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初探

2023-03-14蒙贵莲

华章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新时代

[摘 要]在高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为推动专业课程建设的新路径。为了推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工作,为了有效实现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小学班队管理课教师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与总结的方式对班级管理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究,总结了“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后期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课程建设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进入了高质量建设阶段,在此阶段国家对师范专业课程育人功能提出了更高且更明确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四有好老师”[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突出课堂育德、典型树德、规则立德,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育职业操守……争做‘四有好老师”[2]。由此可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是新时代师范院校教师的重要工作职责,也是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建设的新路径[3]。

为达到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明确的毕业要求,开展好专业课程建设工作,各专业需充分发挥所设每门课程的思政功能,做好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学班队管理”是小学教育专业必设的教师教育课程之一[4]。授课教师为落实该课程的育人目标,主要分为理论学习、计划与实施、总结与反思三阶段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了初步

探究。

一、多途径学习,提升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能力

为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与要求,而且还要重视提升个人的课程思政工作能力。作为“小学班队管理”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了解并形成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是其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条件。多种途径学习可从两个层面展开:第一,在个人层面上,通过参加学校与学院层面组织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通过网络资源学习与研究“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利用进入小学指导教育实习或教育见习机会观摩小学班主任的育人工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提升个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能力;第二,在集体层面上,主要通过与课程团队成员及教研室全体教师就课程思政的目标、元素及方式等进行分享、研讨及互评,充分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提升课程团队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能力。

二、多方面考量,在课程各环节落实课程思政工作

(一)研读课程大纲,选择优质教学用书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用书。授课教师只有在认真研读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教材征订要求,选择优质的教学用书,才能为课程思政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小学班队管理”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教育部目前没有组织出版马工程教材,而其他版本的教材资源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的课程对培养目标支撑情况,及教学系审定的教学大纲等因素为依据,为学生选择优质教材,走好课程思政工作的第一步。

(二)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为完成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师范专业的各门课程都应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基于专业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明确的毕业要求,授课教师将“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目标设定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管理的思维,深化学生正确的儿童观及其职业信念”。质言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成的思政目标为:1.通过联系小学班队管理实际,将所学的理论与小学教师的班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对小学班队管理工作的进行深入思考,理解并树立“管是为了不管”的正确管理理念;2.广泛阅读优质教材与查阅网络资源,收集小学班队管理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管理思维模式对所選取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分析成因,提出解决问题合理建议;3.通过学习小学班级及人际关系等理论知识、通过开展班队活动的设计与展示,提升专业学生班队管理实践能力,深化学生对小学儿童的认识及其对基础教育事业的职业信念。

(三)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合理开发课程思政教学元素

依据课程内容的三维脉络,结合课程内容特点,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以发挥“小学班队管理”课程在培养“四有好老师”中的育人功能。

1.在第一维度“什么是小学班队管理”的教学中,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小学班队管理的专业性及管理目标设定与实现的意义。通过学习班队的发展历程、班队管理的专业性及班队管理理念,认识小学班队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度,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小学班管理目标与计划,帮助学生理解制定与落实管理目标和计划对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引导他们理解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及采取行动对其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他们实现职业目标提出具体建议。此外,在开篇时就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初步调研,发现普遍存在对专业特色认识不清的现象,因此结合本课程的目标与作用,对学生开展了专业特色定位教育,将小学教育专业特色“了解儿童、理解儿童”这粒种子种在学生的心中。

2.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在第二维度“小学班队管理中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什么”这个部分的教学中,主要是深化学生已形成的儿童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学习了“小学心理学”与“小学教育学”两门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策略、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学生的本质等相关理论,了解了小学儿童的发展性与可塑性等特征,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儿童观。在进行“小学班队管理”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即通过小学班级对小学生成长影响这一视角,进一步了解制约与促进小学儿童发展的因素,深化他们业已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3.在第三维度“怎样开展班队管理”这个部分的教学中,旨在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对其开展终生发展教育。一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班主任的角色、不同时代小学班队主题活动设計与实施、教室布置及家校沟通方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去思考与解决具体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另外通过学习班队管理者素养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学班队管理中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将个人素养与班主任应具有的素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分析自己成为班队管理者具有的优势与不足,助力其进一步明确提升自身整体素质的方向。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教学中,为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与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需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

