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雷监管与服务机制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型研究

2023-03-15唐红民邹德培

科技与创新 2023年5期
关键词:黄牌雷电服务平台

唐红民,邹德培

(邵阳市气象局,湖南 邵阳 422000)

1 研究背景

气象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工作一直在路上,从省级监管模式到全国管理服务平台[1-2],如湖南省气象局2017 年编制出台的《防雷安全监管手册》,广东省气象局承建的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管理服务平台”)等,监管制度和管理模式可谓相当成熟与全面[3-6]。但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本部门历年防雷安全监管现状,发现现有比较成熟的监管制度和管理模式在具体工作的应用方面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怎样让雷电预警更精准更到位,特别是针对气象部门监管的行业;怎样让监管制度与执行者实现无逢对接;怎样让管理服务平台与执行者进行有机衔接直至实现人机对话智能化技术控制等,需要对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机制进行智能化技术控制创新研究,以满足新时代对监管创新要求更高标准更严[7-9]的时代需要。

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实现监管制度及管理服务平台与执行者的有机衔接,让监管制度和管理服务平台不形同虚设,使监管与服务机制变得更加智能化,激发出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主动服务,促进执行者从监管身份向服务型身份转变,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模式[10],让整个防雷安全监管与服务工作处于顺畅可控规范有序的范围。

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机制智能化技术控制研究,是紧紧围绕国务院提出的构建服务型社会职能部门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布局谋篇实现气象防雷减灾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便民高效工作机制的时代要求[11];是降低雷电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本质要求;是完善防雷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2016 年国务院39 号文件出台、国家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防雷市场全面开放,气象部门防雷监管范围发生巨大变化,这几年邵阳市防雷工作也从过去的以防雷具体业务为主导向防雷安全生产管理与服务转型,地方财政也给予一定的监管经费保障。气象部门的防雷工作重心向防雷安全监管方向倾斜正在形成共识,所以进行防雷安全监管与服务机制智能化技术控制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2 邵阳市历年防雷安全监管与服务情况分析

从邵阳市2010—2020 年近10 年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的历史资料及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填报情况来看,监管与服务模式基本上是单一、单向和呆板的,缺乏为企业防雷安全生产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主要问题归结如下。

雷电预警发布多以手机短信或微信群发至公众,虽然覆盖范围较广,但比较盲目、缺乏针对性,动态是单向的,被监管对象(安全责任人员)是否收到雷电预警信息无应答反馈记录,尤其是在雷电高发季节,局地雷暴多发,预警明确到点到位是防雷预警服务达标的关键,也是安全提示到位的关键,是防雷安全实现主动防御的第一道防线。

防雷安全生产检查模式单一,检查组进驻相关企业后通常是询问填表,签字盖章,向企业安全责任人交代问题,检查工作多流于形式,督导安全隐患落实较少,检查记录不能按时或未能录入管理服务平台,导致数据共享不到位,造成安全检查工作虎头蛇尾,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常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各环节明确的责任人员因无有效的智能化技术控制监督约束机制而导致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防雷检查资料存贮处理不及时存在遗失风险和碎片化的特点,缺乏智能化技术可控流程,导致不能完整溯源。

防雷行政执法案源信息靠举报,违法对象来源单一,执法工作比较盲目和被动,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与审批、监管、检测机构提供的数据共享对接智能化技术控制机制,对有违法趋势的对象缺失掌控和疏导,无主动预防违法的智能化技术控制机制,导致违法案例逐年增多。如新建防雷工程有很多是施工后或竣工后才来办理设计审核,有些项目直到投入使用后也未办理雷电防护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如此一来直接影响对防雷工程质量的把关,特别是隐蔽工程质量不可逆转。监管工作不能以罚代劳,如此将处处树敌十分被动,关键还是以预防为主,减少违法案例,最终目的是减少问题工程发生的概率。

对检测机构的检查力度不够,检测活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监管未建立动态的智能化技术控制考核系统,对检测机构的监管效率低下,可能导致检测机构重经济利益而轻检测质量和安全隐患上报,安全隐患整改落实不到位。对检测机构的信用评价缺乏可靠的数据,不利于资质认定体系形成良性循环。

监管者多是以管理者身份到企业进行检查,很少主动为企业解决所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关键是管理制度没有智能化技术控制来约束。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够,因为在具体工作的执行力方面主要以人的因素为主,人是有惰性的,所以需要一套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对执行者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提示和监督落实,这样不但可以使工作环环相扣而且会更高效。因此,本文设想,由管理服务平台系统根据工作环节和时间要求自动向执行者发出督办指令并留下考核记录,强制性推动相关执行者在防雷安全监管与服务工作中的进程,使防雷安全监管与服务机制处于智能化控制模式,减少人为因素对执行力的影响。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执行者与监管对象建立双向互动的服务模式,可以为最终解决防雷安全隐患提供一个好的交互式工作平台。

3 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机制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型构建

在以湖南省防雷监管制度与管理服务平台为主的框架下,以气象部门监管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旅游景点等行业为标准,构建雷电预警及时精准发布的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式,构建防雷隐患特别是重大隐患限时整改的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式,构建防雷新改扩建项目审批与防雷执法机构数据共享的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式,构建对防雷检测机构检测活动规范可控的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式。

在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智能化技术控制功能,同时配合智能手机外延开发终端设备,实现人与管理服务平台对话,让管理服务平台“活”起来。

雷电预警信息精准发布到各行业各部门并得到接收者的确认,可以提前做好防雷预案,如重点场所停工、疏散人员等,这是预防雷电灾害发生的第一道关口,是实现防雷减灾的重要途径之一。管理服务平台没有此项功能,需要与管理服务平台对接拓展此项内容。

