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记录时代的 “中国馆之父”
2023-03-14《广州日报》
“从虎门海战博物馆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从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科学馆到黄浦江畔惊艳世人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你用200 多个建筑精品,生动记录行进中的中国不断走向复兴的坚定自信;从热血青年到耄耋老人,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皆知,你用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精彩书写奋进中的中国人勇于追梦筑梦的执着信念。”这是2019 年何镜堂获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的现场致敬词,也是这位建筑大师一生的生动写照。
在何镜堂光芒闪耀的建筑人生背后,有三次被他视为不可或缺的重大抉择:一是1983 年由京返穗开启建筑人生,打响了建筑设计生涯第一炮;二是1992 年决定放弃移民美国的机会,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奉献给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的祖国;三是1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放下过往荣誉重新出发,踏上事业新征程。何镜堂见证了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可以说,何镜堂的建筑作品成就了自己,也记录了激荡向前的中国。
主持设计200 多项重大工程
“以建筑记录时代”是何镜堂的人生格言。正如他的建筑映照着时代的前进,他的人生也与新中国同频共进。
1938 年,何镜堂出生于东莞。读书时期,何镜堂既喜欢数理化,又喜爱画画,他的老师提议其去学建筑,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和半个工程师的结合体”。1956 年,何镜堂考进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南工学院,师从岭南建筑一代宗师夏昌世,从此与建筑结下不解之缘。1983 年,何镜堂带着家人从北京回到母校华工。回来的第三天,他就接到一个竞赛任务——设计深圳科学馆。
“本来还想去买点安家的东西,一听到竞赛,我想‘机会来了’,立刻放下手头其他事情。”于是,何镜堂和他同为建筑师的夫人李绮霞一起工作了20 天,把深圳科学馆的方案和模型做了出来。“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速度确实是快。我的模型中午送到,下午就开始评选,傍晚便通知我中标了。”在45 岁那年,何镜堂打响了第一炮。
此后的30 余年,何镜堂先后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2 000 多个建筑精品、200 多项重大工程。这些重大标志性工程见证了包括反法西斯战争、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抗震救灾、“一带一路”等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
此外,他还主持设计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等200 多个大学校区,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环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获誉“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用“中国器”诠释大国气度
“我最喜欢的建筑作品有两个:一个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个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说。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举行,气势恢宏、雍容华贵的“东方之冠”中国馆作为中国的第一件展品惊艳全球。许多人不知道,他主持设计中国馆时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年近七旬,如果没有去竞标,他就坐在评委席上了。“新闻发布会发出向全球征集方案的当天,我就决定参加,定了八个字:中国特色、时代精神。”何镜堂说。
他和团队选择用“中国器”去诠释泱泱大国的气度。这个建筑物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如鼎如冠,还从上至下用由深至浅的四种红色营造空间感。
独特的“东方之冠”从全世界344 个方案中脱颖而出,何镜堂也多了一个称号——“中国馆之父”。
在何镜堂看来,好的建筑是有灵魂、有感情的,比起它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内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建工程项目中,他和团队把主题设定为“从战争到和平”。下沉广场的设计营造了肃穆的场所精神,300 位抗战英烈的名字镌刻于抛光黑色大理石之上,伫立于广场一侧,让参观者带着震撼的历史记忆走向和平之路。
“这两个作品表现的是我国从灾难走向和平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反映了我国从贫穷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变革。”何镜堂说。
最好的养生就是工作
如今,80 多岁的何镜堂仍奋战在建筑创作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何镜堂的博士生、助手陈思翰说:“人们看何院士的状态特别好,都喜欢问他有什么养生的方法,他每次都会回答说最大的养生就是工作。”
何镜堂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已有18 人获得了全国青年建筑师奖,成为全国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2011 年,在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后,何镜堂将所获奖金200 万元全部捐出,并成立何镜堂教育基金,牵头各方累计捐赠1 100 多万元,奖励优秀青年学生以及教师,激励年轻人的学术探索和创新研究。
“建筑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学建筑首先要学会做人。建筑能记录时代,作为建筑师,要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民。”何镜堂教导学生的话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