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2023-03-15杨洪秋

关键词:果酸黄褐斑激光治疗

刘 萍,杨洪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医学美容科,四川 泸州 646699)

黄褐斑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的慢性面部色素沉着疾病,好发于面部皮肤,呈蝶形分布,影响美观,多发于育龄期的女性,黄褐斑发病原因与妊娠、月经紊乱、长期口服避孕药有着非常大的关联。黄褐斑患者机体内清除氧化自由基功能出现异常,造成大量氧化自由基堆积沉淀,由此形成色素和发生组织老化,所以在治疗中如何控制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状态是治疗的关键[1]。调Q激光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激光透过皮肤表皮到达深层,粉碎色素颗粒,被人体的巨噬细胞吞噬,色素沉积的组织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但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刺痛、红斑等症状,影响整体的治疗疗效,故可联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2-3]。其中果酸能够渗透进入皮肤,故渗透性较强,还可促进色素的溶解,减轻机体氧化应激,使皮肤更新速度加速,联合调Q激光治疗会增强疗效[4]。故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究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6例黄褐斑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35岁,平均(28.54±2.02)岁;病程1~4年,平均(2.14±0.33)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28.11±3.54)岁;病程1~5年,平均(2.13±0.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实用皮肤病诊疗手册(第5版)》[5]中关于黄褐斑的诊断标准者;女性患者;近期未使用其他祛斑产品;病情常呈现季节性,一般为夏重冬轻等。排除标准:有慢性疾病史者;凝血功能异常者;皮肤敏感者;严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语言功能障碍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此次研究的实施。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调Q激光仪(以色列飞顿激光有限公司,型号:Nd:YAG)治疗,波长调至 1064 nm,光斑直径设置为6~8 mm,频率调至5~10 Hz,能量设置为1.50~3.50 J/cm2,在治疗前使用洗面奶洁净皮肤,治疗过程中需患者戴眼罩闭双眼,以保护眼睛,按照患者黄褐斑颜色深浅、皮肤状态、治疗的部位设置合适的调Q激光参数,垂直重复平扫2~3次,色斑较深的部位可增加平扫频次,以皮肤出现微潮红结束治疗,治疗后采用冰敷15~20 min。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芯丝翠倍舒润肤乳(湖北佳康医药有限公司,国妆备进字J20095747,规格:200 mL/支)涂抹治疗,清洁面部皮肤后,于眼睑内外侧、鼻唇沟、唇缘处涂抹凡士林(佛山市新喜乐化妆品有限公司,规格:45 g/瓶),以保护皮肤黏膜,将芯丝翠倍舒润肤乳涂在患者黄褐斑区域处,应注意避开眼周,停留时间1~3 min,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发红,若有发红则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芯丝翠倍舒润肤乳全部擦拭干净,之后冰敷15 min。嘱咐患者治疗后均严格防晒和保湿,每次治疗时间间隔4周,总治疗4次,治疗后随访观察4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4周参照《实用皮肤病诊疗手册(第5版)》[5]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黄褐斑面积减少≥ 60%,颜色消失,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6]评分下降≥ 50%评为显效;30% ≤黄褐斑面积减少<60%,颜色明显变淡,30% ≤ MASI评分下降<50%评为有效;黄褐斑面积减少 < 30%,颜色变化不明显,MASI评分下降 < 30%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VISIA皮肤检测仪评分。治疗前,治疗8、12周后及治疗后4周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武汉时代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YGL450-C)进行图像分析,评估患者毛孔、皮肤皱纹、纹理、色斑、色素沉淀情况的绝对值,并对皮肤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其绝对值越低说明皮肤状态恢复越好。③皮肤水分与MASI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采用皮肤水分测定仪(北京海富达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156282)测定患者经皮表水分流失值、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采用MASI评分评估前额、颏部及左、右颧部黄褐斑颜色深度与面积,按照5级评分法,从轻到重记为0~4分,各部分评分=0.3×(颜色深度得分+面积得分)×占面部斑点面积百分比,总分为各部分评分之和。④氧化应激。于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2 mL),进行离心处理,转速参数设置为3000 r/min,时间设置为15 min,离心结束后选用上清液,检测血清MDA、SOD、GSH-Px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临床疗效以[ 例(%)]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经K-S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较对照组的70.83%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VISIA评分比较 治疗8、12周后及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VISIA评分与治疗前比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ISIA评分比较(分,±s )

