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生主体性坚守

2023-03-15韩二涛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主体思政

韩二涛

(1.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北京 100084;2.大连民族大学 体育教学研究部,辽宁 大连116605)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每门课程都有责任进行思政教育,并承担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任务。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还存在短板,队伍结构还要优化,整体素质还要提升;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2]进一步强调了各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高校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须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并不断增强协同效应。高校体育课程相关主体在责任与实际推动的双重作用下,进行了诸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理论研究者从政策解读、内容选择、实施路径展开研究;体育教师从自身授课视角进行实践总结;高等院校从体育课程发展规划、教学改革项目支持等进行了探索,以求更有效地推进高校体育课思政建设,增强与思政课的协同效应。

理论研究与实践措施对诠释和执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现有研究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学生虚化现象,即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落脚点的学生,没有得到充分关照。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种身体参与类课程,必须通过学生的身心感知加以内化,即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无论内容多么丰富、手段如何多样,最终都必然通过接受主体——学生才能得以体现。需要充分关照学生的基本理念若弱化,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将演变为学者的“论文思政”、教师的“教案思政”和管理者的“PPT思政”。2020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明确提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帮助”“增强”和“激发”都突出强调了学生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否“落地落实”,有没有“见功见效”,都体现在主体学生上。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探索保持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与方法,坚守与践行学生主体性。

1 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中“高校体育课程”指普通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必须为大学生开设的体育必修课,范围涵盖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指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基础上,挖掘或融入思政因子的高等教育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得到了高校管理者、学者与一线体育教师的普遍关注,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这些成果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重视整体性理论设计[3],以突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学理性、系统性;二是从管理者、教师视角提出“应如何做”的诸多策略[4],为实践提供指南;三是强调“育”,即突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5],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等不同角度探索“育”的动作;四是实践总结[6],从实施路径、手段等提炼实践经验并反思问题。既有研究为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提供了诸多规范、思路、指引和参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理论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认为可将大学生当作“泥人”予以定型;二是在突出“应如何做”时未考虑大学生是否愿意接收、能否接受的问题;三是育人环节在突出“育”时忽视了过程合理并不必然导出结果合理,育人的重点是人,“育”只是过程而非目的;四是实施路径、手段和方法的总结仅为后续教师进行实践提供了参考。这些问题聚焦于一个共同点——忽视学生主体,导致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学生虚化现象,而在实践中对学生能否被“育”成理论的模样,需要深入了解和准确掌握并作为“育”的基础。因此,将学生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必须坚守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执行主体是体育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主要通过体育课程发生联系。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分析框架如图1,主要包含教师、学生和体育课程三个主要因素。

图1 分析框架

2 坚守学生主体性的理论基础

2.1 学生的心理知识状况具有成为主体的基础条件

2.1.1 心理基础渐坚实

当代大学生渴望找到自我、建立自我,表现为具有自我决定的主观愿望,并在实践中不盲从权威,以自我价值标准做出判断。大学生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随着理性认知的逐渐增多,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从模仿性思维向独立性思维过渡。独立思考为大学生搭建起了找寻自我、建构自我的桥梁。同时,进入大学就意味着离开家庭,学习、生活上的独立性增加,自我决断机会增多,使自我意识得到更多外显机会,也使独立思考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大学生成为主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主体体验增多,又反向强化独立思考、独立决断,进而使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与主体体验之间建立起互促通道,在相互促进与强化中使大学生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主体的心理基础愈加坚实。

2.1.2 知识基础渐巩固

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知自我、树立自我。大学生在经历中学阶段的学习后,已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这些知识的指导下,他们试着从自我视角了解世界、认识自我。进入大学学习后,在所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又涉猎了更多指导人生与培养思维的多学科知识,使大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更具系统性与深刻性。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运用自身知识体系去看待世界、理解世界更为常见,也使依托“自我”成为“自我”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基于知识基础上的自我,在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主体时,成为真正主体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2 高校体育课程具有确立学生主体性的载体基础

2.2.1 高校体育课程的身体参与性

高校体育课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身体参与性。高校体育教学原则之一的“精讲多练”,是将课堂时间更多留给学生活动。课堂中,身体素质练习、运动技能学习等都需要身体参与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准备活动、整理运动等也需要身体参与才能达至热身与尽快恢复之目的。学生的身体参与其中,高校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以体“育”人。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参与性的带动作用亦不容忽视。运动技能学习需要动员信息加工能力形成对技术动作、战术配合的认知。身体承受运动负荷,某些情况则需要意志力参与才能坚持进行。配合性练习中,还需同学间协同方可完成,社会交往能力会在此时体现。高校体育课程的身体参与并由此辐射的多方面参加,决定了学生会在参与课程思政中逐步树立自身主体地位并逐渐形成主体意识。

