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烟雨 碑拓传奇
——《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评述
2023-03-15北京李瑞振
北京 李瑞振
南京大学博物馆 编著程章灿、张学锋、童岭 解说《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凤凰出版社2022 年3 月出版
东汉以后,三国并立。最终,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于公元265 年取代了曹魏政权,建立了西晋,十多年后,逐步结束了割据局面。西晋后期,统治阶层腐化,统治力逐步弱化,发生了持续十余年的“八王之乱”①。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五个主要的少数民族趁机逐步从西、北方向内迁,史称“五胡乱华”②。这其中,匈奴势力最为强大,到了公元316 年,匈奴攻入长安,晋愍帝被俘虏,西晋灭亡。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带领群臣南迁至建康(今南京),称晋元帝,是为东晋。东晋后期,政治动荡,各种割据势力和起义活动此起彼伏。就在此时,出身于底层的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寄奴”刘裕乘势而起,自399 年起的二十年间,他平定了各种动荡势力,公元420 年,刘裕废除晋恭帝,东晋灭亡,刘裕建立了刘宋政权,定都建康,国号为“宋”,是为刘宋政权,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在刘裕的努力下,南方出现了统一局面,其后的齐、梁、陈三朝均沿袭刘宋政权建都于南京。加上之前的东吴、东晋也曾建都于此,凝聚成了近三百年的“金陵王气”,造就了今天的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被认定为具有“王气”的都城,经历了一点曲折。南朝刘宋时期的裴松之在《三国志》注文中引述了西晋时期鄱阳太守虞溥所撰的《江表传》,其中记载了孙权定都南京的曲折过程:“《江表传》曰:‘纮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③张纮是东吴的大臣,和东吴名臣张昭一起合称“二张”。虽然孙权赞同他的看法,但是建都是大事,直到刘备再次建议孙权建都金陵,孙权认为智者所见略同,才下定决心建都于金陵。
六朝以后,南京的“王气”之都的历史地位彻底稳固,其厚重的历史沧桑感成为后代文学家们吟咏的对象。唐代有刘禹锡的“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李商隐的“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等。
六朝的“金陵王气”,不但造就了史籍和文学的话题,也塑造了最有特色的南朝石刻和众多珍贵的六朝文物。
南朝石刻从类型上包罗甚广,有碑碣、石阙、摩崖、墓志、造像等诸多石刻类型,这些石刻文物主要分布于南京、丹阳、句容、江宁等地,可以说我们现在想要了解南朝的历史,南朝石刻文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④。在这些南朝石刻中,有很多都是在古代石刻文献史和碑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石刻文物,如刻立于刘宋大明八年(464)的《刘怀民墓志》、刻于南朝宋代大明二年(458)《爨龙颜碑》、刻立于南梁天监十三年(514)的《瘗鹤铭》摩崖书法等,都是学术界绕不开的研究话题。正是因为南朝石刻文字有自身独到的价值和特点,因此,历代以来对于南朝石刻的著录和研究也持续不断,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陈思的《宝刻丛编》,清代朱彝尊的《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王昶的《金石萃编》、杨守敬的《壬癸己庚丁戊金石跋》、罗振玉的《雪堂所藏金石文字簿录》等都对南朝石刻文物进行了著录和相关研究。近代以来特别是1949 年以来,学术界的综合研究逐步加强,南朝是重要的一环,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研究著作,这其中,既有以拓片为主体的汇编类著作,也有专题研究的作品,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如赵万里先生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超先生的《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石刻史话》,姚迁、古兵先生的《南朝陵墓石刻》,章孔畅先生的《南朝陵墓石刻》等著作,都对南朝石刻文献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梳理整个南朝石刻研究的学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石刻研究史上,南朝石刻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也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
2019 年11 月13 日,“南京大学藏六朝石刻碑帖展暨南朝石刻的临摹写生与传统雕塑的保护人才培养项目作品汇报展”在南京大学美术馆与观众见面,一大批珍贵的南朝历史文物展现在世人面前,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神道碑、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神道石柱柱额、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神道石柱柱额、瘗鹤铭拓本等具有标杆意义的展品,让观众大饱眼福。程章灿、张学锋、童岭三位先生的《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此书与展览珠联璧合,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六朝石刻的历史和南京的都城发展史。
读了《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一书,让人受益匪浅。此书围绕“六朝古都”南京这一地、六朝而展开,讲述了六朝碑拓的传奇往事。
《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主体内容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漫步石刻展”,这一部分共分为三讲。第一讲是程章灿先生的《石语——六朝碑拓与南京》,第二讲是张学锋先生的《南朝瑰宝——齐梁帝王陵墓石刻》,第三讲是童岭先生的《风流与无常——南朝的人物、文学与思想》。这一部分主要是为配合展览而展开的研究,可以说和展览活动珠联璧合,进一步从更深的层面上拓展了展览的学术内涵,让读者了解到更多展品信息之外的历史知识。