表2 两组患者VISIA评分比较(分,±s )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治疗8周后比,#P<0.05;与治疗12周后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8周后 治疗12周后 治疗后4周对照组 48 49.98±3.33 48.33±2.01* 46.22±1.42*#43.51±3.23*#△观察组 48 49.52±4.27 47.22±2.96* 45.01±2.30*#38.10±3.08*#△t值 0.589 2.149 3.101 8.398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皮肤水分与MASI评分比较 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经皮表水分流失、MASI评分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皮肤水分与MASI评分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皮肤水分与MASI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MASI: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

组别 例数 经皮表水分流失[g/(h·cm2)] 皮肤角质层含水量(%) MASI评分( 分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前 治疗后4周对照组 48 12.32±3.02 8.38±1.21* 35.26±4.06 40.63±3.95* 13.38±4.21 6.42±1.02*观察组 48 12.40±2.03 6.20±1.91* 35.65±4.44 45.78±3.07* 13.34±5.02 5.01±0.98*t值 0.152 6.680 0.449 7.132 0.042 6.90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MD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血清SOD、GSH-Px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组别 例数 MDA(μmol/L) SOD(U/mL) GSH-Px(g/L)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前 治疗后4周对照组 48 39.44±4.05 28.14±3.81* 20.51±3.54 28.10±2.35* 5.52±1.05 8.64±1.06*观察组 48 39.08±3.95 23.84±2.64* 20.74±3.20 31.94±2.07* 5.33±0.96 10.92±1.22*t值 0.441 6.427 0.334 8.495 0.925 9.77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黄褐斑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病变,随着生活中接触到的化学物品增多、紫外线照射、内分泌紊乱、化妆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黄褐斑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会影响到患者面部美观,还会导致患者自信心下降,致使心理压力增加,导致病情加重,以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病情发展。其中调Q激光的治疗可以清除黄褐斑,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光爆破,在患者黄褐斑区域实施激光照射,使聚集的高能量瞬间发射,迅速穿透表皮到达色斑组织,色斑组织受热急速膨胀爆破碎裂,色斑组织的色基将逐渐变淡直至消失,但单纯的激光治疗疗程较长,且只是针对表象的治疗,易反复发作,故临床可结合果酸进行治疗[7-8]。

黄褐斑与皮肤屏障的破坏有着密切关系,黄褐斑的发生会导致表皮脂质代谢紊乱、含水量的下降、基底层的破坏、真皮的弹力纤维变性、局部的炎症等,均参与了表皮基底层和真皮的皮肤屏障的破坏。果酸的化学结构为α-羟酸,是从多种水果或酸奶中提取的各种有机酸,因为果酸化学结构中的分子质量相对较小,且水溶性与渗透性效果极佳,故在调Q激光治疗后进行涂抹可促进表皮细胞的活化与更新,修复皮肤屏障,提高治疗效果[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治疗8、12周后及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VISI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表明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状态,并提高治疗效果。

有学者研究,黄褐斑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处于异常,中性粒细胞炎症浸润增强,导致蛋白酶分泌的增加,进而引起氧化中间产物的大量产生,自由基增多引起脂质过氧化作用,易分解形成MDA,导致胶原蛋白生成的过程受到阻碍,皮肤活力减弱,易形成色素沉着;SOD、GSH-Px可使机体活性氧损伤和自由基得到抑制,可有效降低色素沉着[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经皮表水分流失、MASI评分及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血清SOD、GSH-Px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表明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可减少黄褐斑患者皮表水分流失,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分析其原因为,果酸可有效促进表皮新陈代谢,能够干扰细胞表皮集合力,促进弹性纤维增生,使皮肤光滑有弹性,进而降低角质细胞的粘连,促进角质细胞的更新,进一步加速黑色素的有效排出,使黑色素沉着面积缩小;另外高浓度果酸还可有效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促使老化角质层脱落,加速老化角质脱落与上层表皮细胞的更新,消除或淡化色斑;在调Q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果酸可改善调Q激光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刺痛感,增加面部保湿,降低皮肤 损伤[11]。

综上,果酸联合调Q激光治疗可改善黄褐斑患者皮肤状态,减少皮表水分流失,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可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果酸黄褐斑激光治疗
眼睛的激光治疗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肾移植术后泛发性扁平疣1例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