2.2.2 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延伸性

高校是全日制学校教育最后一个学习阶段,承担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走进社会的建设者培养工作、生活技能的重任。为完成这一任务,高校体育课程中内含了诸多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如培养学生的主动锻炼、自主选择锻炼手段、自我感受身体变化并进行运动量与运动强度调节的能力等,均为此内容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学生的“自”行为加以完成。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为培养未来建设者自我锻炼能力,必须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给予主体行为机会,切实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学生则在被赋予的主体地位中,获得了“自”行为机会,增强了“自”行为能力,进而在运用自身能力并通过自身行为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主体性。

2.3 高校体育教师具有确立学生主体性的能力与精力

2.3.1 高校体育教师数量多且能力全面

高校体育教师数量较多,具有树立学生主体性的师资条件。树立学生主体性需尊重个体差异,也就需要更多体育教师来达成这一目标。研究表明,中国每所高校拥有体育教师数量为30~50人[7],与小学、中学寥寥数名体育教师相比,相对数量较多,为高校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树立学生主体性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在高校体育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较高。研究生教育使人们接受了一定程度的科研专门训练,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加重了师资质量砝码,有助于更好突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学生主体性。高校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肩负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所以,高校应发挥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的优势,勇担课程思政建设重任,整合理论研究力量,鼓励实践探索,更好地尊重学生主体。

2.3.2 高校体育授课班型小

高校体育课程班型较小,体育教师有精力更好地照顾学生的主体特征,利于树立学生主体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中规定: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这种中小学所不具备的班级容量,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坚守学生主体性提供了基础条件。小班型学生人数较少,有利于体育教师较为精准地提取授课班级中能代表更多学生的主体特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3 坚守学生主体性的实践路径

3.1 学生认知特点的尊重与引导

3.1.1 学生认知特点的尊重

(1)了解并尊重大学生接受意愿。树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意愿。学生愿意则主动性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就会顺利且效果显著。了解大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已经获得了哪些思政教育效果,愿意再接收什么样的思政教育内容,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起始点。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切实了解大学生的体育课程思政诉求,客观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将能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落地。

(2)明确学生愿意接收、乐于接受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理念。了解意愿并尊重学生,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基于坚实的“愿意”基础之上,将使课程思政切实成为大学生自己的课程思政。然而,新时代大学生对课程思政有乐于接收途径、有偏好内容,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以此作为课程思政方式改造、内容选择的指引因素,明确以愿意接收、乐于接受为基本理念。接收,是将课程思政知识入心入脑的第一步,是吸收知识的外在表现,真正达到入心入脑还需要接受。所谓接受,就是将课程思政知识、内容融入自身知识结构,成为自身价值观、行动指南的一个组成部分,契合认知水平,是接受的第一步;核心内容改造为符合认知程度的概念、表述有助于将核心内容融入已有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是接受的完成;价值观、行为准则作为接收、接受的有效成果,是判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否适宜的有效标准。

3.1.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引领学生发展

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以大学生现实诉求为起点,不是仅仅囿于学生的个人理解,更不是作为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对标准绳,而是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需要与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结合区域选择课程思政核心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等,以学生喜爱、乐于接收、便于接受为出发点,通过高校体育课程中的身体活动、心理参与等途径向学生传输思政理念、内容。国家需要具有前瞻性、全面性,但与大学生个人诉求存在某种程度的不一致。化解不一致,需要在两者间建立联系——将国家需要分解为细化指标,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中,找到当今与未来的交叉区域。再通过适宜的教学手段、教授方法等使国家需要的核心要义通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转化为大学生愿接收、能接受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并通过学生努力使自身得到发展。

3.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学生化

3.2.1 内容理解具象化

体育课程思政内容抽象特征较为明显。无论是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内容,还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9]和中华体育精神[10]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都是文字版存在,较为抽象,不易被大学生接收、接受,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使之具象起来。方法之一是改造时将其具象化为学生关注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具象化示意图如图2。“爱国”对学生来而言一个常常听说,对其内涵也有一定了解的词语。通过讲述中国游泳运动员汪顺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所言:“我要感谢我的祖国,在疫情这么不容易的情况下,给了我们很好的训练环境。”“爱国”这一词语在学生心目中就更加鲜活了起来。每节体育课出现的体育委员组织全班同学集合、收球等习惯动作,稍加改造,也可以成为“敬业”的身边故事,便于学生理解。

