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为拔尖创新人才筑基

2023-03-14王小静刘娜

科学导报 2023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培训

王小静 刘娜

教育强则人才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科学素养对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公众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不断加强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升是现实所系、未来所系,是顺势之举、应时之举。3月4日,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以“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为拔尖创新人才筑基”为主题的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在太原举行。该活动旨在聚焦教师群体,进一步提升教师科学素养,促使教师审视科学教学行为,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理念与科学思维,助力教师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与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1、周芬芬:农村教育的出路及发展

农村教育的两个概念:农民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大家关注的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因为这个部分关系着基本的社会公平。农村义务教育当下面临的根本性的困境是持续的生源流失,生源流失导致了学校规模缩小,结构失衡,难以为继。目前农村百人以下学校占多数,我最近了解到的一个县,农村小学有90多所,百人以下的就有60多所。留在农村的孩子,留守儿童又占了一半。所以,我们要探讨农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得先弄清楚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近代以来,发展这个概念主要指经济发展,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这种发展源源不断地把资源从农村带走,包括农村的优秀青年,家庭发展也以赚钱为主要目标,父母抛下孩子到城市去打工,以为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却不知这是对家庭的二次破坏。

近十多年以来,国家给了农村义务教育许多政策支持,农村学校完成了标准建设,两免一补政策减轻了农村贫困家庭的负担,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线上教学,把优质教育带到农村课堂,但依然止不住农村学生的流失。从根本上讲,国家要树立整体发展理念,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能把农村学校当作城市学校的蓄水池。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搞新农村建设,吸引人口回流,引进新型农民,通过农民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这种思路是以农村繁荣为目的,会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转机。

2、郭新荣:山西省基础教师培训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山西省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相对全国还是比较靠前的。具体体现在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入职后3年教龄的培训(含特岗教师培训)、置换脱产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培训项目。内容丰富,涉猎面广,全方位地提升学校的整体水平。培训方式也多元化,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走进课堂,面对面地交流。培训历程也体现山西独有特色,大体分为六个方面:一是培训重点面向农村学校教师,尤其对贫困县教师等,加大了针对性的培訓,比如“一对一”精准帮扶的力度。二是各类教师项目增加了师德师风课程内容。三是薄弱学科教师和特殊学校的教师培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四是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及学校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课程。五是严格了培训过程管理和学员考核评价环节,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六是对学科教师培训的同时,加强了学校校长及支部书记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强了教育局管理者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全方位提升办教育、学校办学的水平。

根据国培发展历程以及山西省现实情况来看,教师培训未来发展会更加细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倾向于薄弱地区学校及薄弱学科的发展。从组织培训方面看,高校与县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并举,组织培训将由高校统筹,县市教师培训发展中心实际参与,充分发挥县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教师入职前的培训力度,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育。在实际行动方面,加强班级管理能力的培训、教师教研能力的培训、师生互动教学知识等培训。

3、苗越:如何培养教师读书的自觉性

增强教师读书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发展,是造就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培养教师阅读的自觉性,首先应该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进而产生阅读动机,促进广大教师自觉确立“终身学习发展”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使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乐园,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的机制。专业阅读对于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专业阅读强调阅读对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价值,有效的专业阅读可以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丰厚了,其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源头活水便有了。朱永新先生曾提出“专业阅读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并进一步强调“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阅读,就没有教师的真正意义的成长与发展”。可见,专业阅读与教师发展密不可分。

广博的文化知识可以为教师打下厚重的人文素养底色,建议教师多阅读一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广博的文化知识会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4、韩蕊芝: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加速教育科学转型

从2017年9月开始,科学课正式列入小学一年级教学日程。教育部的相关文件指出,科学课应变得和语文、数学、外语同样重要。科学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也将作为当前中小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基本科学知识、能力及相应的精神品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没有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小学科学课地位的提高代表了教育部门对科学素养的重视,很多基层学校也转变了对科学这一学科的认识,但是科学教师尤其是教育较为薄弱地区的科学教师师资队伍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一些地区的中小学,尤其是乡镇小学的科学学科教师存在一些问题,如专职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技能不足、不愿意长期从事科学教育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多科学教师能够按教材“教”科学,但严格地说,并不能“胜任”。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培训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培训通知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点击科学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