第二部分是“回溯六朝往事”,与第一部分一样,这部分内容也是分为三讲。第一讲是程章灿先生的《山围故国三题》,第二讲是张学锋先生的《南朝建康的都城空间与墓地》。第三讲是童岭先生的《鲜卑铁骑下的游吟诗人——侯景之乱与萧梁皇室的文化传承》。这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展现了更多关于南朝在考古、文献和史料学层面的资料,作者结合文献,对相关的南朝史实做了更加具有学术专题意义的讨论,让读者通过阅读形成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这本书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给人印象深刻。
其一,娓娓道来的历史叙事。
中国历史拥有五千年的时长,其内容的丰赡让世人景仰。诸多的历史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它,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综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一方面,我们讲述的很多东西是很“小众”的,其讲述的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多是“严肃”的、学术化的。而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历史讲述有了更多的追求和期待,希望了解古代先民们生产、生活的更多历史细节。“讲演录”这种史学研究体例为我们的历史研究和话语传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让学术走向大众,让碑拓不再“冷门”成为一种可能。
由于《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本身的叙述特点,决定了这是一本完全不同于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著作。与以往相关学术著作的读者对象主要局限于专业研究者不同,这本书几乎适合所有对南朝文化和南京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群体,原因就在于它和读者之间没有距离感,读起来就像是知识渊博的长者,面对面地向读者讲述六朝的人物和属于那个时代的传奇,将古奥遥远的文献史料以平常话语娓娓道来,如朋友间的促膝长谈。如童岭先生在《风流与无常——南朝的人物、文学与思想》一节中,形象刻画了“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寄奴”刘裕的历史形象。童先生在文中将章太炎对刘裕的推崇、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麒麟镇初宁陵“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的实地考察完美沟通,整合了历史、文学和美术史的视野,让读者从似曾相识的知识片段中,拼合出了人物的历史纵深感,让读者立体化地走近了南朝人物刘裕的世界。类似这样生动、多元化的历史叙事在书中所在多有,执卷读之,颇堪玩味。
其二,鲜为人知的碑拓传奇。
碑拓是中国古代先民们的一项伟大发明。古人认为“金石永寿”,于是就常常将文字、图案铭刻于金属和刻石上,以达到更为长久的传播效果。碑拓就是用纸蒙在凹凸不平的铭刻上,用墨进行捶拓而形成的一种黑白分明(也有用朱、蓝等其他颜色进行捶拓的)的平面“影像”。现存最早的拓片可以追溯到唐朝,目前最为常见的是宋代以及元明清的拓片。碑拓因为文字鲜明、携带便捷,成为金石学家们搜求和收藏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些石刻消亡了,但是其碑拓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人们追述历史的重要依据。
《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一书,几乎将南朝时期的经典石刻、碑拓“一网打尽”,这些经典的碑拓既是属于南京与六朝的“故事”,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碑拓史上不朽的传奇!书中所论及者,如独一无二的南朝“反左书”,即以左手反书的文字形态刻于石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神道南柱额和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神道西柱额;又如名震天下的《瘗鹤铭》《天发神谶碑》以及“二爨”(《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再如作为南京城市标志的“辟邪”形象的石刻原型等,皆为石刻、碑拓史上的经典传奇!通过本书的叙述,读者可以尽览南朝碑拓的独特魅力。
其三,严谨务实的学术支撑。
这本书虽然名为“讲演录”,但其中的内容却贯注了求真务实的学术底色。在轻松、潇洒的叙述形态之下,书中常常闪现出扎实、绵密的学术研究色彩,如同漫天云烟中偶然可见的“一鳞半爪”,给人“惊喜”。如程章灿先生的《山围故国三题》一篇,其中第一部分就是对人们长期误读的“萧景”墓进行了辨讹。从《唐书》中的避讳,将原本“萧昺”改为“萧景”,到宋元时期的沿袭避讳,“照单全收”,再到清代乾嘉诸老的继续“误解”,沿袭至今,从文史界到文博界,皆沿袭此避讳。程章灿先生在书中条分缕析,指出“是时候纠正这个讹传,还‘梁吴平忠侯’以萧昺的本名了!”再如张学锋先生的《南朝建康的都城空间与墓地》,通过梳理“建康”城建史和帝王陵墓的形成与分布,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宏大的南朝碑拓学术史大背景,读来启发良多。这种文史层面的梳理和考证,极大地弥补了石刻、碑拓内容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延伸作用。
古代石刻、碑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一通通刻石、一幅幅拓片、一篇篇文字,记载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生生不息的光辉历史,蕴含着中国先民们前仆后继、坚忍不拔的时代精神。这些充满个性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生动传奇的文物故事,是一段段曲折不灭的文化传承。如何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发扬好古老中国的文化精神,《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
①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 年版,第28—38 页。
②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17 年版,第109—113 页。
③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版,第1150 页。
④ 赵超:《石刻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第8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