,企业“大而不强”,产品“全而不精”,使产业链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薄弱。产业数字化速度仍慢于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度较低,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进展较慢,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仍待提升,柔性制造程度低,产业生产调整空间小。企业跟不上绿色低碳转型、无法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压力的情况下经常导致生产活动中断,无法保障产业链稳定运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必须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这也是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许多举措与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例如:加大力度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既可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与稳定性,又可以助力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从而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利于加快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经济稳增长的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的基础[3]。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纷纷部署产业链提升工程。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工作,上海、安徽、深圳等地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引导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锻长板、补短板,开展“强链”“补链”“延链”等产业链创新提升工程,努力打通产业链卡点堵点,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畅通了国内大循环。同时,各地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通过国内外循环联动,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增强了供应链韧性,有效推动了国际大循环的发展。
二、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础保障
(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基础和关键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备性,不存在关键产业链节点环节缺失;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先进性,体现为产业链具有高附加值,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有较强市场带动作用;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性,不存在上下游关键环节卡点堵点问题,上下游协作顺畅、交易成本低。
首先,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备性方面,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具备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4],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数字经济引导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将会进一步改变产业链供应链结构。因此,积极布局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对增加产业韧性至关重要。其次,产业链供应链附加值的提升依赖于供给侧自主创新水平以及适应需求侧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一方面体现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与产业融合带来的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体现在产业链供应链产品和服务完善带来的附加值提高。第三,在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的畅通性方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供应链物流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产业链产品和技术的完善;关键节点产品技术的自主研发生产水平。我国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基础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基础等方面仍严重依赖进口,面临受制于人的状况。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基础,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完备性、高质量和畅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是产业基础再造可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创新攻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产业创新力,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变化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完备性与先进性,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二是产业基础再造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发展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处于产业链上中游,对产业链带动提升作用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产业附加值。三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关注产业链短板瓶颈,以解决技术突破、市场化产业化推广、提升自主创新力为重点,可以打通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堵点,畅通国内市场。
(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的特征
产业基础主要包含核心层和支撑层。核心层主要是指支撑产业发展的工业“五基”产品,支撑层主要是指支撑核心层技术突破的条件和保障,主要包括底层基础要素、基础设施、重大科学装置和制度环境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主要是指核心层的工业“五基”产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涉及方面广、覆盖领域多。根据《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5]显示,见表1。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涉及21个重点领域的工业“五基”产品: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289项/27.6%)、基础材料(269项/25.69%)、工业基础软件(100项/9.55%)、基础制造工艺及装备(260项/24.83%)、产业技术基础(129项/12.32%),具体覆盖信息通信设备、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农业装备、钢铁、有色、石化、建材、食品、纺织、家用电器,以及环保、低碳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与能源电子领域。
表1 《产业基础创新发展目录(2021年版)》工业“五基”项目数量1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涉及的产品特征鲜明,见表2。工业“五基”产品处于产业链上中游,是典型的用于投入再生产的中间品,其产品具有标准化、适配性等特征,是全产业的基础共性产品,其提升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对于改善产业基础体系、提升全产业链质量至关重要。特别是,它迭代更新快、技术含量更高、专业分工更细、隐含更多科学原理和隐性知识、创新难度大、市场推广应用阻碍多。工业“五基”产品种类丰富多样,采购依赖于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在市场推广中受制于行业既有产品,新的产品替代企业原有的产品,面临适配性、性能稳定性、效率性以及更多现实考量等问题。工业“五基”产品攻关与推广需要联合多部门多机构实现整个产业生态的变革,单个企业很难独自完成,需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孵化培育供应链。在推广中,需要政府打破市场自发的局限,给予外部推动力,从供给侧研发创新到需求侧市场落地制定恰当的引导政策,聚合资源共同发力。
表2 产业基础产品特征
(三)产业基础再造面临的问题
1.创新攻关难度大、风险高,要素资源支撑力不足
工业“五基”产品技术投入强度较大、技术壁垒较高、研发周期较长。复杂技术下的产品生产投入较高,往往依托大型精密设备、先进生产线等生产作业工具,其投资规模常常是百亿级别,而且创新失败面临的损失常常使一个企业面临破产风险。例如,芯片投入基本高达百亿美元,光刻、刻蚀、扩散、注入、薄膜、研磨等先进工艺制造设备的主流先进生产线投资都在50亿~100亿美元。而且技术创新后的应用生态跟不上或者发生改变都会使企业前期的投入作废。这些领域使用的技术通常也是跨学科、跨部门的多项技术组合,需要在反复的市场实践中逐渐改良积累,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研发过程需要大量研发人员集中投入,需要不断反复试验,研发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突破,单个企业要素资源支撑有限,很难独自完成创新攻关。
2.创新基础研究能力不足,创新生态体系亟待完善
产业基础创新高度依赖前端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创新力不足成为制约“五基”产品发展的主要障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132个经济体中位列第十二位,相较于2012年上升了22位,虽然有所提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础研究投入不足,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27864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696亿元,占总经费支出的6.09%,与发达国家15%的比例仍然差距较大,与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8%也有一定距离。研发经费中的大部分投入了产业化阶段,其中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极少,大部分经费用于新产品开发。基础研究人才不足,虽然我国近年来人力资本发展迅速,但是大部分人才涌入了高回报的金融等经济管理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利用国际贸易进口便利,获得了大量中间品和市场优势,产品集成创新相对于技术自主创新成本低、风险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战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依托国外采购,挤压了国内相关产品市场采购份额,企业的生产意愿下降,产业链上下游分离、协同不足,从而使得国内产品市场无法持续迭代更新,产业基础创新力受到制约。创新部门与企业部门融合不够,创新研究与产业发展融合不够,使得整体的创新转化能力不足,可持续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同时,由于我国金融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基础研究占用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较长,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3.科技成果转化难与服务能力不强,亟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
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不够,研发体系与产业体系相互独立,基础研究成果多,而实际转化水平低。科技成果转化不足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不能有效对接市场需求,科技研发应用与现实市场需要脱节,供需不匹配使得创新链逐渐与产业链脱节[6]。二是科技转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一项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需要产业的中间部门进行创新衔接,引导技术转化方向。同时,成熟技术市场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技术服务部门提供一定的专业化指导。而我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衔接不够,应用研究与技术转化机制不畅,缺乏完善的全产业技术转化专业化服务,因此使得大量基础创新无法恰当及时转化为有效的技术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影响产品创新力。三是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规范标准仍待进一步完善,中间产品标准的不统一影响产品的适配性,制约产品的应用范围,产业链各环节研发活动的割裂较严重,尚未形成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品“研发—创新—应用—更新”的可持续研发机制。
三、实施产业基础再造的着力点
(一)夯实要素基础,提升产业基础再造资源保障力
开展创新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扶持和投资引导,加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聚焦产业基础再造关键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充足的创新资金保障。加大区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科学实验装置、国家实验室、共性技术研究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提供坚实的攻关条件。加大区域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海内外专家、技术人员聚集,保障人力资本供给。
(二)激发创新活力,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抓手推动产业创新资源整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形成创新生态。抓住区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以产业生态孵化创新生态。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以鼓励先进的方式,加速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落地。
(三)聚焦产业转化,扎实推进产强链补链等产业链提升工作
开展产业链一条龙服务,系统梳理产业链发展情况,编制产业链图谱,开展产业链诊断,有针对性地招商引资,锻长板、补短板,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持续开展强链、补链、固链行动,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性、稳定性。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区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如产业大脑、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平台、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等,以提升区域产业决策服务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