图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容具象化示意图

3.2.2 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因子挖掘契合化

高校体育课程蕴含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丰富的思政因素,挖掘过程只是将高校体育课程中原已具备思政功能的因子整理出来并加以突出,并没有改变课程的内在结构,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首先,思政因子应契合体育特点,挖掘并不是将其剥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事物,只是加以突出,从而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挖掘出的思政因子应内含体育属性,外显体育特征,契合课堂主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依托高校体育课程进行,保质保量完成课程内容是第一要务,所以思政因子挖掘应服从、服务于课堂主题。例如,在体育课堂的两人三足游戏时,有于需要团队配合,此时突出集体主义这一思政因子,既服从、服务于教学内容,又达成了思政建设目的。

3.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教师化

3.3.1 牢固树立体育教师主导地位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的关键所在。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几乎每一步骤体育教师都参与其中,有些环节还需发挥主导作用。例如,确定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最近发展区研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内容理解学生化、思政因子挖掘等等,都主要依靠体育教师进行。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再根据反馈意见修正实施方案等,也主要依靠体育教师。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树立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从思想层面正视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已发挥、正发挥和将要发挥主导作用的客观现实,真正重视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须有体育教师参与,某些与实践联系密切的内容、环节应由体育教师掌握话语权,切实在行动中体现并支持教师主导。

3.3.2 保障与激励同行

(1)保障教师实施自主性。在明确体育教师主导地位的基础上,还需保障其实施自主性。高校体育教师更为了解课堂中的学生、环境等个性化特点,最为清楚教学内容如何传授、手段如何运用、方法如何实施等等。因此,必须要保障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自主性,使得课程思政建设顺利进行。不过,每名教师的个性特点、知识体系等不尽相同,在实施时可能会呈现出形态有异、内涵差别等情况,而课程思政需要一定的衔接性、连贯性与一致性,以符合国家、时代发展需要。所以,在保障教师自主性的基础上,制定理论、实践指导框架十分必要。在既定理论框架内,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具体情况自主设定课程思政执行细节。

(2)制定并落实激励措施。建设体育课程思政,是为了更突出发挥体育课程的思政效能。为使体育教师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需通过激励措施使其不断突破自我。同时,激励措施框架应涵盖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主观诉求。例如,年轻教师侧重于成长,中年教师侧重于提高等都应成为制定激励措施框架时应系统性考量的内容。激励措施既要有课时费支撑、评职评优优先等传统的物质与荣誉激励部分,还需要学生积极反馈等侧重于内心感受的创新精神激励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真真切切地落实与实践。各项配套设施需紧跟甚至领先实践去引导体育教师主动而为、积极而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目的是育人,而人才成长具有长期性,这就决定了激励体育教师奋发有为的各项措施不能间断。

3.3.3 高校体育教师时代化

中国高校体育教师主要在“术科”培养机制下成长起来,身体素质突出,技战术素养好,在教育教学中对身体素质增进、技战术培育重视程度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偏向性,甚至有排他性。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则更为丰富,实施方式与方法也亟需创新,需要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推动教学思维、知识结构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时代化。首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11],体育教师需要逐渐将此理念树立起来,并贯彻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其次,体育教师需在知识共享体系中进行知识补充,知识共享可以使知识在不同主体间进行传递与转移,以指导解决实践问题。如今,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课程思政小组,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专家与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体育学院或体育教学单位的体育教师进行对接的方式,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其动因是促进思政教育理念、思想、知识和方法向体育教师转移。在此背景下,教师们在审视自身知识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主动或被动应对高校知识共享,进而形成不断循环的知识流动过程[12-15],将极大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4 结 语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被赋予了重任、寄予了厚望,高等学校、教育管理者、体育教师和学者等各相关主体积极行动,正如火如荼推进建设进程。建设重心、措施和方式等存在学生虚化现象,将造成“落地不见地”、落实无载体的状况出现,最终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弱基之筑。为此,需切实坚守学生主体性理念,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以尊重和适当提升为指导原则,具象化理解中华优秀文化、体育精神等课程思政内容,以契合体育特点和课堂主题为原则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因子。保障教师实施自主性并激励其积极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之中,通过树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利用知识共享机制使体育教师知识体系不断丰富,最终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切实建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并通过主体体现良好建设功效。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主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