当雷电预警信息推送到被监管单位安全责任人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后,接收者获取雷电预警信息后向管理服务平台反馈收到的指令,建立这种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式的目的如下:①落实气象部门雷电预警责任并有据可查;②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服务的需要;③作为企业在落实防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④是对企业安全责任人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管的手段之一,可以增强其防雷安全责任意识。

雷电预警通过监管服务平台发布,在监管对象安全负责人的终端设备(如开发的雷电安全服务手机APP)显示1 条信息,查看后反馈收到指令,对1 h 内未查看信息的发出第2 条信息,以此类推超过3 次记录1 次违规给予黄牌警示,一年内连续2 次出现黄牌将给予红牌警告1 次,年终安全生产考核为不合格。雷电预警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雷电预警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图

管理服务平台在防雷检查方面设有专项检查、双随机抽查等功能模块,但对检查出的防雷隐患仅建有台账,缺乏整改落实的监管机制,隐患不难而落实整改才是防雷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若能让管理服务平台后台系统自动向有关责任人和主管领导发出指令提示隐患整改完成与否,增加黄牌预警等限期考核机制的智能化技术控制功能,可以推动执行者主动作为,降低人为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防雷安全隐患的数据来源主要有2 个途径,一个来自执法检查,一个来自检测机构。数据录入管理服务平台后,对第一种情况由平台发出限时整改指令,对第二种情况由平台发出整改倒计时指令(一般提前3 个工作日)。气象主管机构相关负责人、法减科科长接到指令后成立执法检查组到被检单位了解情况,结合情况对企业法人发出限时督办文书,对拒绝整改的可走行政执法程序。同时将有关情况向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作出书面报告,防雷安全隐患资料可以与应急管理部门建立共享。防雷隐患整改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防雷隐患整改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图

解决防雷行政执法主动作为的问题,要求审批、防雷安全监管、检测机构等将有关数据及时录入监管服务平台共享,再由监管平台记录时限、发出有关指令或黄牌警示。

关于数据录入的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如下:检测机构对气象部门管辖范围的各类雷电防护场所进行检测后,要求在出具检测报告后的3 个工作日内应将防雷隐患录入管理服务平台,超过时限平台将给予黄牌警示1 次,一年内出现3 次黄牌将给予红牌警示,同时,作为资质评定和年检考核的依据;执法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检查工作结束后的3 个工作日内应将防雷隐患录入管理服务平台,超过时限平台将给予黄牌警示1 次,一年内出现3 次黄牌将给予红牌警示;行政审批,在雷电防护设计审核准通过后的3 个工作日内应将项目录入管理服务平台,超过时限平台将给予黄牌警示1 次,一年内出现3 次黄牌将给予红牌警示。另外,可以对获红牌警示的失职者在年终考核时给予不合格等惩罚性措施,激励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制度。

关于气象行政执法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如下:为了防止通过设计审核的单位不按时或不办理雷电防护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要求行政执法机构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一个月内对所有取得核准意见书的单位进行1次现场对接,随时跟踪项目施工情况,掌握施工进程,既能起到宣传防雷法律法规作用,又与新时代构建服务型社会监管理部门的要求紧密相扣,可以有效降低违法案件的发生率;拒检单位由检测机构录入管理服务平台,平台向行政执法机构和气象主管机构的主管领导、法减科科长发出限时督办指令,行政执法机构按规定时限及时跟进,超过时限平台将给予黄牌警示1 次,一年内出现3 次黄牌将给予红牌警示,对获红牌警示的失职者在年终考核时给予不合格等惩罚性措施,激励有关人员严格遵守制度,出现重大问题应汇报应急管理部门。

数据录入及气象行政执法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数据录入及气象行政执法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图

为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首先,检测机构要增加日常工作的抽检频次,年初制定抽查方案;其次,将抽查情况录入管理平台,由平台向检测机构发出整改指令,向气象主管机构分管领导和法减科科长发出限时督办指令;最后,对所有检测机构建立年度评价体系,以百分制为标准,按项目进行评价扣分。对一般性问题采取扣分制,比如使用未年检仪器从事检测的、报告无检测员签名的、每次检测活动少于2名检测员参加的等违规行为。如果出现违法行为,比如有违规出具检测报告现象(虚假报告等)的行为,对相应检测机构年检时可一票否决;年度考核连续出现2 年不合格的在年检记录中给予红牌警示,录入管理服务平台,为今后资质延续提供参考依据。检测机构评介体系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如图4 所示。

图4 检测机构评介体系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图

4 结束语

本文着重研究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与服务机制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型,以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通过现有的网络技术手段研制系统智能化技术控制流程,采用限时督办、限时办结、黄红牌警示、系统打分等技术措施,降低人为因素对防雷安全监管与服务工作执行力及效率的影响。力图能解决或优化4 个方面的问题:①在雷电管理服务平台上建立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功能的模块,并提高雷电预警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和有效性;②解决防雷安全监督检查隐患整改超时限、监管流程脱节、任务提醒不到点不到人的问题;③针对防雷行政执法目标性不强,主动作为不够的问题,通过智能化技术控制模型的建立起到降低违法案例的发生率,减少问题工程产生率的作用;④针对防雷检测机构的检测数据结论的公正性和防雷隐患的上报、整改落实等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管理模式由智能化技术进行控制的方式,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猜你喜欢

黄牌雷电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雷电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警告为什么用黄牌
雷电能治病吗?/自杀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