1.理论讲授

讲授是课程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也是众多教学方法的基础。“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涉及的理论包含了发展观、儿童观及教育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理论讲解的过程也是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在教学中主要按照“什么是小学班队管理,小学班队管理中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什么,及怎样进行小学班队管理”的脉络对基本理论进行讲授[5],并且将“怎样进行小学班队管理”这一部分作为课程讲授的重点,以帮助学生从理论层面有重点地认识小学班队管理的工作内容及管理策略。

2.案例分析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是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重要方式方法。基于此,在“小学班队管理”课程讲授的每个章节甚至是每节课中设计好案例教学,这些案例紧扣小学班队规范、小学班队组织、小学班队活动及小学班队环境等班队管理主要内容,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又能通过案例分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不仅能积极参与,而且通过深入思考他们明白了管理什么和怎样管才有利于班队发展与小学生发展,还明白了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不利于小学生发展与班级建设,实现了帮助学生深化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树立科学管理观的课程思政目标。

3.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进入新时代,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学习途径多元化,大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影响。为此,针对“小学班队管理”课程部分理论知识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在教学中将每个章节中的有关理论知识通过课堂布置或课后在学习通上传资源与发布通知的方式及时安排给学生自主学习,并对其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方式方法等提出建议,以训练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4.合作学习

结合本课程教学内容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合作学习。一是明确合作学习主题。主题确定需结合前期的教学经验并征询本期学生的意见与建议。目前已开展过的合作学习主题主要有:班队管理计划分析,某班级规范研讨、班队活动方案研讨与制定,小学班队主题活动设计与开展、小学班级环境建设现状与问题、我与合格班主任的素质差距等。二是明确合作学习形式。从时间角度将合作学习分为了课堂合作与课后合作两种;从活动成果角度,分为了文字类、图文结合类及演示类三种。通过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充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小组的集体智慧,以提升学生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三、总结与反思,为后期课程思政工作开展理清思路

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成效,在学期结束时对开学初的课程思政设计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实施情况作出总结与反思,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存在问题与持续改进进行思考。授课教师通过梳理最近两个年级课程思政工作的总结与反思,发现目前“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在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目标方面,最初课程思政目标设计还不够细化,尤其是对重点讲授部分的课程思政目标设计还不够具体。在思政内容方面,思政元素的开发不够全面和深入,如从课程理论中涉及了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因素,就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构建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在班队管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树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学习的方式方法方面,首先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没有十分明确的考评依据,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及其成效不明显。其次是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各小组合作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尤其是课后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的解决给予的指导不足,部分学习能力不足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再次是对学习平台的使用率不高,没有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功能。

在后期“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教师对行之有效的措施要继续使用(如讲授与案例分析),对已发现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落实终身学习理念

第一,通过学习取经、交流沟通及个人思考,从课程目标定位与突出专业特色的角度,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课程思政重点与关键点,做好课程思政目标顶层设计。第二,坚持学习并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究学习通与微助教等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秉持优势互补的理念,使教学平台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满足课程建设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第三,增加阅读量,拓宽开展课程思政的视野与思路,通过研读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搜集汇总相关内容典型案例、研读课程思政最新研究成果等方式开阔思路,多维度、多角度开发课程思政元素。

(二)坚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全体学生为中心。一方面要重视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辅导,对个性问题采用个别指导,以使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一定提升。另一方面对课程评价做出相应调整,将课程思政的相关知识点有机融入课程考核内容中,使结课考核既能考核到学生学习班队管理理论知识与解决班队管理问题思维模式的效果,又能获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具体反馈,为后期的课程思政工作开展提供具体信息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课程思政工作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对“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探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改进措施,对提升“小学班队管理”课程思政工作成效、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附件2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EB/OL].(2017-11-08)[2023-11-01].https://www.gov.cn/xinwen/2017-11/08/content_5238018.htm.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6)[2023-11-0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eqid=d916c495000758c60000000364609916.

[3]刘海燕.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写作课程思政实施路径[J].梧州学院学报,2023,2(33):71-77.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李学农.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作者简介:蒙贵莲(1973— ),女,汉族,山西偏关人,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本科。

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22年度六盘水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项目编号:LPSSYylzy2203);小学班级管理,(项目编号:LPSSYkckhfsgg29)。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新时代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